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华学生联合会的成立及其发展历程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社团 发布于2018-03-29 09:14:39 共154690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华学生联合会的成立及其发展历程

林清风  张

一、前

    为了撰写缅华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学联」)的一段史话,我们曾经多方寻找有关资料,但始终没法找到较为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我们亦拜访过仍健在的几位当年的参与者和领导者,他们也无法说清楚当年的人和事,以及具体事件的起因后果,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的只有支离破碎的记忆。仅仅是六十余年前的一段史话,记忆,已被蒙上岁月封麈,而变得模糊不清,已经到了几乎被遗忘的地步。

    后来者无从回忆,无处寻找,只有遗憾!

    2009年9月底,我们收到了由黄伯濂、曾玛瑙贤伉丽从美国纽约托人带下《学联二周年特刊》一册,该特刊于1951年8月出版,内容主要记录了战后缅华学运的发展动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目前身处大洋彼岸和大金塔下的叶英华、尤仁义、苏天宝等,讲述了他们在不同时期参与学联活动的经历,以及他们记忆中的人和事。此外,丘文晶也提供了第五届以后学联领导架构的资料,充实了这一段史料。仅此一并深表衷心感谢!

二、缅华学运的发展历程

    缅华的学运大致可以划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战后两个阶段。我们将在下面分别予以记述。

战前学运的特点

    1935年,缅华青年酝酿组织联合反日团体时,以陈吉福为代表的「华中学生自治会」参与筹备工作。1937年12月缅华文化界人士组织「缅华救国后援会」时,同时举行「全缅华侨学生代表大会」,然而,直到1939年6月才正式成立了学联组织。当时学联的活动骨干有王秀英、林武备(林田)、岑启康、杨匡民、曹灼明、黄耀华、张素梅、王汉斌、郭光华、陈晚香、林丽华、陈月莲等。

    战前的学联组织采取了个人会员制,以地区设分会。会员由各校积极分子组成。当时的学联继承了祖国学生「一二•九」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精神,把学运工作的中心放在团结全缅华同学,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与店联、业余、工联、妇联、书报社等团体一起,配合祖国民族救亡运动,在歌咏运动、游艺活动、募捐救济、献机运动、街头义卖和宣传工作等方面,都表现了同学们热爱祖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定意志。

战后学运的特点

    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的沦陷期间,学联停止了一切会务活动。战后面临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沦陷期间失学的同学,没法继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此外,战前的学运干部都已离开了学运岗位,而且学运又处于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时期。新干部缺少经验,阻碍了学运的发展。

    在祖国解放战争一派大好形势的鼓舞下,极大地激发了侨胞们的爱国热情,缅华的民主运动在这一大好形势下也蓬勃地发展起来,在缅华民主力量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及自身的基本要求下,「缅华学生联合会诞生了。它的前身是「缅华学生社」,1949年3月20日成立。学联的宗旨是:团结广大同学,为进步和民主而奋斗。并紧密配合缅华爱国民主运动,为侨胞服务。传承和发扬祖国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于是,学联也就成为团结各校同学,联合举办各项进步活动的一股重要力量。

    学联第一届干事会由五人组成主席团,下设秘书、总务、学术、康乐、交际、财政等。第四届干事会废除了交际股,新设立组织股,使学联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

    学联会员分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种。初期只有十一间中小学校单位参加,后发展到二十七间,拥有千余个人会员。从第三届干事会后期开始,为广泛团结后进同学,为使各校的积极分子参加到学运队伍里来,组成学联的基本群众,决定发展个人会员,使同学们可以自由参加学联,共同为缅华学运的发展而努力。

三、缅华学联在暴风雨中诞生

    学联成立之前爆发了两次学潮。第一次是缅北皎脉埠爆发的学潮,起因是学校当局无理解雇教师,引起学生们的不满,举行游行示威;第二次是华侨中学学生的护校运动注①。前者取得了完全胜利,后者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催生了由民主先锋们开辟的新园地——南洋中学。

    1948年底,华中同学为了团结和联络各校同学,商借新仰光报副刊版位出版「缅华学生」双周刊,进一步联络了七间学校的同学组织「缅华学生社」,共同计划出版周刊。后来为了要扩大组织,认为有必要联络各中小学,决定改为「缅华学生联合会」,参加单位有十一间学校。从此学生们有了自己统一的组织,奠定下缅华学生团结的基础,同时缅华学运也向前跨进了一步。

