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升学记(寸待杰)
厦门升学记
寸待杰
我出生在缅甸,祖籍“云南冠冕古名乡”的侨乡和顺。
由于父亲经常讲解和描述故乡的历史、人物和民风习俗,我从小就向往家乡的清山绿水,潡厚民风,悠久历史,馨香文化……
四年艰苦而紧张的学习,我终于毕业于曼德勒计算机大学。大学毕业后,本想就此踏进社会,专心工作,但转念一想,自己所学到的只是计算机专业的一点皮毛,在这个领域里,很难有所建树。后跟父母商议,决定出国深造,我报考了厦门华侨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非常感激曼德勒福庆学校校长李祖清博士和吕子泰副校长的鼓励和支持,为我多方联络,使我终于圆了回国升学之梦,当厦门华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到我手中时,我是多么的高兴和激动啊!
我从小没有远离过父母,这次要背井离乡,感到十分惆怅 ,但一想到自己的学业,就像一个即将远征的战士一样,勇气倍增,以满腔的热情收拾行囊,奔向祖籍国的怀抱。当飞机飞临厦门上空时,从舷窗里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掩映中的厦门市区和蔚蓝一片的大海,以及海中的美丽岛屿——鼓浪屿。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展示着这个城市的朝气与活力,飞机徐徐降落在机场,那一瞬间,我热血沸腾,心情振奋,我终于踏上了朝思暮想的祖籍国的土地上,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亲切。
厦门华侨大学,是一所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大学,占地范围广阔,校园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静;一栋高三十多层的主建筑,是教务处大楼,其它的教学楼,图书馆大楼,学生宿舍楼,多是六七层高的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建筑,几十栋大楼井井有条的排列在园区里。
到校报道后,出于对境外生和新生的特别照顾,院长特别关照班长,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陈维斌院长,瘦矮身材,头发微白,年近花甲,戴一副金边眼镜,白哲的面庞,慈祥中带着几分威义,善于言谈,博学多才,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其他还有许多资深的教授和讲师,我有机会在条件这么好,师资这么高的华大学习,真是我的福分。
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我们班有二十九位研究生,有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及缅甸的境外生,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内生,大家虽来自五湖四海,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学好本领,建设国家,造福人类社会。同学们都专心学习,刻苦鑚研,我中文水平低,对一些中文词汇了解不够深刻,只有加倍努力,就是在一些节假日我都不敢和同学们出去游玩,有时整天在图书馆里查询资料,有时整夜在网上浏览搜索。一年来,在老师们的淳淳教导,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之下,我的学业也大有进步,也让我感受到了祖籍国亲人的一份真挚温暖的感情!
人类进入新的科技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猛,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通过电脑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们思考的首要问题。计算机领域内的成功的一小步,很可能会成为人类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经济、科技、文化软实力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我们这一代人尚需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共同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计算机和网络领域,不断寻求探讨研究,提出新办法,新理念,新思路,在科研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明说:“中国互联网给习惯沉默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促进了他们个人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文化、科技、经济各个领域的进步。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他们与父辈不同,在自身兴趣和社会倾向面前,他们有更大的自由去追求前者。一个民族要想成为有创造性的伟大民族,就要鼓励个性的表达,网络正在加快中国人个性的成熟”。
中缅两国是唇齿相依、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我的祖辈在年轻时就背井离乡,到缅甸谋生,为居住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天我也要努力学习,学成回国后为居住国在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全面普及和蓬勃发展全力以赴,奉献终生!
寸待杰
厦门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
Mandalay, Myanmar.
电话:18050010733
电子邮箱:1121406091@qq.com
24-8-2012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