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记 ——读《春》有感
寻春记
——读《春》有感
曼德勒新世纪国际中文学校八(2)班 张菲奂
指导老师:韦汉琳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初读朱自清先生的《春》,便被这灵动的文字牵进了春天的世界。原来最平凡的景物,也能在笔尖绽放出如此蓬勃的诗意。
去年初春,我蹲在小区草坪边,亲眼见证了这场生命的奇迹。那些柔弱的草芽顶着泥土的重量,倔强地探出头来。指尖轻触草叶,冰凉中带着柔软的韧性,仿佛能听见它们突破黑暗时的细碎声响。这让我忽然懂了文中那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新生,本就是一场温柔的突围。
最难忘的是文中对春花的描绘:"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让我想起外婆家后院的桃林。每逢三月,桃花便缀满枝头。我最爱爬上粗壮的桃树,坐在枝桠间,看春风将花瓣卷成一场粉色的雨。外婆总会拾起落花,洗净后与糯米粉揉成桃花糕。蒸笼掀开的瞬间,甜香裹着水雾扑面而来,咬一口,唇齿间满是春天的味道。此刻读着文字,记忆里的桃花香又萦绕鼻尖,仿佛看见外婆站在灶台前,被蒸汽熏红的脸颊上挂着湿润温暖的笑。
最令我着迷的,是文中对春雨的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上个月的一个清晨,我推开窗,恰逢这样的雨。细密的雨丝斜斜地飘洒,远处的山峦蒙着薄雾,街边的梧桐树舒展着新叶。我撑伞走进雨幕,听雨滴在伞面上弹奏,看水洼里溅起的透明皇冠。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文中描绘的不仅是自然之春,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当我们放慢脚步,连最寻常的雨滴都能折射出彩虹。
读完《春》,我不再把它当作单纯的写景散文。它更像一把钥匙,教会我用眼睛去收藏草叶上的露珠,用耳朵去聆听花开的声音,用心去触摸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原来只要怀揣发现美的勇气,每个人的心底,都能永驻一个春天。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