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美国对华偏见的根源在哪?傅高义这样看

编辑:凤凰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0-05-13 12:10:23 共1496人阅读
文章导读 独家| 美国对华偏见的根源在哪?傅高义这样看

风向 凤凰网

核心提示:

1.  自二战后,美国一直在进行艰难地调整和修正。比如面对贫富差距鸿沟时,美国想到的是责怪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的崛起),这说明美国目前没有完整、正确的架构去解决问题。

2.  中美双方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该展开全面的多领域接触,而不是在缺乏了解的状况下互相叫喊和指责,这可能会导致不可想象的危机。

3.  眼下美国太聚焦于竞选,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如今的白宫内阁中,也缺乏中国专家提供智识。

4.  两国发展其实是充分利用了在80、90年代中美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不会停止学习和研究美国,不会停止向美国派留学生,同时美国也不会停止对中国的研究。

5.  偏激的民粹主义只会对中美两国的当前状况“火上浇油”。美方媒体为了更高的销量或点击率,会肤浅地报道博眼球的新闻,尤其是涉及中国的负面报道。

6.  眼下相比中美建交时中国“一张白纸”的形象,美国对中国的偏见印象已形成,中美互信的建立其实更困难。

▎傅高义,哈佛大学社会科学院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著有《邓小平时代》

新冠疫情的全球性肆虐,正悄然激化国际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人类在病毒面前自危焦虑,各国经贸、外交等政策充满变数,我们不禁设问:如果世界恢复常态,将会呈现怎样的“新常态”?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对垒之势是否将比以往更加激烈?基于战略竞争与意识形态分歧,两国的未来合作将如何开展,能否稳住全球格局?

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加盟2020年哈佛中国论坛云峰会,对全球化格局与中美关系进行“线上诊脉”。作为哈佛中国论坛长期媒体战略合作伙伴,凤凰网《风向》栏目特此精编傅高义的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1

中美之间相互指责,可能会引发冲突危机

今天我想讲几点问题。首先从整体的大背景,为什么会看到我们现在出现的这个情况。第二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是什么,第三要去问我们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怎么样尽力去做。

在背景方面,从战后到现在,美国正在进行非常艰难地调整。因为我们看到现在对一些国际的责任没有承担起来,同时我们看到作为工业国家,经济发展都是要依靠年轻人的。但是我们看到随着全球化诸多产业的转移,因此对于很多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感到应有的乐观。

对于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决定国家整体的战略是希望能够给到个人更多的自由。因此,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的加大,在美国社会有极其富有的人群,也有非常贫困的人群。

其实在二战之后,我们也一直在修正一些问题,比如说包括对于非洲裔人群的对待等等。对于一个普通白人来说,他如果说没有大学毕业,他是能够去做一些事情的,但对于非洲裔的人来说,他可能有很多的挑战要去面临,就像我刚提到的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非常完整、正确的架构,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中国方面,中国大陆已经有非常快速的经济发展,现阶段是放缓增速的阶段,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过去我们看到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一样。除此之外,中国的13亿人口是非常庞大的,要去治理这么多人口的国家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你要让大家都达成共识,这是非常艰难的。

▎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人群收入占比翻了一番,而贫困人口收入比例保持稳定。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收入占比和美国官方贫困率,1968-2018年

另外,中国也在进行转型。过去的100年当中,也就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直是在把自己打造的越来越强。现在很多人认为说中国突然富有起来了,他们可以有很多的事或者很多的选择去做,所以会表达自己越来越多的诉求。而美国面对如此大的贫富差距鸿沟时,美国想到的是责怪其他国家,比如归结到中国的崛起。这说明美国人面对此境况,没有做好应对之策。

所以我的第二点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我认为美中两方之间应该合作,且在各个议题上展开合作,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方面,因为这个有很多的机会,包括在英语技能方面。目前在中国、有中国经历的美国人,其实我们对于美国的未来也是有合理预期的。我们应该有机会让双方展开接触,并且也需要更好地了解双方彼此的情况,而不是现在互相叫喊,互相指责,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不可想象的危机。

现在要攻击指责另一个国家,可能是很轻易做的一件事,但我们不能这么做。我觉得美中两国的领导人应该朝这个方向共同努力和合作,要避免爆发冲突的危机。真正关心中美关系的人,应保持沟通的桥梁,尽绵薄之力来延续中美两国的友好情谊。

我觉得改善美中两国的关系是有机会的。但在美国这边,我们也需要进行大幅度地政治调整,中国也需要做出调整,在某些方面需要做出改革。可能需要比方说一方面变得攻击性没那么强,同时也需要根据其他国家的人民的诉求做出相应调整,这是美国需要做的。即便特朗普总统能够连任,新一届政府或许会有新想法,在改善美中关系方面,我们也需要做长足的努力。

年轻一辈其实在美中两国都生活过,对于美中关系目前的困境也有更深刻的了解,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尽自己所能,支持两国继续发展友好的关系。

