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话沧桑(丛中草)
风雨人生话沧桑
(丛中草)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风驰电掣,稍纵即逝。转瞬间,跨入二十一世纪,已过二十三个春秋。屈指一算,离开生我养我的第二故乡……缅甸仰光,也已迈入五十六个年头。离开时才二十刚出头的年青人,如今已到风烛残年,白发班驳的老人。回眸来时路,人生道路起伏坎坷不平,酸甜苦辣辛,人生五味样样尝过。
缅甸茵莱湖水上旅馆
缅甸地处亚洲中南半岛西侧,国家面积是中南半岛最大的国家。物产非常丰富,所产宝石、翡翠、玉石、玛瑙驰名中外,橡胶、木材、石油等各类矿产应有尽有,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阳光雨水丰沛,稻米一年三熟,被誉为世界粮仓,当时的仰光,泰国的曼谷和越南的西贡被誉为世界三大米市。自一九四八年脱离英国殖民者独立以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吴努总理的治理下,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热络,人民生活富足安宁,其国民生产总值,冠压东南亚各国,甚至超过当时的日本。可惜好景不长,始于六十年代奈温篡权篡位,创立"缅甸社会主义路线党"欺世盗名走所谓的"缅甸社会主义路线"。首先借口旧钞换新钞,接下来银行,各工商企业,学校一律收归国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搞得经济一落千丈,一蹶不振,从一个富有国家打回经济落后国家,国内民族矛盾四起,民众怨声载道。为转移矛盾,掀起反华浪潮,残杀我华人同胞。往事不堪回首,终生难忘。
曼德勒皇宫
曼德勒皇宫内景
小草于一九六七年回国,准备继续学业深造。回到云南昆明,获得云南省侨委会的热情接待,由于适逢文化革命期间,各校停课停学。无独有偶此时遇上印度尼西亚的反华浪潮,大批印尼侨生也回到广州。各地华侨补校名额已满,无法再增收侨生,只好在内地各省本地中学,由我们自己挑选。我们同批有三十多位缅甸侨生,选择了江西省九江市,先到江西南昌,然后和从广州北上的六十多位印尼侨生汇合总计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乘火车北上到九江市,然后分配到九江市一中、九江市二中、九江县一中等三所中学。九江市是座落在中国风景名山,庐山脚下。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由于地理的优势,加上全部学校都停课,无所事事,加上夏日炎炎正好上山避暑,隔三差五我们就相约一起去登庐山。一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潺潺山涧小溪,水质清彻冰凉,入口甘甜沁心晞。一路赏景,一路喝着山泉水。从山脚登上山顶要走一段九百多级阶梯的坡道,号称好汉坡。要一口气爬过好汉坡,就是一条好汉。那时大家年轻力壮,都想争做好汉,一口气爬过好汉坡还真有不少人。到达山顶,云雾漂浮绕身而过,空气清新醒脑。树梢知了蝉儿声声鸣唱,仿若置身仙境。李白诗曰:"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美极了。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爬过好汉坡的我们才真正体验到了,回程走下九百多级阶梯的好汉坡,走到半途,下山那股冲劲加上地地心引力,形成惯性运动,好像有人在背后推着你去,腿脚不听使唤,机械化的停不了,就跟汽车刹车失灵一样停不了,坡道边又没护栏,无法着力,望下去是万丈深渊,一不留神就成千古恨,真是年少气盛,初生之犊不畏虎。现回想起来心里发毛发凉。九江市是依山傍水的千古名城,涛涛万里长江绕城而过,闲时还可跳入长江中流击水,冲浪戏水,领略母亲河汹涌澎湃的壮丽气势。
蒲甘塔群
一九六八年夏天骊歌声声响彻校园,我们侨生也和本地学生一起参加高中毕业典礼。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热血沸腾,纷纷写了请愿书,向九江市革命委员会表决心。但经过九江市革委会的领导同志慎重考虑,我们侨生从没过过农耕生活,为了照顾我们,把我们这批一百多名侨生,分配到九江市各个工厂企业去上班,我们就这样从校园搬到工厂的宿舍。工厂的老工人对我们十分热情友善。虽然我们侨生分散到各个工厂上班,但我们有着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爱国情操,把我们的恩想感情连结在一起,团结互助,互相关怀,同舟共济,亲如一家。共同生生活了八年,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深深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九七五年,我在缅甸仰光的父母兄姐全家人移民来美安家落户。为了满足两位老人家的一家团圆梦,由有公民身份的三姐向美移民局提出申请,让我移民来美定居以圆父母老人家的家人团圆梦。那时亲属移民来美,手续非常容易简便。我从内地出来,在香港美领馆办赴美手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获批准,于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就成行,从香港经日本东京直飞洛杉矶,一下飞机,就在机场海关立马拿到绿卡(永久居留证)。
一九七六年那时还没有越南难民潮,社会状况也比较平静安宁,工作不算难找。经二姐夫推荐由黄蔚民老先生介绍到一家犹太人开的寝具厂上班。工厂约有一百多号员工,黄老先生是厂的机修工,很得老板器重,员工多为墨西哥人和阿根廷人,华裔只有我们十人,大家一起共事十来年,感情热络融洽。
