专家谈中马东铁风波:马首相深知该项目对中马关系的巨大恶果
南海之声
事件回顾:马来西亚与中国合作铁路项目一波三折
1月25日,马来西亚经济部长内阁会议“已决定终止东海岸铁路项目,因为政府无力承担该工程每年的巨额利息”。
26日,该国财政部长林冠英对阿兹敏的说法表示“惊讶”,并称他不了解实际情况。
专家:马哈迪的谨慎处理有利于稳定中马关系
29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表示,该国政府未就东海岸铁路计划做出最终决定,马中双方目前仍在进行谈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关于该项目的问题之后只能由马哈蒂尔发言,其他任何部长不得回应此事。
自马来西亚“变天”之后,中马关系就风波不断。近日,关于中企承建的东铁项目已被马国政府正式终止的传言再度兴起,并在两国之间掀起一股风波。
由于中资项目已成为外界观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与沿线国(以下简称沿线国)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东铁项目的成败,无疑会对“一带一路”以及中马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外界对东铁项目的“非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债务陷阱”和官员贪腐。这和其他中资项目在缅甸、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沿线国所遭受的指控相差无几。换言之,东铁项目所遇到的困境并不新鲜,其可能的解决前景,或者说处置方式,恐怕与之前的项目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在分析东铁项目之前,有必要考察类似案例在其他沿线国的由来和结局。
在东铁项目被热炒之前,相似的遭遇也曾在其他沿线国的中资项目上演。通常,这些国家的主要政治力量会选择在国家举行大选的敏感时机,抛出中资项目来引导舆论,人为制造选举话题,并借此打击竞争对手或诱导候选人做出相关承诺。一旦赢得选举,新政府就不得不履行诺言或作出姿态,或重新审查或直接暂停中资项目。而其主要理由无外乎高额债务、官员贪腐以及国家主权等。
应该说,这种套路确实曾在缅甸等国屡试不爽。比如,缅甸皎漂港迟迟不能动工、斯里兰卡新政府暂停科伦坡港口城项目、马尔代夫新总统指责中国巨额债务等。但这种“政治作秀”对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破坏效果也显而易见。
一方面,人为阻断中企在沿线国的投资,不仅严重滞缓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还使得政府无法投入足够的经济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新政府履行竞选诺言的能力大打折扣,支持率也下滑。同时,这也破坏了沿线国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打击了中企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寄希望于西方国家投资的一些沿线国,并没有吸引到足够的投资额,从而对西方“口惠而实不至”的虚伪做法产生怨恨。此外,双方在人权问题和民主进程等方面的分歧,也阻碍了双边经济关系的拓展。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窘境下,包括缅甸等曾经“中招”的沿线国开始重新认识中国投资的重要性,并逐步张开怀抱迎接中国投资。而中企也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日益重视沿线国的相关要求,包括压缩融资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提升沿线国公司股比等,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因素叠加,共同促成了中企在沿线国的“强势回归”。缅甸皎漂港的顺利动工、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复工等即是明证。
或许正是认清了这种套路的各种“坑”,马国才对东铁项目谨慎对待,而非武断地予以暂停。
马国首相马哈迪就公开驳斥了外界关于马国已决定终止东铁项目的谣言,并澄清了外界对东铁项目的误解,明确指出财政能力不足,是东铁项目遇阻的主要原因,马国不是故意违约,也并非借此打击中国。与此同时,马哈迪还透露马国正在与中国方面就东铁项目协商谈判,以寻求合适的方式来妥善处理该问题,并再次重申了马国维持对华友好关系的意愿。
毫无疑问,精明老道的马哈迪深知东铁项目对中国投资和中马关系的强大破坏效应,也明晓吓退中国投资对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
因此,他不希望在双方谈判尚在进行的关键时刻,就给东铁项目“判死刑”,避免给中国营造马国故意终止项目的“恶人”形象。
马哈迪也努力将项目遇阻的原因归结为财政困难,而非故意打压中国投资,打消了中国的疑虑和担忧,同时也赢得了中国的谅解。马哈迪对磋商解决东铁项目的支持和发展中马友好关系的承诺,既有利于东铁项目的妥善解决,也稳定了中马关系。他将东铁项目的“解释权”从部长手中收回,也显示其不想给磋商制造噪音、不想给中国释放错误信息的意愿。
总体而言,马国对东铁项目的谨慎处理,既可以使马国避免重蹈缅甸等国的覆辙,也可以将其对中马关系的负面冲击效应降至最低。
对此,中国可给予积极回应,高度重视马方的相关要求,加快与马方的协商进度,运用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来妥善解决问题,并及时澄清外界的不实猜测,避免经济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维护中马关系的稳定大局,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只要中马双方秉持协商解决精神,按照商业规则耐心谈判,东铁风波就难以对中马友谊造成实质性伤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