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人间——缅怀四姑婆邱淑治(阿凯)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6-11-01 03:13:34 共3086人阅读
文章导读 遗爱人间——缅怀四姑婆邱淑治(阿凯)

遗爱人间——缅怀四姑婆邱淑治

作者:阿凯

    秋高气爽,菊黄花香,重阳登高的季节,福建厦门海沧区新垵村的亲朋戚友,侄孙辈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高尚医德,乐善助人的世纪老人。虽然她已离开我们有15年了,但家乡的老百姓,依然怀念着她……。相信,四姑婆在天堂也会为他们祈祷,祝福大家身心康健,生活幸福。

    上世纪30~80年代,这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妇产科女医生,她和她的金兰姐妹梁静修姑在新垵村行医50年如一日,一生亲自接生了上千户的婴儿,这个村里,上了50岁至70岁的村民,百分之90以上都是她接生的。远至海沧区、厦门市都跑来请她接生。她和梁静修姑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没有结婚,一生一心秉承基督的“爱心”对所有的病人,无论贫富,一视同仁,她乐于助人,爱患者如亲人。乡亲们尊赞她是:新垵的“林巧稚”。(注:著名的林巧稚医生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之一,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厦门鼓浪屿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信仰者)。                            

邱淑治毕业照 

    四姑常对亲友们这样说:上帝照顾我,使我身心康健,得享长寿,有更多的时日为亲友祷告,使更多的人因我而蒙福,“施比受更为有福”,亲友们流传着这样美誉:四姑的一生是“养活人、埋死人”,意思是说:若亲友经济上遇到困难,无法看病,她会无私的援助,遇到经济贫困,无法办理后事,她会给予关怀和救济。

    1993年11月,她在家中跌倒,股骨颈折了,无法行走,开始卧床,当时已是80岁高龄,她觉得不必动手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的生活就在床上,靠着女儿和孙女儿们的照顾。但她很乐观,内心感激主的力量,给她奇迹般地多活了10年。她深信主给了她莫大的恩惠,她躺在床上10年没有褥疮仍如年轻时一样卫生干净。她相信圣经所指引的,上帝会召唤她往那里(天堂)去,2002年8月20日,她走完了近100年的人生旅程,荣归天国。

    1907年邱淑治女士出生在厦门海沧区新垵村邱振祥大院里.。这是一个著名的侨乡,他们的子孙遍迹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的槟城的邱氏公司、缅甸仰光的龙山堂)都是邱氏的后代。160年前清朝道光壬寅年(约1842年)邱淑治的祖辈邱振祥,鸦片战争以前在安南(今越南)打工,经营橡胶发了财,回乡建了一座大院(后人称新垵邱振祥大厝)。那是一座闽南特色的红砖大院,依山傍水而建,力求世代昌顺。邱振祥有9个儿子,大儿子邱春江中过举人,邱春江又生有16个儿子,8个女儿,邱淑治排第四,所以,尊称她“四姑”。当时村里有一所“快云小学”,是邱振祥并建的。邱春江出任第一任校长,收读邱氏家族子弟,邱淑治在那里就读过。

大院侧的人工湖, 目前被人侵占, 并填土盖仓库 

    四姑也有不幸的童年,14岁时就丧母,虽为大家闺秀(号称老爷的千金),却未能得到家庭的温暖。少年时代的她,在这邱家大院里是个“救火队员”(哪房的孩子没人照顾,呼之帮忙,哪一桌的姆婶婆三缺一,呼之凑数),年仅18岁,家父就为她张罗着找夫家了。然而她又是万幸的,失去了母爱,却得到了慈母般的八嫂的关爱和照顾,教她白话文(读圣经),接受到了基督的熏陶,争取让她上学的机会。她的性格倔强,反对女人裹脚。如果从妇女解放的这一高度,她可谓是一例,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1926年与她的妹妹到厦门鼓浪屿岛上美国人办的“毓德女中”求学。