2

美国过于聚焦竞选,缺乏战略性布局

中美建交时,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建立的是一个战略关系,因为他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面对的一个情况。而现在美国太聚焦于竞选了,只是想到要竞选成功,而没有去看到长远的战略型关系。

我们现在并没有很多的中国专家在现在的政权内阁中,当时尼克松期间其实也并不多,但是我们充分利用了。现在大部分的领袖只是考虑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而不是说战略性问题。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打破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互相隔绝的局面

网络和经济现在已经无限地交织在一起,太多的问题都是大家共同面对。包括说公司之间或者国家之间,没有办法去合作来抗击疫情,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成功的。我们现在看到不仅中美之间的学者,大学之间还是在持续进行合作。

在商业方面肯定是多多少少有一些脱钩出现的。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公司希望他们的供应链能够安全,希望有独立的系统,这是可能的。因为之前的关系太紧密了,因此一有问题大家都会出现问题,许多企业意识到依赖外部是不安全的,所以想要脱钩加强自身的安全性。

现在有很多美国公司在中国赚钱,但是他们还不发声,他们没有让自己参与到这个讨论当中,去促进中美关系。他们在那里有员工,但是他们还是不发声。如今其实有很多的方式去适应中美贸易战,比如说关税高,那么企业就到日本或到越南制造,然后发到美国就不算关税范围内。

在二三十年前,我们都没法去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和学习,只能去香港台湾感受中国文化,通过阅读史料、听广播来了解中国大陆。但是现在,不管是在领域里的学者还是学生,他们能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都多了很多。

有两种方式,现在中国的广播和宣传会更加谨慎,他们一边在进行宣传,一边也想了解大家对于中国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因此我觉得研究中国有很多机遇,其实我们是利用了在80年代、90年代中美两国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是在过往一百年当中最密切的关系之一。

有一些相应的机构依然是存在的,我觉得这些中心或研究的基地地位也会更加稳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我觉得,中国不会停止学习和研究美国,不会停止向美国派留学生,同时美国也不会停止对中国的研究。在中国研究的学术领域还会继续发展,会更加繁荣。

在中国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他们能说非常流利的英语。而美国在这方面,包括跟中国打交道,让年轻的美国人学会中文、学习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努力实在是做得不够,我们应该有上百万、上千万的美国人学习中文。我们的政治领导人需要跟中国合作,我们需要寻找积极的方式来和中国人、来和中国领导层进行沟通,这对于两国关系来说都更有帮助。

3

美国对中国偏见不小,互信如何建立?

中国在舆论宣传方面,官方机构其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直接通过报纸、电视和其他的媒体直接进行宣传,同时他们会在推特等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宣传。而在美国也有相应的机构做类似的事情,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

很不幸的是,这引发了一定的民粹主义情绪。美国是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更高的销量或者点击率,他们就会肤浅地报道吸引眼球的新闻。现在的报纸为了销量,就会特别关注美中方面,尤其是中国的负面报道。因此,我认为中美两国各自都会在当前的状况“火上浇油”。

关于两国如何建立互信,我认为美国现在更难了,因为你不仅是要一个新的方向。而且我们看到美国的政权,因为它不断地在更替,完全是往不同方向走,如果没有民众支持的话,也会非常糟糕。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育项目的倡导,我们需要去教育民众。在大学当中有很多中国方面的专家、中国学者,我们需要让他们去做更好的教育。美国虽然是民主社会,但是我们更需要去推动这些相关的理解和学习。在中国的话,它因为是不同的治理架构,政府可以直接地做集中化的宣传、学习和普及,但美国更难。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现在可能比当时尼克松时期,要做得更难了。因为当时没有任何的形象,对于美国民众,相当于中国是一张白纸,所以你可以去绘制这样一个形象,去定义整个关系。但现在我们每天的新闻、报纸上都有很多中国的这些报道,所以大家已经有一个既定的形象和概念了,所以再去修正这些概念是非常难的。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该州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记者会上称,疫情期间,该州需要的很多物资都来自于中国

所以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不一样,这个流程做起来非常艰巨,需要大家再去重新携手。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口罩、防护设备、防护服都是来自中国等等,我们可以去宣传这方面,这些大部分确实都来自中国。还有很多中国朋友是自己捐赠或者邮寄给在美国的朋友,这些我们都可以去说。所以我们其实是需要真正去建立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去处理不同的问题,而且去建立这些大的合作项目。

中美两国虽持有不同立场,但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或宣传报刊等等方式加深了解,进行本土化。作为学者,我们去提供更多的素材,让美国的民众了解中国。作为公民,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角色可以去担当。比如我会告诉学生们,如果你们回中国的话,一定要戴口罩,我会提醒他们,比如说你到中国的话,你要注意在中国的一些言行,怎么样去适应当地社会,或者说他们能够怎么做,以此促进中美学生社群的关系,我认为每个群体都能有自己的贡献。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