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三返回三大看点
来源:澎湃新闻
柴雅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春暖花开,英雄凯旋。
进驻天宫、太空漫步、天宫授课、太空过年……在轨的180多天里,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首次在轨驻留长达6个月……如今载誉回家,他们一路上要经历哪些挑战?过程中有什么精彩看点?
神舟十三号乘组正在太空加强失重防护锻炼,为返回前做准备。视觉中国 图
“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将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设计师刘庆博告诉记者,大约7.5小时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开始分离,随后经过返回制动、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前调整姿态、进入大气层后采用升力式控制、弹伞舱盖开伞、抛防热大底、推进剂排放、反推发动机工作等过程,最终返回舱实现平稳着陆。
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三号不仅是目前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将成为返回速度最快的飞船。此前,神舟十二号返回时绕飞地球11圈,历时一天多;而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实施绕地球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仅需几个小时。
“飞船绕飞地球是为了等待返回时机,同时地面还需要在这段时间进行参数注入和策略制定等准备工作。”刘庆博说,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使绕飞减少到5圈,不仅提高了返回任务执行效率,而且让航天员返回体验更加舒适。
飞船首次快速返回,对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盐碱地、水域等十余种典型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跨范围广。为应对极具挑战的快速返回模式,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地面分队在6个月前就投入了回收任务的桌面推演和专项训练。
“我们把东风着陆场拆分成了核心区、着陆区和大范围偏差区。在这三个区域里面,我们有专业的搜救力量和地方搜救力量,还有应急的搜救力量。在这三支力量的部署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把航天员安全接回家。”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地面分队指挥员牛永进说。此外,搜救回收空中、地面分队还加装了一批全新的装备设备,装备智能化、集成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三位航天员平安返回,不仅意味着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结束,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
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2021年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实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是第6次,也是这一阶段的最后一次。
“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两个乘组的飞行,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目前的飞行结果分析和初步评估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全面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均超出了设计目标。
今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年内将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再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本期资深编辑 邢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