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八十诞辰纪念(张瑞真)
父亲八十诞辰纪念
儿子:张瑞真 2014年3月1日 北京
父亲作为一位从事进步事业的华侨青年,热爱新中国对祖国充满着希望,1958年回国接受党组织教育培养,逐步成长为成熟的新闻记者和成功的外交官。
父亲一生的音容笑貌,做人,为人夫,为人父一些点滴给我和母亲留下极为生动的印记。父亲一生清苦。做为晚辈。记得有时开玩笑说,我们父子俩像兄弟一样似的,哈哈嘻嘻的。下棋对弈,打扑克点数,上街逛市场,散步,或乘车去兜风,相互笑来笑去。爸爸脾气特好。这些都成为甜蜜追忆了,好似淡淡地,但却是一种永远对父亲的怀念。回忆中的动,静景象,和父母亲所有的照片和讲述均成为对我和母亲至为珍贵的纪念。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安慰。
父亲受教育程度:大学。
工作履历:教师,新闻记者,外交官。
外交,领事代表机构:
国务院总理领事代表,
参赞,馆长总领事。
退休后被聘:石家庄市政府招商引资顾问。
北京潘家园侨联主席。
在缅甸学习与工作
父亲1934年出生于缅甸良党。祖父去世早。祖母是位善良,勤劳的家庭主妇。爸爸7岁时,便到很远的学校上小学,家中给他坐车的零钱。爸爸却走路往返学校和家中。他把省下的车钱每日买一份中文报纸研读。爸爸的中文就是这样学起来的。小学到中学,学习中英缅文能融会贯通,数理化科目总是能拿第一名。爸爸曾动情地讲到祖母为他能去上学而费尽周折的情景。
中学毕业后参加会考,录取进缅甸最大,最高学府,仰光大学勤工俭学,开始教书和报馆翻译工作。在缅甸父亲一些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有些后来担任缅甸军人政府相当高的职务。有少将部长,海军司令;有的在缅甸政府海关,税收部门工作到退休,几十年后在缅甸见面时相互笑谈不已。大学学习期间,父亲对学习外文有天赋,学得溜溜转。
父亲初年时反复研读的成果,和他为人的乐观和豁达,及好学时不断的积累,成就他最好的成绩就是从此以后变成他一生工作路途能绵延几万公里的铺 垫和不断的成绩。成就了父亲一生的幽默和对人生的执着信念。这些对母亲,特别是对我的影响从幼儿到今天也没有改变。
父亲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作为儿子是历历在目。母亲是以此教育儿子的。现儿子怀念父亲而亲自提笔写下对父亲当年汗水和艰苦付出的回忆,是对父亲当年教诲和鼓励儿子努力人生的回忆和记载。
父亲一生的工作生活路途上留下了令陪伴母亲,和令儿难以忘怀的音容笑貌和对家人的鼓励,亲切宽容和贴切的及时。朋友们对父亲和母亲的亲切和诚挚,虽已过去多年。至今令儿子幕幕难忘,感到远近亲疏并不重要,在于地域广阔中的人生每一站的历历在目。
父亲很爱好体育远动,喜欢听音乐。对各类球赛颇具兴致,有时论述起球赛是很“战术”的。对家庭和家人来讲有影响 。而且总是充满阳光和愉快的氛围,有时总是予以家中以一种激励和争取的及时到来。这一点对我们尤为弥足珍贵。对我来讲现时是不能复得的了。今后,望我能像在以往跑路程时,怀揣温謦欣寻住址数字和电话号码时,能够失而复得父亲的关怀和及时,难再,难哉!
父亲从青年开始为国家工作到退休,经历了不同的社会体制改革及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工作时期达45年之久。做为青年人,我也是有感想的。纵观父亲一生为国家工作来讲,是他颇得安慰的事。他工作旅程就有十几万公里了。能得到待遇和礼遇,是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是亲情密不可分的“合作”实质,包含理解,关心,鼓励和忍耐。
新加坡著名企业家贈诗父亲
驰名东南亚的康元饼干是由新加坡著名企业家周子敬,周子汉两兄弟创办的。子敬老先生赠诗父亲,将对父亲的评价,父亲对家庭的意义,事业和对父亲个人的品德凝聚在两首诗中。诗文如下:
瑞气盈门福满堂,
夫妻恩爱喜融融,
年年万事皆如意,
旺盛兴隆永吉昌。
张基绵先生平安
子敬签手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新加坡
品德如君有几人,
雄姿华发见情真,
春风得意鹏程远,
浩气清修鹤岁身。
子敬于新加坡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借前辈诸公的祝愿和心意,在飞去往来的时光年华岁月里,父母亲和我到是时时呈现出这位前辈饱经风霜而凝练在贺诗中的真实。那时代的前辈们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用诗的语言对父母亲予评贺,我由衷地致以感谢。周子敬先生,这位前辈创业有成,事业在很多国家均有发展。对父亲的赠诗是对父
亲由衷的评价。反映出父亲的为人是如诗所写一般真实。作为晚辈,对子敬前辈和父亲致为感谢!