缅甸牛车,摄于蒲甘
不是蛟龙不过海,能从缅甸千里迢迢远渡重洋,来到新大陆的非仕绅即商贾,像小草者只是依亲而来。鉴于缅甸来的同侨逐年增多,本着团结互助,让大家有个精神寄托,几位同侨老前辈如林和顺.林成暖,谭钿翘、李悦添.许国柱、许国相……等商讨后,决定筹组缅华联谊会。于是大家分头去筹措经费,寻找会址。我们厂就由黄蔚民老前辈负责,我们十位华人工友都参与了捐献。紧锣密鼓,终于在一九七六年底,在老华埠一处巷弄,租赁一个小单元,正式成立《美国南加州缅华联谊会》。后经华埠日落大道,威利大道等几经搬迁,最后搬到嘉威大道的许秉正医师医务所后座的秉正大厅。这里地方宽敞明亮,交通便利,适合做各种大型聚会活动。应感谢许董事长秉正先生提供阳光沃土,使南加缅华联谊会能茁壮成长。各位热心的会友也纷纷慷慨解囊,购置许多桌椅冰箱电视音响。缅华会的发展,是各位热心会友给了很大的动力。天时地利人和,缅华会大展拳脚,经历届董事会董事长,各理干事的不歇努力,逐渐组成福利组,文娱组,妇女组、财会组……等极其完善的组合,增强缅华会的运作机体以联络服务同侨。
南中高中部旁的福山寺
缅甸华人很注重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创办了华侨中学,中国女中,福建女师,南洋中学华夏中学教会学校有华英,挽华,圣保罗等。各校的学生来美后,纷纷成立了各自学校的校友会。各校有很多是跨校学习的,好比有些暨是南中校友也是华中校友。南加缅华联谊会成立后,各董事,理干事,都有各校的校友参与,变成你中有,我中有你,大家目标只有一个,同心协力办好南加缅华会的会务。
毛淡棉沙尔温江边,远处为中国援建的大桥
小草自上初中以来,一直是南洋中学的学生,比较了解南友会的点滴事情。由粟福.祥老师,陈先施老师,尹利胜老师,白玉翔老师,叶英华学姐,许秉正学长黎天宝学长……等罒处奔走联系各校友。于一九九四年成立南加州南洋中学校友会,而后简称为南友会。林碧华校友能歌善舞,带领校友们唱唱歌,跳跳集体舞。在会长许秉正学长的支持下,于二0一0年组建健身班,由黄蔚民先生传授大家打二十四简易太极誊,而后由张少应接手。二0一二年经陈秀梅学姐居中联系邀请雷倩美老师来健身班传授并纠正我们打太极拳的手法,口令与步伐。雷倩美老师自幼酷爱武术,师承武术大师,精通各门武术,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她不辞辛劳,义务传授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八式太极拳,十六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五十二式功夫扇,太极莲花扇,八缎锦,八法五步。十多年来如一日兢兢业业,谆谆教导,不求回报,精神可嘉。
庐山唐诗人白居易曾到此一游亭内地上刻有他书写"花径"二字
庐山仙人洞凸出的岩石往下望是不见底的深谷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电子通讯时代,为了同侨们跟上时代,在许董事长秉正先生,粟福祥老师,林鸿沛先生,吴兆庆学长,合力组办一个电脑初级应用学习班。帮助大家掌握电脑的初步入门操作知识,使大家跟上时代的步伐。
庐山仙人洞八仙中的吕洞宾在此修成正果
浔阳三剑客:杨民政神笛手.陈伯达神笛手谭炳辉笔杆子(自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积淀,造就了我们传统文化的辉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责任。在许秉正董事长的关照下,于二0一四年,注册成立美国南加州缅华网。由王旭山学长为网站主任,朱徐佳学姐为网站付主任兼总编辑。领导成员有丘伟文,叶国治,程文荣,许秉正,粟福祥,黄国胜,林鸿沛,蔡煜群,吴兆庆,高泰山,董宝庆等。小草在江西九江市工作单位宣传组也执笔撰写过稿子,来美荒疏几十年没拿过笔,后经丘伟文学长和朱徐佳学姐鼓励带动下,重新执笔参加缅华网的写作小组,兴致来时动笔抒发一下,消磨时光。
炳辉背后小亭是两千年前三国东吴统帅周瑜的点将台
炳辉坐在长江边防洪堤上看日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实是不易。我们以前在学校或社交圈,有一不足处,就是汉字喜欢有边读边,无边读上下。同一个汉字发音,有时会读二或三个不同发音,要看字用在何处,针对什么事,就有不同的发音。有鉴于此在董事长许秉正的关心下由粟福祥老师,王旭山学长,陈甸清学姐和丘国政先生,于二0一九年六月合力创办了缅华会《汉语拼音补习班》由陈甸清学姐(原北京其高校资深老师)能用中英缅三国语言主讲课程。王旭山学长[原北京某单位高工(高级工程师)]辅导编辑教材。一时会员反应热烈,鼎盛时,学员有四十多人,年龄从十一、二岁小娃儿到八十多岁老奶奶,甚至还有缅籍朋友。陈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话语轻松易懂,深得学生喜爱,小草也参加了学习班,获益良多。
南加缅华会的联欢会埸
和雷老师表演
二0一九年底爆发新冠疫情,为配合政府抗疫政策,所有学校工商企业,餐饮业,娱乐文体业等所有社交活动,一律停止活动。很可惜刚刚萌芽的汉语拼音学习班,硬生生给停了。二0二三年疫情告一段落,各社交活动也渐渐恢复,慢慢活络起来。浴火凤凰,涅槃重生的南加缅也迎来春天。滴水成川,百川归海。只有浩瀚大海,才能波澜壮阔。希望缅华各社团组织,团结互助,合群合力,集思广益,团结在缅华会,发挥群体智慧,办好会务,服务同侨。
部分学员和雷老师合影
汉语拼音学习班部分学员和导师合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