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来缅投资须知(三)论缅甸和尚庙的功能(李祖清 博士)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甸旅游 发布于2012-09-06 22:27:19 共3772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人来缅投资须知(三)论缅甸和尚庙的功能(李祖清 博士)

 

中国人来缅投资须知(三)

论缅甸和尚庙的功能

李祖清 博士

    缅甸是佛教国家,缅甸人民信奉小乘佛教[1]。早在卜甘王朝(公元850-1287)时期的首次统一缅甸的皇帝阿诺耶塔王(King Anawrahtar1044-1077)时代[2],便由西方的印度引进了佛教。阿诺耶塔王在阿若汉高僧(Shin Arahan)的指导下,引进佛教,立即取代当时流行缅甸的信奉神明的“阿夷极”教[3],将阿夷极教宣布为邪教,并且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严禁阿夷极邪教的传播。缅甸从此成为正宗的佛教国。

    虔诚的佛教徒缅甸民族认为世上有“三宝”,即:佛、法、僧。而寺庙中供奉佛像、传播佛法、又是僧侣居住之地。可见僧侣寺庙在缅甸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缅甸僧侣人口总共有(50)万。全缅僧侣寺庙共有(5000)多所。僧侣寺庙简称:“和尚庙”。其实缅甸寺庙一般都不是独立的建筑,而是许多寺庙的建筑群,该建筑群称之为“楼[4]”,一个“楼”由若干个“寺庙”组成。每所“楼”有一“楼主”(总主持、总当家师),每所庙均有一位主持高僧(俗称:“方丈”、“主持师父”或:“当家师” ) 掌管主持庙内一切事务。按照教规,寺庙主持高僧至少必须具备十年以上的出家年龄(“主持和尚培训学校”规定:年龄27岁以上,出家年龄7年以上者,方可申请就读该校)还必须具备管理寺庙及有关宗教活动等种种事宜的能力。缅甸和尚庙基本上有三种分类:(1)教书寺庙;(2)传经寺庙;及(3)修炼寺庙。现代还有专门供女性出家人的尼姑庙。

    教书寺庙中和尚(男性)及尼姑(女性)隔离居住;传经寺庙中男女性同样隔离。此类寺庙人数最多;修炼寺庙一般只有一两位僧侣,进出民众人数较少,一般远离村落、城市,欠豪华,多设于偏远山区、林边。

    寺庙中的主持僧侣必须具备极高文化水平及组织办事能力。必须精通宗教理论、经书、甚至各种常识,必须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对诸位施主、善男信女、以及与寺庙有关的所有人士,均必须平等以待,使之有劳有获,还必须对他们指引教导,使之能够改邪归正。僧侣在缅甸民众心目中,享有极高威望。

    为了解决庙内僧侣、宗教人士、以及依赖寺庙生活的各类人士[5]的生活问题,各施主善男信女,负责布施捐赠。僧侣还得引导推动民众对各种公德善事投入的积极性。负责关心与寺庙有关系的各阶层人士的种种事务。于是寺庙(和尚庙)在缅甸社会中成为“具有极大功效的场所”。
缅甸僧侣寺庙在文化、宗教、教育、体育、旅游、经贸、慈善、收容、医疗、社会、法制……等精神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推动、辅助的作用。对社会,不仅没有消极的作用,相反,在社会上代表积极的一面。对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多种功能。

  以下详细叙述缅甸和尚庙的多种功能。

一、文化
1.文化宝藏。

    缅甸的和尚寺庙是缅甸文化的源地。缅甸传统文化全蕴藏于寺庙当中。要研究缅甸文化一定要由寺庙着手。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缅甸的语言文字在和尚庙中,方显最正统。至今,只有在和尚庙受过教育的学生,方能写出最正统的极圆形的缅文字;学缅语,必须经常接触和尚师父,经常出入和尚寺庙,方能讲出最正统的缅语;甚至鉴定一个人的缅语水平,必须以和尚来作为标准:与和尚沟通得当,听得懂和尚语言者,方能被定位缅语达到一定水平。