四、战后学联的中心工作

    战后学联的中心工作,主要是反对奴化教育注②,争取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注③;同时关注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举办夜校、学习会、报告会、研究会、出版周刊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下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参加六侨团注④联合举办的春节文娱活动,仰光街头出现扭秧歌。此外,还参加中苏友好新条约成立大会,以及「五四」纪念会,「六一」国际儿童节各项活动,还参加缅华二十侨团协助东吁难胞疏散委员会,做好救侨工作及四十侨团庆祝国庆的筹备工作,参加欢迎新中国驻缅首任大使姚仲明先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国庆。参加仰光华侨救济毛淡棉灾侨委员会的救济工作,并号召各校开展「八安钱运动」,表现了缅华学生的爱国爱侨的精神。

文化教育工作

    创办夜校。地点是借用日校校舍,在仰光夜校中,实际得到学联支持的已达四间,收容了成千的贫苦失学儿童。

    举办寒暑假义务补习班。第一期由学联单独主办,第二期由学联与教联合办。聘请热心服务的教师和程度较高的同学担任教课,从互助补习班表现缅华学生的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

文化娱乐活动

    举办大联欢晚会和野餐会,方式和内容丰富多元,游艺会节目表演,报告会和自由演讲,集体歌唱,借助歌咏团结教育同学们,组织学联歌咏队,经常歌咏练习和演唱。

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学习会,听完报告后还分组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主编两个定期副刊,即《毅力》和《缅华学生》。

    举办讲演会,座谈会,宣传与教育同学,内容包括专题报告时事问题及文艺小说报告会等。

其他会务活动

    开展“尊师助学”活动,并以“尊师助学”的名义向各界劝捐,解决夜校经费困难问题。

    发动“和平签名运动”注⑤,保卫世界持久和平,征集到将近二十万人在和平书上签名。

    开展抗美卫国反暴护侨运动注⑥,成立抗美卫国反暴护侨大会,产生执行委员会领导和推动这一运动。各校还开展拒看美帝影片和拒买美国货运动,同时组织墙报组,出版专刊墙报到各校张贴,表现了缅华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意志。

    反对奴化教育,争取民主教育。以丘思基事件注⑦为契机,为争取缅华学生的正当权利而斗争。在各校广大师生的热烈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鼓励下,丘思基事件胜利结束,这是缅华学运史上的一件大事。

五、战后学联再创辉煌

    战后学联于1949年3月20日才正式成立。它领导全缅华的学生,配合缅华的爱国民主运动,争取学生正当权利。它领导缅华学生起来反对奴化教育,争取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从而推动了缅华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学生们的政治觉悟,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水平。

    缅华学联还胜利完成了二十余万人的「和平签名运动」的任务,表现了缅华学生对于世界和平的热爱和支持。

    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学联立刻配合祖国的号召,组成了抗美卫国反暴护侨执委会,进行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同学对美帝主义侵略者真面目的认识,发挥了缅华同学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所起的作用。在这个运动中,学联号召缅华同学用实际行动坚决不看美帝电影,拒买美国货。

    学联还举办尊师助学运动、创办夜校、开展救灾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为缅华民主运动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六、求实存真 记录历史

    战前的学联,正式成立于1939年6月,1942年5月,日本侵占缅甸,学联停止了一切活动。战后于1949年3月20日正式成立「缅华学生社」,后改称「缅华学生联合会」。1954年6月1日,参与仰光各侨团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教联、学联、妇联联合赠送礼物给贫苦儿童。这是学联最后一次参与其他侨团活动,往后就没有数据可以证明单独或参与其他侨团一起举行活动。由此证明1954年6月1日以后学联已停止了活动。

    学联在缅华社会存在的时间仅仅是八年之久,但是,在这并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它却参与了缅华社会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它为祖国的抗日救亡活动;在反对奴化教育,争取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为缅华社会的进步和民主,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它必将在缅甸华侨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我们忠于历史,「求实存真」地记录下这一段史话。


注释:

    ①华中护校运动:发生于1947年,这是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争斗在缅华社会的具体反映,当时缅华社会因而分化形成了两派对立的政治势力。亲国民党的政治势力,企图控制教育阵地而爆发的一场震动缅华社会的学潮。当时华中同学坚持「我们要民主自由的教育,不要党化与奴化教育」,提出拥护「丘校长,维持学校原状」的口号。发展到学生罢课,在校内张贴标语,向董事会请愿,无结果。后有一群流氓打手冲进学校威吓和殴打师生,一批进步教师被无理解雇,学校当局宣布提前放假。

