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大盟友接连投靠中国

编辑:无懈可击超级商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4-11-24 13:24:28 共1650人阅读
文章导读 美国十大盟友接连投靠中国

 

美国十大盟友接连投靠中国

2014-09-24 无懈可击超级商

    美国在奥巴马的两任任期内从一个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不可逆转地开始了衰落的旅程。每每遇到中国问题时美国都歇斯底里的要和中国玩命,一个不懂得国力守恒的强国注定是不会长久。

  东海防空识别区、中日钓鱼岛博弈、中国推进南海控制权、人民币国际化、中俄准联盟、欧洲三强依附中国等等,这一个个的国际大事件正在一点一点地重新塑造国际政治版图。尹卓少将曾经说过“所谓的盟国不过是看着很美好的东西”,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的盟国体系也在国际政治的剧变中开始土崩瓦解。

  曾经依附美国的国家或大或小或强或弱都开始寻找新的主人,放眼世界谁能取代美国?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中国。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南海撞机、96台海航母危机……这一桩一桩的耻辱我们早晚是要复仇的,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已经有十个美国盟友正在倒向中国:

    第一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英国

  英国虽然衰弱了,但是在西方阵营依旧拥有无可动摇的地位,一是曾经是世界老大,而是英联邦成员很多国家元首还是英国女王,拥有很强大的话语权。

  英国一直奉行追随美国的单边战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崛起,英国一直摇摆不定,在中美之间痛苦挣扎。

  在总理这次访问英国,双方签署巨额大单,涉及中国出口高铁,核能,进口油气等相对敏感的交易,这也是中国高铁和核能首次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对今后国家的总体战略实施推进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可以说是千金难买的好机会。

  退一步讲,即使我们进口英国的油气价格略高,也是可以接受的,应为交易是双赢的,进口油气可以实现国家能源进口多远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没有几个国家敢拦阻英国的油气通道。二来,英国需要中国高铁和核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进口油气几乎等同于大米换高铁,利于后续项目的资金需求。一个老牌发达国家,利用能源换我们高科技,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双方达成货币互换和人民币清算协议,加上高铁,核能和能源交易,旷日持久,投资巨大,英国经济从此和兔子家是荣辱与共了。

  英国能做这样决定,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国家战略的根本转向。

    第二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澳大利亚

  中国空军的首次实战任务的海外部署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MH370客机搜寻任务是中国空军首次带实际任务的海外军事部署行动。澳大利亚很给面子,答应给中国提供军事基地。

  澳大利亚属于美国铁杆级的战略盟友,是美国三条岛链战略的核心节点。然而安全利益终究架不住经济利益的驱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百分之八十都要出口中国,中国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几乎是控制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

  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的政治选择不可避免的要选择北京。

    第三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韩国

  韩国和中国虽然在几十年前算是打过一场战争,按理说应该很敌对才是。可是事过境迁很多利益关系早已发生了变化,韩国的国家利益无外乎有两个,一个事实现朝鲜半岛的历史性统一,另一个就是发展国民经济。

  而这两点都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对朝鲜的政治走向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如果未来中韩联手加上中国的政治操作,实现朝韩统一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一点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很多大宗商品都出口到中国,在中国城市的马路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韩国品牌的汽车,朴槿惠总统刚一上任首访的国家就是中国,从这就可以看出中国对于韩国的重要性。关于中韩结盟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第四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土耳其

  土耳其是一个北约国家,也属于美国铁杆级的盟友。然而土耳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大国梦想的国家之一。土耳其从来都不甘愿为美国人所驱使。

  若想政治独立首先系于国家安全命脉的军工得独立,中国刚好为土耳其提供了这一机会。近期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仍然在参与土耳其的招标,土耳其政府非常倾向于选择中国货。

  这也只是个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给土耳其政府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即使红旗竞标失败,也阻挡不了以后中国军品疯狂涌入土耳其。

  土耳其在军工产品上换装中国货,同时也就意味着土耳其在政治立场上要靠拢中国。

    第五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仅有的一个由海外华人组建的国家实体。新加坡在对外战略选择上是非常务实的,在“美强中弱”的时期新加坡会毫无顾忌的投靠美国加入反华联盟。

  但是一旦中国成为霸主,新加坡也会利用自身的华人基因的先天优势配合自身独特的战略地位来倒向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毕竟都是华人有很多东西也是共通的。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经如此评论中国:21世纪全球将进入中国世纪

    第六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德国

  默克尔的连任将会对中德以及中欧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中德关系将在中德新一届领导层的有效沟通下,不断向前发展。并且紧密的中德关系将会对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产生示范效应,促进中欧关系的积极发展。

  评论称,在默克尔的第二任期内,她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德关系不断走近,并被视为中欧关系的典范。在新一届任期内,默克尔没有理由扭转目前中德关系不断走进的发展方向,中德关系将在中德新一届领导层的有效沟通下,不断向前发展。

  评论认为,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颇为紧密。德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这是中德经济合作不断前行的基础。作为老牌工业强国,德国的制造业技术相当发达。