    缅甸民族的所有传统风俗,均与和尚庙有关。缅甸一年有十二个传统节日,其中一月泼水节、二月菩提浇水节、三月和尚诵经节、四月瓦索入戒节、七月点灯节、八月德桑代月盈节均与和尚寺庙直接有关,其他月份节日也与和尚庙间接有关;其他传统风俗,如:男孩剃度出家、袈裟布施会、德桑代织袈裟比赛会、种种布施活动均离不开和尚庙;甚至于红白婚丧,也离不开和尚;就连大厦落成、孩子满月请客……任何活动、任何人(从平民百姓到帝王将相)均离不开僧侣,离不开寺庙。缅甸人民的任何传统风俗均与和尚寺庙息息相关。

    缅甸最古老的“贝叶”经文只有在和尚庙中才有保存完整的真品;缅甸很多历史书籍、佛教经文、文化古董,都完整收藏于和尚庙中;缅甸传统医药学以及很多珍贵草药,在寺庙中可以找到;缅甸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只有在寺庙中才能集中突显;缅甸民族的传统美德:“知足”、“善良”均由于和尚的传播发扬……

    和尚寺庙是缅甸精神及物质文化的宝藏。

二、宗教:
2.传教机构。

    在寺庙内传授各种哲学理论、伦理道德、佛教思想(即:经书),努力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使人们超脱世俗,改邪归正,去恶从善,文明重礼。在营造一个和谐、文明之社会过程中,和尚寺庙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缅甸80%以上的国民均为虔诚的佛教徒,佛教的传播,尤其是佛教理论的宣扬,全赖和尚庙的僧侣。和尚庙是最重要的传教(佛教)机构。

3.宗教场所。
    “传教”属于“理论”性质,但是宗教的传播除需要这种理论的宣扬,还必须有“实践”的场所。缅甸的和尚寺庙,为弘扬佛教提供了一个“实习”的场所。在和尚庙为“修炼”、修心、打坐、坐禅。。。等宗教活动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环境。是所有善男信女举行斋戒、修炼、念经、听经……等宗教活动最理想的场所。和尚庙被缅甸人民称之为“环境最宁静、心神最安宁之处所”。

三、教育:
4.教育机构。(基础教育、谋生技术、聋哑学校、图书馆)

    除了传授佛教理论、伦理道德及人生哲理,缅甸的和尚庙还是最好的教育基地。教授非宗教(佛教)的知识学问。从前,在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无法开办正式学校,和尚庙便成为当地最好的接受教育之地。

    和尚庙传授非宗教的知识学问,从最基础的“扫盲”式的识字、读本,再进而到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的数学、英语乃至理化,都是传授的科目对象。(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科目的多少,当然视寺庙和尚的文化水平而定)时至今日,尽管政府教育部的各种中小学校已经很有规划的分布全缅甸,但是部分地区,对“寺庙教学”仍不放弃,寺庙教育仍然是缅甸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尽管不是占据很大部分)。目前,在政府有关方面的认可鼓励下,特别设立的“主持和尚培训学校[7]”中,除有关宗教的理论是“主科”以外,英语、数学也是必修之科目。可见和尚寺庙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除基础教育,部分和尚庙的僧侣,还传授一些谋生技术:裁缝、钟表修理、机械修理、甚至电子器件的修理……在农村,僧侣是最高知识分子,必须无所不懂、无所不会;和尚在人民的心中是最大智囊,尽管不是万事精通,但仍需样样都了解一二。因为农村中的淳朴居民,每当生活中碰到困难、疑惑,都会立即请教他们最崇拜者---和尚师父。

    除基础教育、谋生技术,有些和尚庙还为智障儿童专门设立“聋哑学校”;有些具有远见,文化素质颇高的僧侣还在和尚庙设立“图书馆”;缅甸的和尚庙在教育方面的先驱地位已有相当的历史,决不能忽视。

缅甸寺庙教育侧面反映了僧侣在民众心目中的不可动摇的威信。

四、体育:
5.体育运动。(体育场地、传统武术)
    由于和尚庙的特殊的环境与空间,为当地青年提供了一个体育运动的最好场所。每当下午太阳偏西,地方青年都会集聚和尚庙中央的旷地上,或踢足球、或打排球……最多的是玩传统“藤球”。寺庙旷地是当地年轻人的最理想的球场、运动场。