    护校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它却催生了由民主先锋们开辟的新园地——南洋中学。

    ②奴化教育:是一种完全为统治阶段服务的教育,学生变成了他们的愚弄工具,他要学生死读书,也不理学生懂不懂,先生的话就是命令,学生要绝对服从,否则,就不「尊重师长」,把「没有礼貌」的帽子向你头上一戴,又假如你参加社会活动或课外进步活动,就犯了他们的「校规」。不是鞭打,就是开除。这种教育是与社会分家的,是摧残学生天性,自然发展的奴才教育(毅力编委会)。

    ③新民主教育:完全与奴化教育对立的,是服务于人民的,他教学生建立为群众服务的观点,以启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他的取材不限于课本,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以达到学用一致的地步(毅力编委会)。

    ④六侨团,即指店联、妇协、学联、伊江(原为歌联,后改为「伊江合唱团」,简称「伊江」)、教联及工联等。

    ⑤世界和平签名运动: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号召的世界拥护和平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是全世界的一件大事,它在缅甸首先由「仰叶」杂志号召,得到缅甸人民及缅华侨胞的热烈响应。它在缅华学运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⑥抗美卫国反暴护侨运动:当祖国的抗美援朝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之际,缅华青年学生在学联的领导下,把两地不同的运动结合在一起,成立了抗美卫国反暴护侨执委会,领导全缅华同学响应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宣言,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并配合缅华民主运动中的反暴护侨运动。

    抗美援朝运动,激发了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与同胞抛弃了自己的学业,职业,直接或间接地投身于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之中。在缅甸归侨中,有苏学(又名苏承建,1949年回国)、苏成福(1950年回国),江渌(1949年回国)、杨玉山(五十年代初回国)等四位,响应祖国号召,投笔从戎,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当年他们才二十岁左右的热血青年学生。

    ⑦丘思基事件:因华英学校无理开除丘思基而引起。丘同学在该校内发动和平签名运动以及发展学联个人会员,该校以「犯」校「规」以外的校规的罪名,予以无理开除。丘思基事件的实质是反对奴化教育,争取实现新民主主义教育。因学校当局的无理,以及在社会上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下,该事件已胜利宣告结束。

    ⑧本文主要参考书刊:

    缅华学生联合会编委会编《学联二周年特刊》,1951年8月出版。

    冯励冬着《缅华百年史话》,2002年3月出版。

    陈孝奇编撰《缅华四十年大事记》(续编)(1951/1959)。

附件一、

缅甸华侨学生联合会章程

第六届代表大会通过

    本会定名为『缅甸华侨学生联合会』,简称『学联』。

    本会宗旨为团结全缅同学,谋取同学的福利,并共同推展学习。提高同学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协助学校推进教导工作及新民主主义教育,并联合国内青年学生,为争取新的民主和进步而奋斗。

    通讯——暂定妇女协会二楼。

    会员

    本会会员分甲乙两种:

    甲种为团体会员。凡缅华各校的学生组织为自治会、同学会、或外国学校的华侨学生团体,承认本会章程而自愿加入者均得申请加入为会员。

    乙种为个人会员。凡缅华学生承认本会章程而自愿加入者,均得申请加入为会员。

    入会手续:

    甲种会员须填具入会申请书,及缴纳入会金,并经干事会通过。

    乙种会员须经本会会员一人介绍,填入会志愿表,缴纳入会金(四安)并经干事会或个人会员工委会通过。

    会员权利:

    对本会一切决议工作,有根据本会宗旨进行讨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有享受本会举办的各学术康乐活动及福利事业的优先权。

    会员义务:

    有遵守本会章程及执行一切决议的义务。

    有向本会按期缴纳会费的义务。

    有协助本会推进会务的义务。

    本会会员入会退会,均按民主志愿原则。有违反本会章程的严重行为。经干事会向代表大会提出及出席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通过,得停止其会籍。

    本会乙种会员离开学校不求学者,其会员权利得延长半年,期满后为本会名誉会员。

    本会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本会以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利机关,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以干事会为会务领导及执行机关。

    代表大会由甲种会员每单位推派三人,乙种会员每五十位推选代表一人组织而成。干事会由代表大会选举干事二十一人,候补干事五人组织而成。

    代表大会每三个月开一次,由干事会召集之。必要时得由半数以上的干事或代表,提请召开临时大会。干事会以每星期召开常务会一次,必要时得由主席或秘书,召开临时会议。

    代表大会职权:

    订定及修改章程。

    选举及改选干事。

    订定会务推进原则。

    听取审查干事会各项报告。

    第十五条  本会组织系统:

    第十六条  干事会各股职权:

    主席:对内领导会务。对外代表本会。

    秘书:协助主席计划领导推进会务。管理会内一切文件及文书工作。

    总务:管理事务,印刷,布置工作。

    康乐:管理体育歌咏游艺及其他活动等。

    组织:管理联络登记编组调查等工作。

    社会:管理福利事业。社会服务及其他社会有益活动。

    学术:管理出版研究书报宣传及其他文教活动等。

    财务:管理出纳会计等工作。

    候补干事:协助执行会务工作。并备提补缺职之干事。

    第十七条  本会各股得视工作情形,聘请本会会员为助理干事,但须经干事会通过。

    第十八条  本会干事如有不称职或无故半途退出工作者,经干事会通过,要求该会另派代表。

    第十九条  本会干事任期为一学期,期满改选,连选得任之。

    第二十条  本会经费以会员之入会金及常期捐为基金。甲种会员缴纳入会金一盾,学期捐十二盾。乙种会员须缴纳入会金四安,学期捐一盾。如有特殊情形,经干事会批准,得减缴或免缴学期捐。

    第二十一条 本会如必要时,得向会员或社会各界募捐经费。

    第二十二条  干事会办事细则另定。

    第二十三条  本会章程经代表大会通过后宣布实行。

    第二十四条  本会章程如有未尽善者。得予代表大会中提出修改之。

    附件二、

本会历届干事一览

第一届干事会一览表(1948年下学期)

    主席团:陈启发、林芳彦、吴月娥、李剑萍、杜国海

    秘书股:萧永吉、施振才

    总务股:何秀銮、许富生

    学术股:谢永洲、廖秋銮

    康乐股:苏天宝、林淑明

    交际股:陈联庆、何福庆

    财政股:罗秀英、苏石玉

    候补干事:陈忠瑚、陈标生、谢柏曾、黄德基、李笑娥、杨丽儿

第二届干事会一览表(1949年上学期)

    正主席:丘航举

    副主席:廖秋銮

    秘书股:李剑萍、曾少智

    学术股:谢永洲、叶国治、刘秉章、杨振隆

    康乐股:陈富元、曹慧贤、黄益福

    交际股:郑仁才、郭水剑、丘万松

    财务股:苏石玉、罗秀英

    总务股:何秀銮、崔婉芬

    候补干事:杨丽儿、谢柏曾、杨友良、罗庆耿

第三届干事一览表(1949年下学期)

    正主席:卢如升

    副主席:廖秋銮

    秘书股:李剑萍、林汝明

    学术股:黄永年、黄伟忠、林芳彦、陈联庆

    组织股:杨友良、黄天勇

    康乐股:孙长庆、丘万松

    总务股:谢玉丽、柯玉春

    财政股:丘秀环、周财宝

    交际股:郭水剑、谢仁粼、李秀琼

    候补干事:陈水金、梁洪生、陈静超、尤东南、周德春、郑玉水

第四届干事会一览表(1950年上学期)

    正主席:卢如升

    副主席:潘廷生

    秘书股:谢永洲、陈静超

    学术股:林福将、林玉声、叶英华、林榜秋

    组织股:曾文勉、孙长庆,杨友钦、赵月媚

    总财股:梁敬曾、赵惠英、张基绵

    社会股:郑仁才、周财宝

    康乐股:郭水剑、李星光

    候补干事:陈水銮、谢仁粼、林美忠、邓金球、毛正康

第五届干事会一览表(1950年下学期)

    正主席:林福将

    副主席:叶英华

    秘书股:谢永洲、陈静超

    组织股:李秋霞、郭金贞、庄发新、林玉声

    学术股:王金铭、李剑萍、陈惠英、林榜秀

    康乐股:尤仁义、周财宝

    社会股:郑启福、刘南青

    财务股:郑仁才、赵惠英

    总务股:丘鸳鸯、陈春义、梁敬曾

    候补干事:郭联兴、曹佩霞、陈美清、司徒炎、孙长庆

注:

    ①从1951年第六届干事会开始采取一年制。

第四届助理干事

    庄发新、杨友良、王昌明、胡子达、丘思基、毛正康、谢仁粼、王国星、李云娥、陈金顺、苏醒华、吕明俊、赵润珍、林汝明、王金铭、苏石玉、林长青、尤庆星、王秋原

学联会歌咏队工作人员

    正队长:黄世昌

    副队长:周财宝

    教练:倪少南、陈惠华

    印刷:洪荣民、沈启来、许万荣

    总务:侯豪庆、高思正

    联络:王昌明、陈明泉

    补遗:据丘文晶女士提供的数据:

    第六届主席林福将(连任五、六届)1951年10月—1952年4月

    第七届主席尤仁义(1952年4月——1952年10月)

    第八届主席苏天宝(连任八、九届)1952年10月——1953年4—10月

    第十届主席林钦平(1953年10月——结束)。学联约在1954年初结束会务活动。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