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因何盯住中国经济这个“锚”
来源:环球网
不少境外机构和媒体关注到近期中国物价指数回升态势,并积极评价中国政府采取的稳增长政策措施,似乎中国经济的“暖”一夜之间外溢到了境外。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多重努力,中国经济恢复向好的“内力”初步释放出来了,同时,国际市场在迷茫之际需要一个“锚”,于是加大了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深入探究。
去年下半年以来,境外一些机构和媒体比较看淡中国经济恢复向好的趋势,有的甚至预言中国将发生通缩。今年2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1.0%;PPI同比下降2.7%,与去年6月份最大降幅5.4%相比上升了2.7个百分点。境外媒体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也随着数据的修复在进行调整。如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以“势头强劲”评价中国前两个月出口趋势,称增幅远高于早些时候经济学家预期的3%。“德国之声”也表示,出乎意料的出口增长让外界对中国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感到乐观。
图为今年3月9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消费者在一家超市选购果蔬。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乐见这种转变,但也要体味其中的深意。一方面,境外一些机构和媒体受传统的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很深,在看待经济问题时会犯刻舟求剑式的方法论错误;还有一些境外机构和媒体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经济,对积极信号的反应较为迟滞。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是经过不断累积才能形成的,在势头形成并且巩固之后,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尊重现实数据,境外机构和媒体调整看法也属正常。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恢复向好势头有自己的预期。一是基于庞大的内需市场规模,二是基于全球最为完整的制造业配套体系,三是基于更加成熟的对外合作机制和更加便利友好的营商环境,四是基于充足的政策工具和后续可动员的发展资源。所有这些支撑经济向好发展的因素,都与中国的制度优势紧密相关。我们可以统筹各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动员市场主体一起攻坚克难;可以更高效地制定和出台针对性措施,抓住有利的时间窗口;可以在区域间加强协调和调度,发挥经济大省的带动作用,激发大型企业的骨干作用,等等。
政策层面作出的前瞻性、针对性的调整,正收到良好的效果。面对全球性经济疲软态势,中央早在2020年7月就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全球贸易下降、增长放缓和保护主义抬头的现实,我们咬紧牙关,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措施,靠内部政策调整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实现了经济从谷底向上攀升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保持了战略定力,又注意到策略平衡。
外界关心的CPI指标的确比较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经济的活跃度。但是,我们更要系统化地看待经济现象。全球性的经济放缓是不争的事实,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尽管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体实现增长,但如果剔除几个投资中转地,实际下降了18%。2022年这一数据同比下降12%。而2020年至今,我国吸引外资连续保持了1万亿元规模,2023年这一数据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前期舆论场上对中国吸引外资数量、国际游客数量等作出各种分析,认为中国开放度和开放效果降低了,这是一种误解。由于全球性贸易萎缩和疫情“疤痕效应”,恢复外向型经济的数值需要一个过程。中国还会继续采取扩大开放的举措。
近期,中国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比如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启动重大项目,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设备更新,等等。这些和扩大开放举措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互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活力会得到更好释放,中国将继续担当世界经济的重要牵引者、贡献者。(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境外因何盯住中国经济这个“锚”)
编辑:徐嘉莅
校对:索炎琦
审核:朱稳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