    据传,早年和尚寺庙还是秘密传授防身之术---缅甸传统武术以及骑马、射箭之术的处所。

缅甸寺庙是最好的培养运动体育健将之场所。

五、旅游:
6.住宿客栈。

    缅甸至今的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80%以上的农耕面积,造成了庞大的农村社会。除仰光、曼德勒等为数不多的能够称为“大都市”的城市以外,其他地方均属于小市镇规模。星级宾馆的产生不但历史时间不是很长,规模数目也不是很大(全缅目前星级宾馆共(604)家)[6]。除了大城市居民到他乡异地,还会找宾馆、旅馆住宿,一般缅甸传统居民到外地住宿,都不会找宾馆、旅馆,而是到寺庙寻找住宿地方。这是缅甸传统社会的一大特点。

    “旅游”这一名词属于现代词汇,在缅甸,从前(甚至至今)都不用“旅游”这一词,而是用“拜佛”这一词。“拜佛”=“旅游”,这在其他国家与地区是说不通的,但是缅甸的确是这样。缅甸人民的出外旅游一定是以拜佛为理由、目标的。而且“拜佛”后的住宿地绝不是宾馆、旅馆、客栈,而是和尚庙。这样的传统,已经流传数百年。

    不但是“旅游”、“拜佛”找寺庙住宿,即使是为了做生意、谋生计到了他乡异地,缅甸人(特别是农村居民)仍然找有关的寺庙作为暂时住宿之地。

和尚寺庙是缅甸人民的生活中最重要、最方便的大客栈。

六、经贸:
7.经贸辅助。(仓库、集散、运输)
    按教规,僧侣出家人是不能涉及财务的,经贸更不是出家人的事情。但是僧侣毕竟要与人们共同生存,缅甸僧侣虽然对财务、经贸是完全不沾边,但是施主们有困难,和尚师父仍然不会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只会尽量想方设法为其解难。

    根据和尚寺庙的地理环境的优越特性,和尚庙为农产品的储存(仓库)、集散、运输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施主们可以将其货物(主要还是农产品)储存于和尚寺庙(当仓库用);可以在寺庙旷地上晾、晒;可以在寺庙内装货、卸货;甚至还可以在寺庙内停放货车(短期);加上由农村过来的商人们还可以在寺庙内住宿;和尚寺庙简直成为变相土产商行。

和尚寺庙对民间经贸往来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七、慈善:
8.慈善机构。(养活众生)
    缅甸虽然仍然是欠发达国家之一,贫穷问题仍然存在,然而由于缅甸资源丰富,被称之为“鱼米之乡”,再加上缅甸人民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当然也是寺庙僧侣宣扬的结果)养成好施舍、好助人的优良传统。缅甸社会几乎见不到“饥寒交迫”的现象。在缅甸社会,“吃饭”是不成问题的。任何时代都没有“饿死街头”、“饿殍”的现象产生。这种特殊现象除了佛教徒缅甸人民的善良好施,与寺庙的慈善机构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关系。

    和尚是靠“化缘”,维持生活。和尚庙内“化缘”却是一集体行动。一大清早,和尚们便赤脚捧钵,到处化缘,家家户户对施舍斋饭,不但不当作“负担”,还认为是最崇高的事业。和尚们清早化缘回来,将化来的“斋饭”及菜肴,完全统一合拢在一起。中午十二点以前,按照秩序共用斋饭:首先寺庙内最高僧侣,其次,其他僧侣及小沙弥。出家人都用完毕,所余饭菜还可供“依靠寺庙生活的其他人士”(有学生、噶比雅[见注释5])食用。依靠寺庙生活的人为数不少。地方上,比较穷困者,都会奔到寺庙内得到最好的“庇护”,作为寺庙的“门客”“挂单”。所有人们食用后所剩饭菜,最后还要喂养一些家畜、家禽。和尚化缘所得饭菜,养活了众多生命。

在缅甸,和尚庙是最大的慈善机构。

八、收容:
9.收容机构。(孤儿院、养老院、疗养院、感化院、放生地……)
    缅甸有一句经典俗话:“不好的就送和尚庙!”缅甸的和尚庙是最大的收容机构。
社会上所有被人摒弃的,从物体、动物、乃至孤儿、流浪者、病人、坏人,都可送至和尚庙。和尚庙不但接受这些社会上不受人接受的生命,还要负责养活他们,甚至还要教育他们。缅甸和尚庙的这种功能是任何其他机构都无法相比的。

