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听课

编辑:三更罗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1-03 11:13:16 共1794人阅读
文章导读 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听课

昨天上午,我依约到白云山脚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听了一个上午共两节课。

我听的是该校才开办两年的缅甸语系的课。

我之所以对此感兴趣,是因为我不才,担任了本届广东省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会长,明年是该会成立30周年,也是换届之时,我想在我交棒的同时,能为这种群众社团在新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改变活动方式,提升团体的存在价值寻找出一条道路。

我们这种社团是在30年前,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对民间组团结社团的政策较为宽松的背景下成立的,一直以来,组织的功能只是局限在成员之间的联谊团结、关心互助和对外交流上,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员们的年龄也进入了老化阶段,多数人都在6、70岁以上,年轻的新归侨也少了,这种势态必然影响到组织的活力,甚至存在的意义了。

是让这种团体顺其自然地退出历史舞台,还是认清新的形势,从组织上和功能上进行改革?我们选择了后者。我们很早就发现广州暨南大学有一批缅甸华人留学生,人数多时达到上百人,他们来自我们曾经的侨居地--缅甸,他们有着我们曾经的身份和经历,他们现在来到陌生的祖籍国,也即是我们已生活了几十年的唐山,对这些孩子,我们应该关心他们,应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面协助他们,于是,从2006年开始,我们将他们视为我们的天然会员,他们的学生会主席自然兼任我们的副会长,每年活动我们必然邀请他们参加,从此,我们一改老人成堆的现象,出现了年青人活跃的气氛。我们也应邀参加、观摩他们的校园联欢活动,了解他们在国内的生活,磨合彼此的代沟。

最近,我们发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了缅甸语系,入读的学生有20几个,本来,作为外语为主的大学开设缅语系是它的职能所在,但缅语在广东是稀有语种,不像云南毗邻缅甸,也不像广西是东盟工作重地,更不像北大是负有全局使命,他们开设缅甸语系都有各方面的意义,广东外语外贸最近也开设这专业,我不了解官方宗旨,但我却意识到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是走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重新组合、重新定位的前沿, 而且广东和广州具有已经呈现的和还未挖掘发现的社会资源和地缘优势,广外这步棋将来一定会让人看到它的高明之处的。

广东的缅甸归侨层次丰富,回国时间段齐全,上至专家教授,下至农场工人,还有的是红卫兵年代跑去参加缅共人民军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有着丰富的中缅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可以成为学习缅语的知识源泉。

广州毗邻港澳,香港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和缅甸也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有着相同的历史,香港聚集着许多缅甸人和缅甸华人,无论历史上和现今时代,都对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特殊的影响,历史上著名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香港人和缅甸华侨双重身份,现在在香港的缅甸华人各行各业各阶层都有协会和社团,他们都和缅甸在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有着重要影响;澳门更是定居了数万(约4万)的缅甸华人,是全世界除了缅甸本土外,缅甸华人定居最多的地方,其中又集中在三盏灯这块地方,故“三盏灯”有小缅甸之称。研究港澳这种缅甸文化的外延现象,是学习缅语的一处特殊课题,也是广州特有的、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优势。

广州每年举办春秋两次的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另一优势,虽然南宁也举办类似的东盟经济交流活动,但两者在规模和层次上是不相同的,每届交易会都有不少缅甸官方和商人到广州来洽谈业务,因此,广州不少缅甸归侨长期充当翻译为他们提供服务,现在,随着缅甸局势的变化,这种经济发展前景会很良好,这也给广外缅语系师生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广外缅语系的学生在学习课程里有安排赴缅甸交流的计划,这些学生要到异国他乡学习一段时间,对当地的民俗、饮食、生活习惯、社交礼貌等等,虽然课文和老师都会教导,但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如果能安排一些老归侨搞些座谈或专题讲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搞好教学,相信一定会取得硕果。

在昨天第二节听课时,重点是在外籍教师指导下,各位学生上台用口语表达各种生活内容,我回国已50几年了,缅语已忘却许多,但忽然一听学生们的发音,立即恢复了记忆。我感到,学习缅语,和学习其他外语有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难点。通过这些同学的口语,我感到,最大的问题是腔调,其次才是字词的发音和语法。讲话腔调准确性的重要程度是缅甸语言和其他外语不同的地方,缅甸话好比是一首歌,这首歌有自己的固有的旋律音符,你要根据这旋律音符的高低来发音,才能准确表达词意。相比中国普通话的腔调就没这么严格,比如西方人一口普通话是用平声调讲出,也能表达他的意思。据我看,昨天20几位同学的口语表演,腔调基本符合要求的不到一半,但他们的单个字词发音却咬得很准。下课后我给他们老师提出了这个看法,并且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缅语腔调的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单词单字的发音容易学得准确,但是腔调就受到先天母语习惯的影响,比较难纠正,必须有一个语言环境。而学校大院的封闭性和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接触面的狭窄性,都不利于纠正发音腔调。这时,我忽然想到,我会十年来和暨南大学的缅甸留学生保持了联系,我们应该将暨大缅甸留学生和广外缅语生两批年轻人拉在一起,让缅甸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和生长在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在同一种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起来,这不就是给缅语系的学生创造了学习口语腔调的原汁原味环境么?!在众多的社会教学资源中,这也是广州独特的优势,如果广外方面在策划教学方案时,创造性地引进社会资源的利用,我想,这将是一种教育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改革,而我们这些老归侨和这种旧式的联谊社团,也就在这些方面对下一代,对学校新式教育,对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新贡献,这种使我们发出余热,使旧式团体脱胎换骨,转型和提升到新时代的社团的思路,应该是听这两节课的收获吧。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