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医生杀死的心得

编辑:台湾博客 文章类型:健康 发布于2014-04-10 23:11:10 共2063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不被医生杀死的心得

 

不被医生杀死的心得

近藤诚


    早期发现未必幸运!医生告白:健康检查是多此一举

    《惊悚话题和自身健康有关,花几分钟看完它》


    日本医界的良心    /    近藤诚 Makoto Kondoh

    庆应大学医院放射科医生,行医至今超过40年。1948年出生。1973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系,同年进入该大学放射线科。1979~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3年起担任庆大医学系放射线科讲师。专长为癌症的放射线治疗,为了实现以病患为本位的治疗,积极推动医疗信息的公开化。


    近藤医生不止是乳房保留疗法的先驱,更发表许多与大众切身相关、却无人敢言说的医疗意见,例如抗癌剂的毒性、扩大手术的危险性等癌症疗法。此外,他还持续进行医疗启蒙教育,这些功绩使他获得2012年「第60届菊池宽赏」。

    代表著作有《抗癌革命--与癌共生》《癌症别急着开刀》《「剩三个月的生命」是谎言》《不被医生杀死的47心得》等多部敲响医疗警钟的大作。


    某位病人说:「我差点死掉。我打了流行性感冒疫苗后,马上感觉身体不适,送到医院好不容易才保住命。」

    我告诉他:「那是疫苗的关系,以后不要再打。」他回答:「好。」

    到了第二年,他跟我说:「我今年还是注射了疫苗。」

    这种令人发噱的对话,在医疗界经常听到。


    也就是说,如同「飞蛾扑火」般,自己主动接近医生,结果丧失性命或缩短寿命的人还真不少。

    只要到医院,医生一定能帮病患想办法。因为他们是疾病的专家,应该了解如何预防疾病或治疗疾病……

    一般人没有经过深思,大多抱持这样的想法,因此即使冒着可能因为注射疫苗而死亡的风险也要去找医生。


    医生真的能预防或治愈你的疾病吗?

    身为医生的我,答案是NO。


    感冒、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症、心律不整、癌症……有九成的疾病,即使是看过了医生而痊愈,但其实未必复元得比较快。而且,副作用或后遗症的风险相当大。


    一次开超过三种药的医生不能信赖

    「可能的话,停止使用所有的药物」

    我要呼吁所有的病患:「不要信赖一次开出三种以上药物的医生,一次服用五种以上药物更是极为危险的行为。」

    我建议服用多种药物但身体状况始终不佳的病患,或是出现失智、走路不稳等症状的高龄者,「请停止使用所有的药物」。虽然停用,但药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缓缓下降,并不致于出现「戒断症状」,几乎所有的人身体状况都会因而好转。


    药是毒物,全都有引发副作用的风险。若只是少量而短期地服用,肝脏或肾脏还可以处理药毒。但是长期服用后,副作用就会明显出现。而且,即使短期而少量使用,但药就是毒,不论服用者本身的健康状态如何,谁都无法完全预料副作用会在何时出现。

    例如,潜在疾病已经恶化,或是神经系统、心脏的生理功能减弱等,服药时都有可能发生休克死亡(过敏性休克)。

    连经常使用的市售感冒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症状不是药物的「副作用」,而是「主作用」

    发生失明、致命的肺炎等重大药害时,医生或制药业者常伪称为「病死」,病人家属也未注意到药物副作用的问题,而默默地将死者埋葬。

    我认为,「副作用」一语乃是出现药害时的借口,其实药物的所有作用都是「主作用」,虽然能治疗疾病,但相反地也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疾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日本的药品种类在世界各国中高居榜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270种药品就已足够」,但是日本许可的药品却超过一万种。国民2010年度的医疗支出总额达36兆6000亿日圆,药剂费的比例大约占23.6%(依据厚生劳动省公布),换算成国民每人平均金额,相当于先进国家的两倍左右。

    政府应该加强药品的管制,但是很多人稍微咳嗽也要吃药才安心,而且限制药品可能造成经济的混乱,再加上优先保护大企业等问题,似乎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实现理想。

    「病患经常从不同的医生处取得处方药一起服用。」在任何国家,这一类过度依赖药物的病人不在少数。


    我自己也因为药害而脚部伤残

    我小时候每次发烧时,开业医师的父亲就为我打针。感染疟疾而发高烧时,因为注射了过多的抗生素,导致脚部肌肉病变,成为膝部无法弯曲的「肌肉挛缩」,有一段时间要拖着脚走路。

    我的疟疾能够治愈或许是抗生素发挥效果,但即使是有效的医疗,仍必须冒着被副作用伤害的危险。

    不久后,我自己也走上了医学的道路,学校还没有毕业就结婚生子,而且经常让小孩吃药。直到我当了医生之后,才了解到药害的可怕。

    不少小孩因为疫苗或退烧药的副作用,头脑受到伤害,一夜之间变成痴呆状态或甚至死亡。其实这些药物根本没有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效果……知道了这些事实的时候,想到我过去竟做了如此危险的事,不禁背脊发凉。


    「血压130,生病了!」没这回事

    日本高血压患者有4千万人,高血脂患者有3千万人……「病人」的数目相当可观。

    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有所谓的「标准值」。超过此数值就会被诊断为疾病。

    例如,血压的标准值,最高血压(收缩压)为140mmHg,最低血压(舒张压)为90mmHg。超过此数值就是高血压。

    这个标准值很乱来,完全靠不住。


    每一种疾病的标准值都由它的专门学会制定,但是这些数值都是经过协商,在没有根据下做出决定的。特别是高血压的标准值,「操作」的痕迹非常明显。

    1998年,厚生省全国调查时的标准值为160╱95以上。

    但是到了2000年,在没有明确理由的状况下降为140╱90。依照1998年的标准值,日本的高血压患者约有1600万人,但根据新标准,患者人数即增加到3700万人。

    2008年开始的代谢症候群健康检查,19至64岁的人,若合并患有糖尿病或肾脏病,则血压在130╱80以上就被列为治疗对象。

    高血压有九成以上原因不明。而且,日本也没有关于降低血压可使死亡率下降,或减少心脏病、脑中风发生率的实证资料。


    成年之后,动脉会逐渐老化、变硬,将血液送出的力量相对减弱。

    因此,为了将血液不断送至脑部和手脚的每个部位,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如果使用药物让血压下降,就可能造成失智或脚步蹒跚。

    芬兰曾经观察521名「未服用降血压药物」的75至85岁男女高龄者,结果发现80岁以上,而且最高血压超过180的人生存率最高,不到140的人,其生存率则明显下降。


    但是日本却认为最高血压超过130就是异常,而要求以药物来降低。

    标准值降低后,赚钱的是谁?

    这个结果让药品产业笑得乐开怀。1988年日本国内的降血压药销售额大约2千亿日圆,到了2008年突破一兆日圆。

    借着标准值的操作,药品的销售额暴增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