    人们不要的用品、东西,可以丢到和尚庙,和尚庙接受保管;人们不能养的动物畜生,可以送到和尚庙。和尚庙因此成为“放生之地”、“天然动物园”;无父无母的孤儿,可以送至和尚庙,和尚庙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院”;无依无靠的年老者,可以送至和尚庙,和尚庙是最理想的“养老院”;病人送至和尚庙,和尚庙是最好的“疗养院”;甚至坏人流氓,也送至和尚庙,和尚庙是最有效的“感化院”;和尚庙最新的收容对象是传染病患者,当今的和尚庙还成

最现代的传染病---“艾滋病”患者的收容地!
10.避难场所。(难民营、避难所)
    缅甸和尚庙接受收容所有被社会摒弃的“不好的东西”,更接受由于天灾人祸而产生的所有患难者。和尚庙还是最大容量的避难场所。

    每当发生各种天灾(风灾、水灾、火灾……在缅甸火灾为甚),便有不少“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时和尚庙又充当起“难民营”的职责。虽然在这种紧急的非常时期,地方学校也可以立即成立“难民营”,但是,学校这一功能,毕竟只能是“暂时性质”,在时间与空间容纳方面,任何场所都是不及和尚庙的。而且,在最艰难的战争时期,和尚庙又是最好的逃难、避难之地。

缅甸和尚庙的收容、避难的功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九、医疗:
11.医疗卫生。(治病、疗养)
    缅甸的和尚庙还是医疗卫生中心。

    早年,和尚庙中还能看病。很多传统缅医、缅药都流传保存于和尚庙中。缅甸有很多药方,效果都是惊人的。缅甸传统医学疗效较显著的有:治疗中风、生疮、跌打、咳嗽、骨折。。。缅医缅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享有很好的声誉。至今很多传统观念较重的缅甸人,对吃药打针的西医,仍然抱有恐惧心理而保持距离。他们至今只相信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传统治病经验。而所有这些传统医药学,均保存于和尚庙之中。

    时至今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保存传统医药学,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划,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了正统的“传统缅医大学”。凭经验随便治病已经得不到许可。和尚庙内治病现象已经不多。但是如上段所述,和尚庙作为疗养中心的功能,仍然有效。特别是在收容传染病患者方面,和尚庙仍然功不可没。

十、社会:
12.活动中心。(大礼堂、会议厅)
    缅甸的和尚庙,在社会上的功能太大、太广。除以上所述宗教、教育、体育、旅游、经贸、慈善、收容、医疗……等方方面面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外,和尚庙还是社会上各种公众活动的中心。

    人生最重要的“终身大事”结婚典礼,就在和尚庙中举行,和尚庙成为婚礼的大礼堂;当地民众需要聚会商讨各种事宜,也要集中于和尚庙,和尚庙成为会议厅;布施大会、宗教仪式、传统节日的举行,肯定也是在和尚庙,和尚庙是社会所有活动的中心。

13.社会福利。(水电能源、通讯联系)
    不但社会上的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和尚庙,社会上的各种需要也由和尚庙给以解决。

    有些地区缺水,和尚庙就建立了食水、用水供应站;曼德勒市仰金山脚还有一个和尚庙,为免费提供天然矿泉水而驰名天下;国家能源短缺,和尚庙又利用其空旷环境,为当地居民,设立小型发电站,提供区域性的电能供应;和尚庙假如有电话,立即为其属下区域服务,成为该区域的通讯中心;有些寺庙不但装有电话,还装有扩音器,电话来了,立即利用扩音机,通知有关者来接听,这种通讯服务方式,世界上绝无仅有;寄往各个村落的邮件,只须寄到该村镇的和尚庙,就可“万事顺利”,和尚庙相当于“村公所”;农村和尚庙还设有扩音音响器材,成为全村的广播中心……

十一、法制:
14.民间法院。

    由于和尚僧侣在民众中享有极高威望,自古以来,和尚不但是民众的“老师”、“领导”、还是“村长”、“法官”……大事小事,和尚师父“说了算”!比任何“官员”还要有说服力。
长期以来,和尚庙就是当地排难解纷之最高场所。一般事务,到了和尚庙就找到了解决的途径;重大纠纷,只要和尚高僧出面调解,问题立即得予圆满安定的解决;在偏远山区,和尚庙简直就是正式的“法院”。和尚庙的这种“民间法院”的功能,很受当地民众的认可与敬仰。其主要原因就是:和尚庙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即合情又合理。和尚僧侣因此也必须非常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必须真的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合理。