  在全球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德国需要寻找更广阔的市场,来稳住德国的经济走势。而中国对制造技术的渴求是德国主动加强中德关系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第七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法国

  法国向中国政治靠拢最大的特征就是法国人民选择了一位亲华的总统奥朗德:

  奥朗德当选后会见的第一位外国使节,是中国驻法大使孔泉。据他身边的人称,奥朗德知道中华民族是“敏感”、注重礼仪及细节的民族,因此处理对华事务的态度非常谨慎。他与孔泉会晤,以及亲自阅读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贺电,是因为他知道细节会传回北京。

  中法之间的合作也是讳莫如深的。众所周知自1989年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展开了武器禁运的政策。

  然而法国人并不理会这一政策,依然我行我素对中国出口了很多重要的军工产品,很多武器装备都成为了解放军的制式装备,如红旗7防空导弹、直九直升机、直八直升机等等。

    第八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式经历过海湾战争考验的盟友关系。然而今天沙特还是选择了中国,这说明中国在中东政治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中国和沙特非同一般的政治关系从北京向沙特出口东风3号弹道导弹就可以看出来。

  沙特为何会这样死心塌地跟中国

  沙特阿拉伯这个在伊斯兰世界和国际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一直对共产党掌权的国家采取敌视和制抵的态度。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敬而远之,与台湾方面一直保持良好关系。

  但是一个二次印巴战争和中越战争,全面改变了利雅得对新中国的看法,也为后来的"东风外交"和两国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海局势就“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逐步恶化”。也就是自那时起,中国军力和影响力开始增加

  前几年他的导弹到钟了,限于MTCR无法继续从中国获得。俄罗斯马上过去做推销工作,企图赚他一大笔。从王储阿卜杜拉到国防部长苏尔坦,两位老王爷明确告诉俄国人,不可能从你们那里买。你们是共产党国家!当时就把俄国人的鼻子气歪了,要知道那是2000年以后发生的事情!

  后来人家问说:那中国呢?据估计,这个军港一旦建成,将能停靠4万吨级的战舰。

  在上世纪80年代,沙特曾向中国购买一批射程超过1500公里的东风-3弹道导弹。这批导弹现在还能用么?部署在哪里?通过这组卫星图片,我们可看到东风-3疑似部署在沙特中部山中的一处基地内。该基地规模不小,有两个导弹发射场,以及在山中的专用坑道掩体。

    第九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以色列

  以色列与中国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20世纪初至30年代陆续迁徙到上海的俄国籍犹太人,由于当时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阴霾仍未消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又迫在眉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无情地对当时没有祖国的犹太民族关上了大门。只有远离欧洲7000多英里的中国上海,却因其“自由港”的特殊地位,使近乎绝望的犹太人无须签证就进入上海。

  从1933年到1941年底,上海滩涌入的犹太难民潮规模达到约3万。其中有2•5万人留居下来。众多的难民涌入,给沪上原来的犹太社区出了难题,沙逊名下的产业河滨大楼在1938年时曾是大批犹太难民栖居的主要接待站。哈同生前捐钱为纪念其父而建造的阿哈龙会堂(原址即今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所在地)也成为犹太难民的落脚处。

  1993年10月14日,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拉宾到上海长阳路62号摩西会堂旧址参观,这位两年后遇刺身亡的犹太政治家头戴蓝色小帽,作了虔诚的祈祷。

  他的临别留言简短而又真挚:“在犹太人被纳粹屠杀、驱赶而流浪于世界各地之时,犹太人得到了上海人民的庇护,我和以色列人民及政府从内心深处感谢你们的帮助。”通过这份姗姗来迟的由犹太国家最高行政官员正式写就的书面感谢文件,人们不难掂量出上海在犹太民族的历史天平上所具有的沉重份量。

    第十个倒向中国的美国盟友:荷兰

  中荷于1954年11月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5月升格为大使级。此后双方关系起伏发展。1981年5月,因荷政府批准荷公司售台潜艇,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1984年2月1日,中荷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1989年,荷随同欧共体对我“制裁”,两国关系受到较大影响。1990年10月后,中荷关系逐渐改善。1997年4月,中荷关系因人权问题再次受到影响。

  1997年底,荷改变在涉我人权问题上的立场,中荷关系恢复。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保持稳定发展。

  近几年中荷高层互访主要有:温家宝总理(2004年12月)、回良玉副总理(2007年4月)、贾庆林主席(2011年10月)、吴邦国委员长(2012年5月)访荷;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1999年4月)、一院议长阿尔特斯(2001年4月)、副首相兼经济大臣尤里茨玛(2001年11 月)、首相鲍肯内德(2004年4月、2008年8月、2008年10月、2010年5月)、威廉—亚历山大王储(2005年10月、2007年5月、2008 年8月、2010年5月)、副首相兼经济、农业与创新大臣费尔哈根(2011年5月)、外交大臣罗森塔尔(2012年10月)、外交大臣蒂莫曼斯(2013年6月)访华。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