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61秒预警地震“一夜刷屏”的王暾,被人当作骗子十多年

编辑:知么匠 文章类型:科学 发布于2019-06-20 17:02:27 共2097人阅读
文章导读 提前61秒预警地震“一夜刷屏”的王暾,被人当作骗子十多年

小皮匠引言:

2008年汶川地震,“川娃子”王暾博士放弃国外高薪,自筹百万回国研究“地震预警系统”。他面对“地震无法预测”“预警怎么可能比得过日本”“一个搞物理的根本没有地质研究背景”等种种指责,无数次被人当做骗子;研究经费烧光,创业资金链断裂,他甚至买不起一个盒饭;他把专项经费用来给地震多发区免费安装预警系统,自己却常年和爸妈挤在出租房来回搬家……

他说“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要承受的孤独。”

1、王暾:土生土长的川娃子

这个因提前61秒预警地震而“一夜刷屏”的王暾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川娃子。

1974年王暾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一个农村。爷爷给他取名为“暾”,意为“初升的太阳”。

父亲是一位中学老师,母亲是地地道的农民。

父亲没上过大学,但经常给小王暾讲钱学森这些大科学家的故事。耳濡目染的小王暾从小喜欢动手,甚至自己买电动机制作电扇。

“从五六岁开始,我就有一个理想,当科学家!”

为此,他在高中时开始自学无线电,直到高三了才开始认真准备高考。

聪明的王暾在1991年顺利考入浙江大学学习低温专业。

“我进浙大,比别人小1岁多,当时身高只有1米49。我觉得很温暖的事情是,我们进了学校之后马上是中秋节,班级里举办中秋节活动,大家都当我是小弟,包括我们班的女生,都非常照顾我。”

有一次,大学时回到家乡,见老家的电压不稳,电视机的效果很差,他决定利用自学的电子技术,手工制造一台稳压器。很快,稳压器造出来了,电视画面不再抖动,家里人特别开心。

“之后我到了中科院的力学所学习,读第一个博士学位。再之后去了美国,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

2001年王暾刚到美国留学不久,就碰上“9 •11”恐怖袭击,美国政府对于外国留学生的签证收紧,有些人暑假回国探亲,到了开学时签证却办不下来。王暾为了不耽误学习,在美国待了6年,中途没回过一次家。

“真的非常想家。特别想念醪糟,也就是甜酒。有一次在国外看到酒曲,万里之遥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指导我做醪糟。”

到了美国,他喜欢上了研究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是出国后‘被迫’恶补的。出国求学后,外国友人常常和我讨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各种话题。常常有无端的猜测与质疑,最好的反驳方式就是找到历史依据,有力有据予以回击。”

在国外的第7个年头,他和夫人周蓉博士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孩子,取名“忧乐”,希望儿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他的选择跟别人不一样,他拒绝孩子加入美国籍。

“我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比美国发展得好。当时出国之初就决定,学了本事就回国。”

2 、汶川大地震,王暾毅然回国自费搞科研。

而触动他回国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当时他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国外读书工作时,我每天上班前都会浏览国内新闻”

家乡血淋淋的现场照片深深地刺痛了身为四川达州人的王暾。特别是网友评论“为什么没有任何警报呢?”引起了王暾的关注,他搜索得知,虽然“地震预报”仍是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但日本已于2007年启用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告知民众的“地震预警”系统。而中国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于是他立即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立志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

“我之前在国外的想法是当一名大学教授。地震发生那天,我看了电视,立即意识到应该回去。都是同样的生命,作为中国人、作为四川人,我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王暾很坚定,他的想法得到留学生的响应和支持。

但是他的父亲最初不理解,国外条件优越,回来什么都没有。

短短6天内他找同学筹措到30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没带任何吃的、穿的,带了几大箱书只身回国了。

6月回国后,他从人才市场招了7个同事,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由于初期还与学校合约在身暂不能完全离开奥地利,王暾每天还要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远程指导研究。

“从我的知识结构看、从我已掌握的知识积累看,我认为地震预警可以在我手中实现。日本已经实现了,为什么我们不行?当时就有非进入这个领域不可的决心!”

但这仅仅是他痛苦的开始。

地震预警技术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一开始的他就犯了科研人员的通病。

“起初我的想法很单纯,这不就是一个检测地震波与传输数据的问题吗?我拉上几个人,钻研个两三年就弄出来了,这事儿就成了。”

创业之始,人才、资金、技术创新都遭遇过挫折。团队每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时常会遇到技术瓶颈,困难异常的多,也有成员因此选择离开。

不到一年,300万的启动资金很快也花得精光,最困难时账面上只剩下一块四毛钱,资金链断裂,公司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而最痛苦的是他始终都在经受质疑的目光,他被人当成“骗子”,“你一个学物理的,这是你擅长的领域吗?”“搞物理跑来搞地质研究该干的事,脑子出问题了吧?”。

“当时连买一碗盒饭的钱都不够,说实话没想到这么难。”

他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也从没有放弃努力,“用科技守护生命”,这是他给自己许下的诺言。

3、研制地震预警系统  却被人当“骗子”

2009年,他与夫人周蓉博士牵头成立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一个民办非盈利机构,专心研制地震预警系统。

2010年底,王暾团队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

王暾团队创造性地将监测仪安装在墙面上,但是这引来普通民众、专业人士的质疑:这样的监测方式真的能够起作用吗?地震监测仪器历来都是安装在地面的水泥墩上,你把地震监测仪器安装在墙上能获得有效的数据吗?我们都是给地震监测仪器建造一间专门的观测房,而你安装在人员嘈杂的办公室,背景噪声你能过滤吗?一个小小的民营研究机构能搞出来吗?你能做得比日本还要好?

