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统一码:从缅语字体改革引发的思考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9-09-27 12:30:51 共4082人阅读
文章导读 走向统一码:从缅语字体改革引发的思考

走向统一码:

从缅语字体改革引发的思考

亨凯

缅甸政府不久前宣布要求全国于10月1日开始在包括电脑、手机等电子系统采用统一码(Unicode)编码而成的缅文字体。而在几个月前,政府部门内部已经全部转为统一码字体了。不过,由于社会上还普遍使用“伪”统一码的Zawgyi字体,以致所有政府部门的网站都要设立Zawgyi字体版本和统一码字体版本的网页。而在脸书上发布信息时,也要同时发布统一码字体和Zawgyi字体。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信息发布工作。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论Zawgyi字体有多么不便,但长时间的流通早已使大家形成了习惯和依赖而不愿更换。随着10月1日的即将到来,网络上才开始出现大量探讨如何转用统一码字体的讨论。缅甸宣传部甚至每天都在脸书上呼吁社会采用统一码字体。

字体的转变看似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它与缅甸的社会发展和知识传播有着巨大的关系。从“统一”的字体回溯到“统一”的语言即缅语的使用,甚至与缅甸国内民族和解和身份认同问题有着更深层的文化联系。

缅文字体的前世今生

在电脑系统,每一个“文字”其背后都由一串“数字”来指称。早期许多国家都有根据各自语言制定的编码系统,但是这些编码系统在不同语言之间是不兼容的,所以在1994年出现了能够同时支持多语言的统一码了。所谓统一码是指采用国际统一的编码方式为某一种语言的每一个字(字母)制定的“唯一的数字”,使采用不同语言的电脑等系统都能够互相识别、认读和输入。缅甸也在1990年代初期研发自己的字体系统,但绝大多数都不是统一码。

最早在全国范围流通的缅文字体输入法Win Innwa是结合了缅文打字机输入法和较为简单的采用单字节编码的英语ASCII编码系统研发而来的。由于缅文打字机是根据“形状”和“先后秩序”来输入文字,而ASCII能指代的文字数量又有限,使得Win Innwa输入法非常复杂和不便。例如缅文中的一些“叠字”和一些“变体”就要用(Alt+四个数字)来输入。例如:想要输入的变体字母就需要点击(Alt+0189)一共5键才能出现。Win Innwa输入法的难度可见一斑。

后来,缅甸的电脑专家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依据统一码来进行缅文字体的编码。于是就产生了Zawgyi字体。但Zawgyi也并不完全按照统一码的标准,是一种“伪”统一码。Zawgyi相比与Win Innwa的进步之处在于,原本需要输入5键才能出现的“叠字”和“变体”在Zawgyi字体中只需要2-3键(` + 字母/`+shift+字母)。但Zawgyi字体依然是基于打字机的“形状”和“先后秩序”来辨别和输入文字的。例如:字母就有等7种变体,每种“形状”对应一种输入法,因此使用者需要熟悉这7种输入法才能输入这个字母的“正确形状”。使得Zawgyi键盘需要让每一个按键代表4个不同的缅文字(字母)才能满足缅文输入的需求。而打字机输入时的“先后秩序”也和实际文字书写的“先后秩序”不一致。当然,Win Innwa和Zawgyi两种字体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没有遵守统一码的编码方式,因此互不兼容,在Win Innwa系统中Zawgyi字体将会出现乱码无法阅读,反之依然。而且,虽然这两种输入法/字体都能在电脑上显示缅文,但电脑本身并无法识别输入的文字,因此在字数统计、文字修改、转存时总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如今政府所提倡的联邦体(pyidaungsu font)是缅甸电脑学界所研发的,依据统一码编码而成的第四代缅文字体。目前已是官方采用的统一字体。此外,微软、谷歌等也有各自研发的统一码缅文字体。当用户放弃Zawgyi字体转为统一码后,无论是政府的联邦体还是微软和谷歌等的缅文字体都能正常体现了。而且在没有安装缅文字体的电脑和手机也能正常体现甚至进行翻译。而且统一码下的缅语输入法简化了许多,再也不需要记住的两种输入法和的七种输入法了,而是各有一个对应的按键,并会随着需要自动调整所需的“形状”。字母输入的秩序也和手写秩序统一。转换为统一码已是必然和必须的抉择,但转换统一码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即曾经使用Win Innwa和Zawgyi字体的所有文字都将无法再被电脑识别了,这些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将如何保存将是放在缅甸政府和电脑学界前面的下一个难题。

缅语的现状与发展

在电子化的互联网时代,缅语输入法的落后不仅使政府和社会的工作电子化带来了困难,也限制了缅语自身的发展。由于此前缅文字体的不兼容问题,许多政府工作的电子化无法展开,一些先行部门则甚至采用了英文为工作语言以实现电子化。许多高级知识分子或政府官员也由于缅语输入法的难学,更偏向于使用英语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缅甸卫生与体育部长敏推医生的脸书表现。

2018年,敏推部长由于在“要求医院药品补给“问题上说出了“医院的药品尚来充足,因为太多药品没用完反而过期作废了”这样的说法而在社会引起较大争议。随后,部长在其脸书上以“英文”进行了解释,说明自己迟迟未回应是因为“自己不懂得缅语输入法”,第二天这段英语解释才被翻译成缅语,并且在文字前加上了“已尽最大努力翻译以贴近原意”这样的说明。对于缅甸高级官员来说,似乎不懂缅语输入法并非是可耻的事,甚至可以拿来当作许多事务的“理由”。不仅官员如此,许多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政治家等也曾向笔者坦然表示自己不懂缅语输入法。

缅语的发展不仅受限于输入法的落后,也与其本身的现代化发展程度有关。缅语中大量用词来源于巴利语,这些词汇使用现代缅语拼写时较为繁琐困难,由于英殖民地历史的影响,和英美国家在科技等领域的发达,缅甸社会对英语有一定的亲近感,这使缅甸在面对新兴领域时习惯性地采用英语用词而非以缅语来取名称呼。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缅语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对于缅甸精英来说,即便在与本国人交流时,如果不能使用英语,其表达能力将大打折扣。而一个极端案例则来自吴登盛政府时期。当时吴登盛政府发布一项有关民族和解的政策,当谈过“国家”时,竟然加注为“本文所称‘国家’为英语中的‘state’”。

未来是缅语还是英语

综上所述,缅语的发展缓慢且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而缅语的未来发展也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可以从缅甸高考情况来窥得一二。目前缅甸高考是以《缅语》、《英语》、《数学》为必选课,以《经济》、《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和《缅文精选》等7门选修课中各选3课组成8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而在2018年,全国选考包含《缅文精选》课体系的考生仅有3名。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自《缅文精选》课加入高考大纲以来,这个现象一直延续至今。甚至曾有过全国无一人报考《缅文精选》课的现象。

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家普遍对缅语文学不感兴趣,二是以目前的课程体系来说,选考《缅文精选》的考生无法入读职业技术类(如医科、工科等)的学科。总而言之,即大家普遍持有“缅语无用论”的观点。这个现象如果继续下去,无疑会对缅语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摆在有关人士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道路。一,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掌握英语不仅能更容易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更方便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而缅语已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因此继续重点推进英语教育,使英语成为“国语”从而推动缅甸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二,缅语是缅族的语言也是目前全国通用的语言,缅族占全国人口的60%左右,缅甸国名也是以缅族之名而定;推动缅语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缅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有助于全国民族的和解与融合。

两项选择将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不过,或许并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选择。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道路,既取决于实际社会的需求,也基于该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底蕴。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