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新生见证文明互鉴价值

编辑:环球时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4-12-09 14:52:26 共576人阅读
文章导读 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于12月8日重新开放,法国方面此前一天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仪式上致辞中代表法国人民向 “所有拯救、帮助和重建巴黎圣母院的人”表达了感谢,教堂外墙上则以多种语言播放着“谢谢”……

环球时报

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于12月8日重新开放,法国方面此前一天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仪式上致辞中代表法国人民向 “所有拯救、帮助和重建巴黎圣母院的人”表达了感谢,教堂外墙上则以多种语言播放着“谢谢”。在大火中尖塔倒塌、屋顶塌陷的巴黎圣母院,修复难度之高,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巴黎圣母院得以浴火重生,是人多力量大的结果。

“建筑艺术一直是人类的大型书籍”,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他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这样描述建筑对人类文明的价值。伫立于塞纳河西堤岛上的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法国历史,它是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2019年遭遇突发火灾之后,很多国家都为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伸出了援助之手,而中国是第一个与法国就修复巴黎圣母院达成政府间协议的国家,中国专家得以参与修复工程。今年2月,中国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家前往巴黎,中法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陵木质遗迹和土制遗址保护科学研究,这是国际上首次对巴黎圣母院炭化木样本进行研究,中国专家是第一支登上巴黎圣母院塔尖的非法国专业团队。

把秦始皇陵与巴黎圣母院放到一起,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不同”和“差异”,而一旦上升到文明层面,二者的共通之处则开始显现:它们都是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都曾遭遇过火灾,都面临复杂的保护工作,等等。也正是文明这根纽带,让中法人民在巴黎圣母院的“遭灾”上有着跨越国界的感同身受。恰如中国近代儒家大师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所说:“世界上似乎只有法国人最理解中国和中国文明,因为法国人拥有一种和中国人一样非凡的精神特质。”

实际上,中法围绕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的合作,只是中法建筑文物保护合作乃至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法国建筑是西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中法两国传统建筑不仅选材各异,风格也大相径庭,但是两国学者在相互学习中发现,两国建筑艺术中的相似点超乎人们想象。比如巴黎圣母院上方的“梁架森林”实际上跟中国歇山式的建筑结构非常像,这就是交流互鉴的意义,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增进了解,使交流双方的文明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

这在今天尤其有着现实意义。自巴黎圣母院失火以来的5年多里,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陷入僵持的俄乌冲突,以及中东重新燃起的战火,等等。可以说,这个世界如同5年多前的巴黎圣母院一样,亟需“修补”和保护。实际上,当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人类社会是可以通过团结和协作,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而这背后正是文明互鉴的力量。它表明,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以及合作,才是“修补”世界的正确方式。

此次新修复的巴黎圣母院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安排。教堂尖塔顶部新的镀金公鸡像内部藏有一份写有2000名参与修缮人员名字的羊皮卷,以纪念他们的工作。巴黎圣母院得以浴火重生,既源于法国自己的努力,也是国际多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打破文明的隔阂与偏见,避免文明的冲突与对抗,就需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近两百年前,雨果借《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善恶对比揭示平等的价值。今天,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更需要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摒弃傲慢和偏见,以包容开放的精神尊重彼此差异。巴黎圣母院虽然重新开放了,但它的完全修复仍需时日,这意味着跨越文明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而这样的“修补”,世界还需要更多。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