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俄罗斯发射"神秘空间物体"引关注
揭秘 | 俄罗斯发射"神秘空间物体"引关注
央视新闻
△西方担忧俄重启卫星摧毁计划
根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的报道,近日,俄罗斯军方发射了一个神秘物体,正受到西方太空机构的密切追踪。虽然这个神秘物体的真正“用途”还不为人知,但其异常移动的轨迹,却引发了西方的担忧,有猜测甚至认为,这是俄罗斯重启搁置多年的卫星摧毁计划。
俄军向太空发射神秘物体引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张卫星监控到的照片,照片是实时卫星监控网站17日在危地马拉上空观测到“神秘物体”时拍摄的,它被命名为“2014-28E号物体”。
△在危地马拉上空观测到的“神秘物体”
过去几周,俄罗斯和西方的天文爱好者以及卫星追踪者都在跟踪它的一系列不寻常的动作,目睹该物体引导自身飞向俄罗斯其他空间物体,最终似乎在上周末与发射它的火箭末级残骸会合。
秘密发射飞行轨迹怪异活跃精准
目前,俄罗斯军方对西方媒体的报道保持沉默,俄媒也没有更多报道。但该物体在太空中的飞行轨迹如此怪异、活跃而精准,这些都激起了人们的兴趣。
该物体原本被界定为空间碎片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该物体原本被界定为空间碎片,是5月份一枚俄罗斯火箭将3颗“泉水”低轨通信卫星送入一个俄罗斯军用卫星星座时入轨的。
西方担忧俄“卫星杀手”回归
不过,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 俄罗斯神秘的太空物体有可能是“卫星杀手”的回归,它很有可能成为太空军事化的最新篇章。
“太空杀手”:反卫星武器
或许正是“神秘空间物体”和反卫星反卫星武器的某种关系,让西方世界谈之色变。究竟什么是反卫星武器?
反卫星武器,又被称为“太空杀手”,是专门用来对太空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进行攻击,使其全部报废、暂时失去全部或部分功能。
△概念图:定向能式反卫星武器
目前,世界上的反卫星武器形形色色,按照设置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地基、机载与天基反卫星武器三种,分别设置在地球、飞机、空间轨道或航天器上。
一般来讲,反卫星武器有共轨式、直接上升式、电磁干扰式和定向能式4种类型。专家介绍,前两者算是物理性的“硬攻击”,而后则两者则属于“软攻击”。这些武器,要对高速运行的卫星下手,并不容易。
共轨式
共轨式反卫星武器是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目标卫星的轨道,对其进行追踪,然后利用动能或核爆炸将其摧毁。
它的优点是,技术相对其他方式,没有那么复杂,但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识别和跟踪。此外,发射一颗反卫星卫星通常会引起多方注意,从而可能暴露行踪或计划。
直接上升式
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不需要进入目标卫星的轨道,只是当目标卫星经过上空时,对其进行瞄准攻击。
电磁干扰式
电磁干扰式反卫星武器可以通过电磁干扰,使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无法进行通信,从而杀伤卫星的目的。
定向能式
定向能式反卫星武器仍在研发和试验阶段,它可以通过如激光器和大功率微波束等,将卫星彻底摧毁或通过辐射其敏感电子元件使其失效。
美国对反卫星武器开发较早
美国早在1959年就对一种实际的反卫星系统,进行过演示。而目前,美国的反卫星武器,也颇具代表性。
地面上,美国拥有路基中程导弹防御系统,它的陆基导弹拦截器上由3级火箭推进器和“击杀装置”组成。“击杀装置”可以在地球大气层外自动跟踪目标,并通过直接撞机将对方摧毁。
△“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垂发导弹
海上的舰载“宙斯盾”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能轻松击中距离地球表面400-500公里轨道运行的卫星。太空中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可以将导弹装在“杀手卫星”上,伺机对地方的卫星发动太空攻击。
其实,自从太空竞赛开始以来,能够摧毁或者破坏敌方的卫星,一直就被认为是一种强大的军事能力,实际上,前苏联在研发反卫星武器的过程中,也不遗余力,冷战时期,就进行过多次“反卫星”拦截试验。
苏联进行多次“反卫星”拦截试验
苏联于1961年成立了空间防御司令部,反卫星被列为空间防御的主要任务,最初主要的作战目标就是美国的间谍卫星。
1963年,苏联开始研制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基共轨式反卫星拦截器,它可以被用于攻击地球低轨道的军用卫星和其它航天器。从1968年10月起,苏联开始进行非核反卫星武器飞行试验。当年,苏联发射了宇宙248号卫星,接着又发射了宇宙249号和252号截击卫星,截击卫星分别绕地球2到3圈后,在5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迅速在接近宇宙248号靶星时自爆成功。到1982年6月,苏联前后共进行了20次空间武器拦截目标卫星的试验。
△资料图:前苏联时代研制的反卫星武器样机
80年代,苏联又进行新的反卫星实战试验。其中,1983年,苏联以类似截击的方式,摧毁了在联邦德国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这是苏联首次在其领空之外的北约盟国上空进行反卫星试验,实战意义重大。
据猜测,在冷战时期,苏联还发展了以电磁和激光为主的定向能反卫星武器。
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发展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前。虽然,俄罗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取消了“卫星杀手”计划,但是其反卫星技术从未丢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