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启发——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李楠
当前,缅甸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量外部资金、商品、服务涌入缅甸市场,各类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缅甸。跨国公司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中国改革开放已四十多年,在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背后也有着跨国公司和外国资本的身影,本文通过简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希望能够给与缅甸读者一些启发。
一、改革开放至今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沿革
跨国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后,其在中国的发展与扩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79年-1992年为第一阶段,其发展的开端始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合法地位。随后又批准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四个经济特区。但由于当时政策尚未明朗,大部分外商仍选择持观望态度,故跨国公司主要从事商品贸易和技术贸易,以及少量实验性直接投资;1992年-2001年为第二阶段,跨国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直接投资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由于邓小平“南巡”讲话肯定了特区对外开放的经验并坚定下了改革开放的总基调,中国在项目数和投资量上保持稳定的增长,仅1992年一年全国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8764个,比1991年增长了2.8倍,吸引直接投资110亿美元,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的形式;2002年以来为第三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分布地域不断扩大,进入行业不断丰富。据联合国贸发会在2009至2010年度调查,中国位列全球最受跨国公司亲睐的前十大投资国之首。到2012年6月,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约490家在中国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已经达到1600余家,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跨国公司东道国之一。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从生产要素转移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与前文理论模型一一对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资本”要素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缓解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与外汇缺口问题,极大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作为大部分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除了最大化利用本国资金外,只能在引入外资方面下功夫。在实际操作方面,引入外资包括直接对外借款与利用吸引外国投资两个方面,但前者的风险较大且受制于外在因素的制约往往其借款附带其它条件,所以相比之下吸引外国投资便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最佳抉择,中国也是这样。自1992年跨国公司逐步扩大在华投资之后,中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总量占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比重从90年代15% 的平均值,飙升至现如今的45%左右。
而另一个问题便是外汇不足。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外汇,国际收支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所以常常会因此阻碍本国经济增长。而跨国公司的进入所带来的投资也能够直接缓解该问题,直观增加政府外汇收入。在中国,早在1995年跨国公司完成的进出口贸易额总值便高达1098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9.1%,到了2017年的占比更是上升至总值的52%。
其次“技术”要素方面——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了一大批先进技术,填补了国内开放初期的空白并推动中国经济持续且快速发展。中国利用并消化跨国企业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手段:一是直接的技术转让与引进。毫无疑问,这种方式可以令中国在短期内就获得某种其先前不具有的技术。二是技术外溢。其指的是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中方通过模仿、吸收、消化、创新并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造出更为适合中国的技术。这一现象在中国如医疗设备、微波炉、录象机芯等高技术部门尤为突出,如康佳彩电集团就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不断基于国情加以创新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的。三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与培训机构吸收技术。设立这些中心与机构的初衷当然是为了提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盈利与竞争力,但客观上它们不仅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中国员工的研发水平,而且它也通过市场互动产生对中国本土企业产生强大示范效应,促使其也相应的采取一系列措施。而且这些中心与机构也常常和中国的大学、中国的各种研究机构、检验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从而促进中国实现“全行业、全社会”的创新与进步。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目前就在中国21个省份发展了24个灌装厂,这些工厂的前身都是效率较低、亏损严重的国企,但经过可口可乐为总部的改造,为这些企业培训人才并传授先进技术,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变成了极为高效且具有竞争力的合资企业。。
此外,具有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会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引发围绕新技术展开的竞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族企业的发展,但是它能够“倒逼”民族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并逐步提高竞争力以争夺市场份额,以加快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最后“管理”要素方面——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高水平的的企业经营技术,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跨国公司往往在长期且成功的的国际化经营过程会摸索出一整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经营技术与经验,而中方管理人员的亲身参与,可以极大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而对其他中国企业形成极好的示范,在社会逐渐打造出一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此外,跨国公司所管理要素的转移,对于中国企业家阶层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虽然中国几十年来坚持开放与引入跨国公司的战略对中国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发展动力,但由于跨国公司是以控制海外企业经营管理权实现其全球战略,最终还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其终极目标,公司的目标不可能与中国借跨国公司发展自己的最高战略完全契合。因此在生产要素的转移方面这种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
首先,“资本”要素方面——合资企业的资金到位率较低,使弥补资金与外汇缺口的效应大打折扣。
合资企业的资金到位率较低,使弥补“双缺口”的效应大打折扣。1985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协议中规定外资总额之间的比例为1:3、2000年为1:4、2015年为1:3,在个别地区和行业这一比例可能更低。如果再加上有些外资是专门用于购入来自母国的设备或为支付母国的专利技术,实际进入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额度可能会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跨国企业通过内部资金融通来转移资金,如在华子公司将利润转移到母公司,出现“明亏实赢”的“假亏损”,逃避中国税收,甚至进行套汇、炒汇等活动来转移利润。这就一方面意味着其并不能“保质保量”地实现中国引入外来投资的初衷;另一方面,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前文所提到的反而挤占本国市场本就紧张的资金,这对中国是极其不公平且损害极大的。
其次,“技术”要素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与保护本公司利益的本能上来看,技术转让的实际效果与我们的期望值差距较大。从合资企业的领域分布来看,相当比重的跨国公司的策略仍然倾向于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产业。这类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关键零部件也主要是整装进口,对于总公司并没有进行技术扩散的必要性。而即使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来看,跨国公司也多是运用“技术锁定”策略保护本公司利益,即“母公司控制着核心技术,利用其在先进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等环节的关键部分设置一些技术障碍,通过将非核心技术转让给东道国企业,增强东道国企业对其的依赖性,从而谋求最大利益”,这也就意味着其核心技术的转移也不明显,中国拿到的只是些边边角角的技术,致使在这些行业中中国企业对母公司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一味的寻求技术的直接转让又存在着转让价格偏高,总体成本大的问题。这些都将威胁中国对产业整体发展的控制权,难以掌握产业发展方向并实现预期通过技术“外溢”带动全行业发展的目标。
最后“管理”要素方面——由于子公司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手中,子公司的总经理一般都是外籍人员担任,中方经理的地位和权限受到一定的约束,处于配合工作的状态下使管理这一资源要素的转移受到阻碍。由于子公司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手中,子公司的总经理一般都是外籍人员担任,中方经理的地位和权限受到一定的约束,即所谓的外企“玻璃屋顶”现象。甚至有些中方经理人员更是形同虚设,长期处于“挂名”的尴尬境地。而在仅仅处于配合工作的状态下是,管理这一生产要素的转移便会受到阻碍,其效果也难免大打折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