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现越来越多中国观察家”
来源:环球网
印度《印刷报》9月7日文章,原题:从官员到学者再到普通民众,印度的中国事务观察家不断增加
以前,印度的中国事务观察家们惊叹这个国家的快速经济崛起。现在,他们开始约束自己的兴趣,专注于了解中国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演变,中国年轻人讨论什么,以及所有这些对印度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除了资深的中国观察家,印度现在还有中国“旁观者”。他们在电视黄金时段讨论这个邻国的最新发展。而那些不得不直接或间接处理“中国事务”的官僚们,也意识到与北京发挥突出作用的新国际环境联系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印度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我想建立一个‘中国档案’,这有助于我未来的职业生涯。”这标志着印度官僚关注的重点从巴基斯坦转向中国。
目前情况的独特之处在于,观察中国引起了印度更广泛的公众兴趣。由于不久前的边境对峙,那些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的人中有一群开源爱好者。从卫星图像中寻找事态发展的线索,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寻找中国官方媒体对边界争端的说法,已成为许多人的全职活动。
电视频道也紧随其后,提供有关中国军事、社会变化和两岸关系的专门节目。但电视节目依靠海外华人和西方专家来填补这一空白,本身会存在隐患。近年来,我们看到新一代驻华记者投身于中国报道。但我们仍面临一些障碍。相比欧美的记者,印度不太容易获得记者签证,以便从北京或台北进行报道。一群印度记者获准进入台湾。台湾可以为印度记者提供一个近距离观察大陆政治的机会——但这样做也有局限性,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解读中国事态发展的新闻资讯的大量涌现在欧美及其他地区已成常态,而今印度才开始发展出这一趋势。
资料图
20世纪初,印度是通过阅读美国和英国专家的文章来了解中国的。到了世纪之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不断上升,从而引起印度外交官和战略界的注意。长期以来,观察中国是外交官、学者和战略研究专家关注的主题。安全问题始终是印度资深中国观察者的主流关注议题。这种接触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
潘尼迦是印度外交官,曾在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生活过。当时,他靠熟人和中文报纸来了解中国的变化。潘尼迦当年的做法,比如从报纸上收集中国高层领导的想法,也是如今许多中国观察家在做的。
潘尼迦在回忆录中使用威妥玛式拼音法——用罗马字母为中文单词注音——如“北京(Peking)”和“毛泽东(MaoTse-tung)”,当时印度的中国事务观察家对这种用法毫无顾虑。现在,一些老式中国事务观察家仍有这个习惯,而新的中国观察家已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接受了汉语拼音系统。
除了媒体,印度学界也在发生变化。印度的中国研究和左翼政治的历史堡垒——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正努力研究中国的新政治。新的机构和智库正在涌现,以缩短发展地区研究的专业知识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之间的差距。印度的中国事务观察界首次蓬勃发展。我们可能想通过关注中国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内部驱动力来剥去肤浅的专业知识的外衣。毕竟,是内部驱动力决定中国未来如何变化,以及印度在这一过程中的站位。(作者阿迪尔·布拉尔,乔恒译)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