父亲从青年到领导岗位
1948年爸爸在缅甸参加进步组织工作,服从党组织安排,于1958年回国在中国新闻社做采访记者十一年。后调往外交部二十五年,为国家工作四十五年后退休。在中国新闻社从实习记者住在单位分配的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平房开始回国后的生活,工作。出差,采访路途上至东北,下至中南,华中,华南等地区。
后因外事工作的发展,1971年父亲被调到外交部直至退休。二十五年的外交生涯,父亲从三等秘书做到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事。这期间干过副处长,处长,参赞, 总领事,职位一直在提升。可对工作积极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父亲在工作中以其自身的特点,善于交流,知识面广,语言才能的多样性,把他负责的对外工作发挥的淋漓尽致,受到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外方高官和国家部门领导人的好评和热烈欢迎的祖国高级外交官。 澳大利亚维省总理凯恩就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开幕仪式上对父亲的工作予以了高度评价,热烈欢迎父亲出任驻墨尔本总领事。
爸爸曾先后在泰王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工作。外交业务相当繁忙和劳累。来往人物多,记得父亲讲过在菲律宾使馆举行的百人酒会上,他用所学的中国闽南方言致辞,讲话,和沟通交流三十分钟。当场获得菲律宾华侨华人给予运用闽南方言水平道地和发音准确的98高分。获得了会场阵阵热烈掌声。
多年来,听到不少澳大利亚官员和华侨华人讲到父亲是一位很可交流和沟通的外交官。是一位很随和,亲切, 很外交的,善解人意,富有思想的人。纵观他工作的绩效,是很令人加以嘉奖和赞许的。付出之代价是随工作的越加繁忙,父亲工作中变得越加沉稳。澳洲官员和华人对爸爸的原话评价是: “A very easygoing person, very diplomatic, A very thoughtful and fruitful knowledge person.”
我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工作,父亲的教育给予我工作中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单位初参加外事工作试用期谨记住父亲的教导,边干边学,随时积累而较为顺利地解决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外事问题,获得了来访的外方人士很高的评价,单位领导著名科学家吴仲华亲自给我定编制定岗位。
1984年到1994年,父母亲长期驻外使领馆工作。我也为今后自己的工作烦恼过,父母亲曾不断鼓励我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寻找发展。在家中就得培养自己工作能力。回忆这些父亲对自己的谈话,是对我永远的一种鞭策。
写到这,孩儿总是有满纸的感情要对父母亲倾诉。爸爸在家时,一得空闲,我总得和爸爸来桶黑啤,鲜啤和半斤酱肉,和父亲对饮。父子两人举杯相视乐哈哈,谓之为:一股凉嗖嗖下肚,两对红晕上脸来。慰藉父亲的教诲,也是与父母亲的亲情沟通。得到的是父亲的欢笑,和母亲的愉快心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悦。一家乐融融。
父亲的一席话,一种永远对儿子的关怀,至今让我铭记:“你的今生得永记住你母亲对你的磕护。父亲的工作是你学习的榜样。父亲因工作关系,常不在家,陪伴你的时间和你一起度过你永远颂唱的《冬暖夏凉的家》苏格兰民歌歌词里的意境很少。你外公送给爸爸的美国原产“派克”牌钢笔,爸爸用来学习,工作,采访,写外交公函等,笔尖都用的变形了。是你永生的纪念品”。 “永远记住列宁的教诲,诚实,勇敢。”
父亲在儿心中的形象
父亲年轻时,胖乎乎的脸廓。梳着分头,头发总是短短的,理得整整齐齐。人很文,身材魁梧。少年起一直注意体育锻炼,炼哑铃,游泳,打篮球,从而保持着很好看的体形。我从小就受父亲体育锻炼的影响,也跟着不时地进行自身的体育锻炼。