为了证明自己,王暾及其团队充分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在汶川余震的主要区域,即从汶川到青川,再到甘肃文县和陕西宁陕县的三省交界区域,王暾及其团队在这片长320公里、宽60公里的区域布设地震监测台,进行测试。

经过3年多的努力,王暾“啃”下百本地震学书籍,经过上千次测试,终于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系统”。他们对外宣布,借助该系统,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地震波最大震动到达前10秒可收到预警信息,距离震源90-100公里内的地区,到达前20多秒可收到预警信息。

这段时间,王暾“脑子里出现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钱’”。有一次,他带着团队去汶川布点,路上连加油的钱都没有了。为让项目继续运转下去,团队成员有的拿出自己的积蓄,有的用信用卡取现。

但是,对他是“骗子”的质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

4、三年冷板凳  终见曙光

就在他觉得快要山穷水尽时,救命稻草出现了。由于研究成果初具雏形,之前向成都高新区申请的20万元扶持资金在这时到账。后来,科技部的专项资金也陆续到位。

“2011年4月25日上午,科技部刚给我钱不久,我正在开会,收到了第一个预警信息,汶川2.7级地震预警。那是我们团队第一次收到预警信息,之前从没见过预警是什么样子。”

2011年4月25日汶川发生2.7级地震,地震预警试验系统首次被实际地震触发,标志着中国地震预警实现“零”的突破。他们第一次证明了自己。

“距离团队成立之初已经3年了,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要承受的孤独”。

然而困难和质疑并没有因此停止。

“我们想推广到学校去,学校说不行,用了万一发生误报,我们校方承担不了责任。任何一个学校,都需要我们和对方付出很多努力。”

直到后来,四川省江油市双河中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安装该预警系统的学校。2011年12月6日晚10点0分03秒,汶川发生了3.8级地震。当晚,双河中学师生们已就寝,突然警报声响起,提示36秒后地震到达,师生们安全撤离住宿点,这成为地震预警系统在中国学校应用的标志性事件。

2012年9月其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这是国内唯一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也是唯一经过7级强震检验的地震预警系统。

2012年,ICL地震预警技术成果转化年入千万,加上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几百万的科研、人才等资金,让王暾和他的团队突然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然而,此时,中国的地震预警网仅有几万平方公里,而我国多震区的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近7亿百姓还得不到地震预警的保障。王暾决定:将成果转化和国家资助的全部资金建设大陆地震预警网。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预警技术推广出去,以提高更多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四川经历过的伤痛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此时也应该用我们的技术去反馈曾经帮助关心过我们的人,尽量帮更多人减轻灾害的伤害。”

为此,王暾先后无偿拿出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奖励他个人的200万元奖金用于新预警技术的研究,就连研究所与公司合作参与高铁预警系统研发等项目所得的3000多万收入也被他拿了出来,免费在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如今,该系统价值超过5亿元,覆盖我国国土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第一大预警系统。

而为了专心搞科研,长期以来他和他的家人租住在出租屋中,数次为了工作举家搬迁。

5、质疑从未停歇  再次遭遇舆论危机

2013年2月云南巧家4.9级地震发生后,王暾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实现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当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再次成功预警。

在国内媒体高度关注的同时,对地震预警的质疑声也达到高峰:提前几秒、几十秒预警有用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是否受法律限制?

王暾没有逃避,直面近百家海内外媒体每天近乎24小时的穷追不舍。他接受每一次的采访,孜孜不倦地回答质疑——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如果汶川地震时有预警,可能会减少2万至3万人死亡。

“任何一项创新成果的运用,都离不开担当精神。我们从未考虑过团队的利润、利益。由此产生的成本,多为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等经费支持,如果涉及到利益,我们的团队不可能那么迅速地研发成功,不可能面对那么多争议却顺利推广、走到最后,更不可能得到各界人士‘悄无声息’的支持。”

6、向地震预报科研的更高“山峰”发起冲击

2018年,王暾成为为四川省人大代表,他建议打通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

  

“希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打通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即在所有学校,地震区的村(社区)、办公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化工、高铁、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地震预警紧急控制系统,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让在地震发生时,预警信息能及时传到需要的每个人,每所学校,每个工程,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这就是我的愿望。”

王暾的下一个目标,是用4年时间建设国内首个地下云图网——通过在地表安装约2000个地下云图网监测站,收集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应力和能量动态演化信息,并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处理生成的动态地下应力和能量监测网络,向地震预报科研的更高“山峰”攀登。

“最终,我们将有望通过类似于气象预报‘看云识天气’的方式,对地下云图进行自动或人工分析、研判,促进预报地震科研水平提升。”

直到今天“预警有什么用”“预警后我们该怎么办”的质疑和困惑也未完全消解,甚至在6月17日四川宜宾6.0级地震,他的系统提前61秒预警地震时,他仍然面临着“炒作生意、发灾难财”的指责。

创业是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王暾的途中充满着被否定与被质疑。

“创业者要有承受孤独的能力。”这是王暾创业至今最大的感受,“在没有人相信自己的情况下,创业者首先要学会自信与坚定。”

“我要用知识回报祖国,用科技守护生命”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