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历史与书籍(许家诚)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师生园地 发布于2018-06-19 08:14:07 共2864人阅读
文章导读 【荐读】历史与书籍(许家诚)

云华师范学院 师范九班 许家诚  指导老师:葛伟伟

    云华图书室坐落于二楼办公处一角,图书室里陈列着的书籍都可供学生借阅,除了那处于偏僻一角的一柜老书以外。它们由于年代遥远,所以都是繁体字。书面磨损严重,看书人就将脱落或损坏的页面用胶卷粘住,有的书籍还被塑封起来,有的则用黄布包裹。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去触碰,书本身似乎也不愿向我们敞开怀抱。在静寂的小窗前,显得有些清冷。

    我想它定是穿越了红尘万物,遗世独立般的存在,要不为何显得那般落寞与孤寂。

    在成千上万的书籍中浏览,对于读书人,倒也算得上一种莫大的享受。然而总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使我不得不探索,深究。书的价值固然无法衡量,倘若真要谈论思想的分量,那我就要坐在偏僻窗柜前,一言不发的与它相对,以沉默对沉默。这是一种尊重,对思想的尊重。但似乎这种方式无法让我体会它思想的贵重,倒不如舍弃形式,打开扉页,认真欣赏这前人的馈赠。

    说起扉页,让我不由得想到这些书的来历。书柜里的书大多是从瓦城云南同乡会书报阅览室辗转到此,另一部分则出自校外人士的捐赠。就是这一本本书构成了大框架下的小小展览馆,并且在这不到一平米的距离中,为各类辗转至此的旅行者们刻画了一座座里程碑。

    在这些旅行者的扉页上,我们能看到赠书人的题字,其中免不了赠、赠送、敬送这些字眼。当然,并不能通过随手提笔的几个字来衡量赠书人对这些书籍不舍程度的高低,那样太草率。只能说越是痴迷,越是不舍;越是沉迷,越是难以自拔。忍痛割舍的不是仅仅是书籍,其中也饱含了他们对文学传承的期望。

    书籍中也有标明购买出处的字样,如“购于瓦城补习班”、“购于仙洞市”等,这是书与读者的第一次相遇,在这里,提笔的出处,表明了他们的相遇,也见证了他们的分离。还有“此书人人爱,留下传后代”、“你莫离去六多二去吃三口,魂归兮来三差一来打八圈”、“游国思通古今明文博学渊深虽东晴面而心倾慕提履执鞭亦所愿也”等句,这些则是留给陪伴了他多年老伙伴的最后一首情诗。

    值得一提的是,竟也还有明码标价的。这当中蕴含的深意其实不难理解,倘若有丝毫偏见或误解,那就变成了玷污人格品味和书籍高贵的罪证。人对书籍的喜爱是无法抑制的,历史典故中不乏有爱慕书籍的倾诉和以死护书的典范。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是一种思想上的共鸣。100元在那个年代的价值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捐赠的书籍大多已经上了些年岁,深褐色的纸张,大多焦黄发皱,个别书籍也有被蛀虫侵蚀过的痕迹。这些书更像是一位老者,在已逝的年岁里顽强地坚持着。破旧的书籍大多只用原装版面,一次次翻阅的消磨,一次次坎坷的远行,都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以烧焦的薄纸和波浪似的皱卷为例,不难想象它要历经多少风雨的洗刷,多少岁月的消磨才能延续至今,流浪至此,以至于到现在静静地伫立在我的眼前。

    书籍除了要与时间做斗争外,还要以无畏的英勇面对一场场熊熊烈火,或是默默地承受着被遗忘在某个夜雨里的泞泥和寂寞里,或是与来回蠕动在字里行间咬文嚼字的蛀虫展开殊死的拼搏。所有莫名的艰辛,都化作一阵沉默,在这些老书身上体现无疑。

    当然这宏伟的跨度之间必定有桥梁式的人物存在,否则再顽强也抵不过岁月的残酷,所以我们应当感谢他们。

    一层浅薄的扉页被历史的跌宕折磨得满目疮痍。它的身上布满了折皱的棱角,磨损的伤痕。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措施,使得此书得以传承至此。扉页给予了书的庇护,承受了书的痛苦,用自己广阔的胸怀将典籍的精华裹地严实。

    在残缺的巨著中翻阅时,最令我惊讶的是,1933年2月的鲁迅,萧伯纳,蔡元培摄影于上海的一张黑白照。我曾在余秋雨《文化苦旅》一文中知道鲁迅与萧伯纳曾会见过,却不知道有留影。这一幕的出现,使前后的历史衔接起来。前后的融会贯通不得不使我热血沸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样的照片已经不常见了,即使有,那也不是轻松能见到的。幸运的是,我竟然能在这样的老书中有幸一览。

    黑白照间流露出的岁月的轮廓,框限在几英寸的照片里。然而正是这模糊的黑白照,正是这颓废的老书。印刷在封面的前后,则体现出思想学著的精华,学者的静神风貌。旧书不仅将历史浓缩,还让其中蕴含的思想跨越了时空。其中的间隔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剪影。然而正是这样的思想的火炬,传承到了我们的身边,闯入了我们的眼帘,沉浸到我们的脑海,潜移默化地浸染着我们的思想。

    时代的步伐喧嚣奔腾,而历史的脚步却平缓悠荡。为什么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始终挣脱不掉原有历史的束缚。因为历史与现代互有联系,彼此衔接。倘若究其根源,只能将历史捧在长河中的主导地位。如今的社会只是河流绵延的一部分。其终结,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结束,留下多少凌乱,都将在时光的消逝中罗列得井然有序。

    残损书籍里的插图里,垂柳庭院依旧,而人影绰绰的繁华却隐褪了。当所有尘埃落定后,这便是历时留下的足记,将人文思想与历史的景物融为一体,方可称其为永恒。柳树衬饰河流,河流依旧,风景依旧,四季的更迭,为历史点缀了年轮,风景为历史提供了辩证。历史是静寂的,是沉默的。残留的余温等人发掘,并重燃这火种。多年以后的高楼大厦并没有抹去原有的姹紫嫣红,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足以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撇,往往会使人忘了大好河山的壮观与雄美。书籍如此,山河如此,历史如此。书籍散发着的余热,同样等待着人们的发掘。

    历经动乱之后的安详是庄严的,翻阅着一本本书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假想十年之后,这些残缺的书籍最后保护的措施还只能是一层薄薄的塑料膜亦或是一层发了黄白布再或者是一张禁止借阅的标贴吗?或许只是一层对文化的敬意才能让他们苟活到了今天。倘若失去了这“薄薄一层”,那么就不难想象十年之后剩下来的还有什么,或许只能是空荡的书柜,焦缩的塑料,破损的黄布。如果所有事物在历史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那么请呵护这遗留下来的一丝念想!

    书的历史需要见证,需要铭记,需要传承,于是我合上了窗,再次与他对视。

    或消弭于腐朽,或显著于辉煌,这总归不是你自己的选择,也罢也罢,随他,随他……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