父亲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对人对事总是热情相待,负责任。充满着一种让人感到向上的生机,鼓舞和有干劲能影响他人,和蔼可亲。总是有着那种各时期都需要的团
结精神。这一点最难能可贵。
父亲讲学习总是需要的,而且要随时进行不断地积累。
爸爸对妈妈的感情是挚深的。从他和我的言谈中就可看出父亲对母亲一生相伴是珍惜的。他总是说你母亲能从三层小洋楼走下来和他这个穷家子弟结婚,就是他一生的幸福。父亲总是讲母亲全心全意相夫教子使他得以安心全力投入工作,不仅将全部家务一人承担下来,还能协助父亲的对外工作。是父亲的好助手。是父亲对我讲的悄悄话。
父亲退休后,对我这个儿子最满意的就是,我这年轻人,有时能帮老爸解闷。他能很快高兴起来,我非常高兴。
父亲在家时会大声唱歌,他的嗓音好听。有时会专心写文章和剪报,有时会坐在沙发上想问题,做起家常菜红烧肉,红烧鱼,那是第一流的。很舍得放烹调油。看电视体育比赛节目,特别是足球比赛,会跟着赛场上的高声呐喊,大声叫好球叫喊起球路来情绪高涨,神情专注。和年轻时带我去球场看比赛是一模一样,父亲是体育爱好迷。
在家与父亲谈心时,爸爸问我怎样看他的一生,我高兴地答,新加坡著名企业家周子敬先生给爸爸写的两首诗,完全融进我对爸爸的赞扬。父亲高兴地说:儿 长大了。对爸爸的评价是什么?说说。我高兴地一个劲地讲了起来:爸出身清苦,但有骨气。受著名作家鲁迅影响。上学用功努力,总能拿到第一名。考上仰光大学医科后,因心善,连青蛙都不敢解剖。后改读海军文科,学习中,英,缅文有天赋。在领事司担任领导后,帮人做事,从不讨价还价。向上级部门提出,中国民航CAAC应简化,易记,好用,国际化。应为Air China. 后国家真的将中国民航改为:中国国际航空,Air China. 提出领事工作应向全民开放,简化手续,下放基层。在驻外使领馆做为中国国务院总理的领事代表,受到国外同行们的褒奖:资深,富有外交,特别是有长期领事工作经验。是外交官里的佼佼者,善于交流事务,熟悉工作,具有积极建设性。为人亲切,和蔼,有团队凝聚力。对爸的特点评价是:非常易相处,非常外交,富有思想,和丰富知识。
对父亲的思念是无限的。但文字是有限。父亲仿佛每日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母亲和我总是看到父亲的笑貌。愿爸爸保佑母亲和我。
非常高兴读到此文,倍感亲切。1951-52年我在南洋中学读书时,张基绵先生是我班的缅文老师。那时我只比他小三四岁,我们两人脸型较清瘦,同班同学就说我俩像两兄弟,所以我和张老师特别亲切,经常有说有笑。1999年我到厦门解放军部队讲学,张基绵老师和夫人也同时到了厦门,在厦在缅甸归侨联谊会欢迎我们的座谈会上,我俩才第一次重逢,共同回忆的南中的日子,感到特别高兴。我曾写文登在《鹭岛胞波》,谈到此次见面。张基绵先生从缅文老师到外交官,非常有成就,是缅甸归侨的优秀人物,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
感谢缅华网。父亲张基绵生于缅甸。在缅上小学,中学至仰光大学,为他日后工作奠定了文化基础。年轻时在缅参加仰华业公,进步报馆,南洋中学工作,和老师,同事,学生在一起工作,培养了他的为人情操,提高了他的学习工作能力。是他一生不能忘记的深厚情谊。为他回中国从事新闻记者,外交官,至国务院总理领事代表总领事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父亲说他对缅甸和所有在缅的同事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此,我作为晚辈,向这些前辈们致以衷心感谢。
本人在八十年代由于工作关系,曾经在山西接待过中国驻外使领馆回国参观团,其中就有张领事,当时他是在澳洲使领馆工作。虽然短短几天几天的接触,确实感觉到他为人处事特别的亲切随和,况且又都是缅甸归侨更是倍感亲切。非常盼望来自缅甸的归侨之中多出几位像张先生一样的优秀人才,为缅甸华届增光。可惜他未曾有机会赴驻缅使馆工作,否则应该能够为中缅关系及当地华人华侨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