    1929年9月邱淑治和妹妹邱银槽(六姑)在毓德女中毕业后,一道赴广州就读妇产科,因经济负担能力,她先在广州柔济护士学校预备班修读护士,后来在八嫂的资助下,转读广州保生助产学校。在那里她认识了修读西医的梁静修女士(广西人)。1932年四姑在助产学校毕业后,再赴香港实习和进修。1933年至1937年间在海沧济世诊所任助产士。1937年至1938年赴昆明五洲药房任门诊护士。1938年她和梁静修 两人志同道合,合伙在新垵村开办了“达生诊所”,为村民看病,接生婴儿。1956年至1958年她和静修姑以及邻村的医生成立了“新垵西医联合诊所”。她们都受到全村亲友的爱戴和尊重。

    梁静修原籍是广西,在新垵村度过了她的一生。因没有结婚,从老家的同胞姐弟抱了一男一女来扶养。邱淑治也没有结婚,收养了同胞弟的一名女孩成为她的女儿陪伴着她。

    新中国成立后,新垵村划归杏林公社管辖,邱振祥大院归公社管理,租借为卫生所,乡村们称为“防保院”。从1958年至1977年邱淑治和梁静修也被聘为医务人员,加入防保院的医务工作。为了接生婴儿的方便,在大院的后院楼下设有接生室,晚上她就住在楼上左侧耳房的一间小房,同时也方便叫醒住在楼上右侧耳房的侄孙女助理接生,若产妇有什么意外,能及时请住在同楼上的江医生协助抢救,严重难产的也可立即安排送往厦门市医院救治。尤其是冬季,婴儿出世了,若产妇的家人没有准备,四姑便主动煮两个鸡蛋加桂元肉汤或牛奶泡饼干给产妇暖身,充分体现了医者仁爱之心,全无私心,不求回报。

    “姑婆,姑婆,……阮某袜生了”(我的老婆快生孩子了)。半夜三更经常有村民来防保院敲门求急诊,甚至遇上风雨交加的夜晚,在“爱心”的驱使下,她会叫醒她的侄孙女,马上出诊,这样的事例经常发生。当遇到一些产妇大哭大闹,要死要活的情境,她会用很耿直的语气去开导,要她们坚持忍痛并祝贺她们要做妈妈了,应该高兴才对。她工作认真细致,保持着较高出生生存率,每当迎接着一个婴儿出世,看到母子(女)平安,她会说: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她也会为她们母子(女))向主祷告,在她的呵护下,抢救了不少婴儿和妈妈的性命。她用关爱和热诚的心,大公无私,以实际行动和身教积极传授医疗经验给接班人,为新垵村“防保院”,先后培养出几位出色的接生助手,她们后来都转为正式的助产士。她平时生活俭朴,工作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新垵医疗事业,贡献终身,她崇高的美德受到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

    1979年,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体制取消了,新垵村“防保院”的医务人员重新安啡。当时,邱淑治女士七十多岁,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她调往杏林“防保院”继续工作,和她的女儿一起住在厦门杏林区政府安排的宿舍,一直到退休才搬走。1991年左右,和她一起同甘共苦60年的好姐妹梁静修女士,不久因得病,早走一步,永息主怀。

    晚年的四姑虽然活动不便,但她有基督信仰,精神乐观,每天她会阅读一段圣经,以得到心灵的安慰。每当村里的亲朋戚友去看望她的时侯,看不到她有悲伤的脸孔,而是虔诚的祈祷。她的一生也许少了人生的悲苦,也许因有自已的信仰,怀着喜悦的心情去接受基督的普照之中,接受主的召唤而离别我们。

  邱淑治(前排左三与亲人的合影(摄于1967)

    从传统的观念而言,四姑一生未婚,独身一人是不幸的,但她也是万幸的,她的“儿孙”满堂,得享天伦之乐,无论是平日或卧床的日子,侄儿侄女,侄孙辈们对她的孝心未变,那是因为她崇高品格,深受晚辈的敬佩。四姑把她一生的“爱”给了她的病人和侄孙辈们,她是这个家族中,最受晚辈尊敬的长者之一。

    四姑婆一生的嘉言善行,音容笑貌,为新垵村的无私奉献,将永远铭记在家乡老百姓的心中。


注:厦门新垵村邱振祥大院介绍:这座闽南红砖大厝,是厦门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座落在新垵上宅(西片210号)。有关大厝详细资料,请上网查搜“新垵村邱振祥大院”即可。


2016-10-30于香港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