15.治安管理(警察、交警、消防、红十字会)。
    缅甸农村地区是无需设立“警察局”、“派出所”的。地方间假若出现一些流氓地痞,坏事捣蛋,无法无天,“报警”绝不是人们所采取的“措施”,相反地而是“上告和尚”。和尚一出面,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胆小的流氓见到和尚,早就溜之大吉,即使再“怪”一点的,被和尚一声吆喝,也要立即低头收敛,服服贴贴。

    每当发生紧急事件(如:火灾、水灾、社会混乱),和尚们会自发地出来管理社会秩序,协助有关方面安定社会。当交通发生混乱,和尚们会马上出来,手持藤条,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每当发生火灾,消防队人手明显不够时,和尚们会立即出来,协助消防员救火、救人、搬运东西……;每当发生紧急状况,和尚们会立刻出来,协助红十字会,救死扶伤。

    和尚的治安管理的功能是罕见的。

“缅甸和尚寺庙功能”小结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思想支配着缅甸人民,和尚僧侣除了宗教上的地位,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威望,更由于和尚寺庙在社会上的现实的多种功能,在缅甸社会上产生一种凝聚力,将社会成员全部柔和在一起,造就了一个极其和谐的社会。要研究缅甸社会、缅甸文化,脱离了和尚寺庙是不可能的。缅甸的和尚寺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极大的。


{注释}
[一]本段发表于2008年3月昆明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多彩的缅甸民族文化——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民族学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见附图。并刊登于云南省缅甸归侨联谊会成立20周年专刊(1989-2009)《云岭胞波》,第46-50页。

[1]佛教总体上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大乘教重视普度众生;小乘教则偏重个人修炼。中国、日本等国属于大乘佛教;缅甸、泰国则属小乘佛教。两大教派总体教义没什么较大分歧,但在一些传统细节上,特别是礼仪规矩方面,仍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如:大乘佛教僧侣终身食素,整日却可进食;小乘佛教僧侣无须食素,每日过午却不能再进食;进入小乘佛教寺庙宗教圣地参拜,必须脱鞋,以表虔诚;大乘佛教却无此习俗。

[2]BURMA ,by D.G.E.HALL,1950 HUTCHINSON'S UNIVERSITY LIBRARY ,HUTCHINSON HOUSE ,LONDON.Chapter 2,page 14.

[3]阿夷极,当时广泛流传卜甘的一种邪教。教主即称阿夷极,据传,阿姨极留长发、蓄长须;喝酒、赌博无所不为。阿夷极教信鬼神,散布各种迷信谣言。甚而至于干涉国家政治,是当时至高无上的权威。

[4]“楼”译自缅语“wdkuf”(音tait),是寺庙群之意。

[5]和尚庙内除大小僧侣,还有多位普通人士,缅语称作“嘎比雅”,负责清洁打扫、烹饪斋饭、出外购物……等杂活。还有部分农村青年,为学习读书或等待就业而暂居寺庙者,均属“依赖寺庙而生活者”。

[6]根据缅甸仰光出版的华文报刊《金凤凰》第(3)期(2007年12月10日),第七版《缅甸旅游期盼新春天》文章中报道,全缅目前星级宾馆共(604)家。

[7]曼德勒省的“主持和尚培训学校”设立以曼德勒山脚。1982年6月14日缅甸国家僧侣委员会决定,在全缅(14)个省邦中,每个省邦都开设一所“主持和尚培训学校”,全缅总共(14)所。每届为期两年。至今,曼德勒省“主持和尚培训学校”已经毕业11届;仰光省毕业13届。传授(12)门功课,其中包括:缅文、英语、数学、管理学等“非宗教科目”。

 

佈施行善                  剃发

 

新婚人敬拜高僧             共用斋饭

 

救灾先锋

 

学英语                   学数学

 

学教规                     农村教育靠的是和尚庙教学

 

学习先进信息技术——电脑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4 条评论

缅华网网友 12年前 回复TA

认真学习了!很好

缅华网网友 12年前 回复TA

认真学习了!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