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在大国博弈间主动作为
镜报 子瞻
今年的中国元首外访从周边起笔。日前家主席习近平又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而就在中国外交深耕周边和大国关系时,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也经历了过山车式戏剧性演变。
仲春时节,中国外交开启密集活动,受到世界关注。今年的中国元首外访从周边起笔,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中国元首出访开篇之作,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的首访。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戴维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时隔10年再次出席纪念苏联伟戴维国战争胜利庆典。
而就在两次出访之间,中美关税战经历过山车式快速发展。先是4月以来,美国政府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随后,在中国正当反制基础上,美方轮番升级关税措施,将对华「对等关税」税率从第一轮的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就在世界关注这场关税战走向之时,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简言之,这次声明发布会后的90天内,中美双方降低的关税幅度均为115%,回到了原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国外交在大国博弈的宏观背景下,展现出战略定力与主动作为。在周边外交层面,通过密集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邻国,既巩固了周边根基,又构建起抵御单边主义冲击的区域屏障。在对俄关系上,中国通过系列元首会晤以实际行动力挺多极化进程,为国际政治格局重构注入稳定力量。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在坚决反制美方单边关税升级的同时,通过谈判机制为大国博弈开辟建设性路径。在外界看来,一系列外交行动展现出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中国外交正走出一条主动塑造的新路径。
元首外访从周边起笔
4月14日至18日,习近平的东南亚三国之行牵动全球目光。从越南到马来西亚再至柬埔寨,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中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亲仁善邻的传统思想,到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中国的「为邻之道」一以贯之。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的传统友谊,正体现了这种「为邻之道」的源远流长。
习近平与往访国领导人共同擘画了命运共同体建设新蓝图。其中,中越提出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中马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中柬将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对此,有国际关系学者评论指出,中方始终将周边国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此次中国与三国关系提质升级,突出高水平、战略性、全天候等,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又一成功实践。
一般而言,元首每年第一次出访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在外界看来,中国国家元首将今年首访选择在东南亚三国意义深远。马来西亚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和现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越南、柬埔寨也是东盟成员国,中国与三国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为地区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从访问成果看,务实合作成果颇具亮点。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不断推进。此次访问越南期间,习近平同越方领导人共同见证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仪式。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期间,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称,双方同意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实施好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促进铁海联运、提升地区互联互通建设。一天后发布的中柬联合声明中称,双方同意发挥中柬铁路合作机制作用,共同制定柬铁路网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合作项目。
在更广阔的背景中,中国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多年来,双方合作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合作典范之一,双方连续多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有分析认为,中国领导人的访问向东盟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超级大国」形象,这与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向全世界展示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分析人士指出,东南亚各国一致同意的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美国,并都致力于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
俄罗斯之行协调大国关系
此次访问俄罗斯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时隔10年再次出席纪念苏联伟戴维国战争胜利庆典。俄方此次以最高规格礼遇接待习近平到访。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在总统办公室同习近平一对一茶叙,并举行小范围、大范围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沟通,交流时长近10小时。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多走动、常来往是中俄关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和普京10多年来40多次会面,先后将对方国家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相互支持对方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放眼大国之交,如此高频率、高水平的互动并不多见。
在此访中,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有分析人士指出,一系列新举措将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实效,如在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巩固成果,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空间,通过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利益融合。
习近平此次访俄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戴维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时隔10年再次出席相关庆典活动。近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增加。铭记苦难的战争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战后和平国际秩序,是2025年的重大主题。在外界看来,中俄两国以此为契机,对外发出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积极声音。
访问期间,中俄再次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强调全面遵守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基本原则,反对滥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俄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亚太局势等问题深入沟通,一致同意推动政治解决各类热点问题。习近平指出,对乌克兰危机,中方倡导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认为应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期待通过对话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
普京高度赞赏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表示愿不设前提开启和谈,希望达成公正、持久的和平协议。普京还表示,加征高关税违背常理,也不合法,只会反噬自身。愿同中方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集团对抗,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关税战暂停前景仍未可知
中美两国在日内瓦宣布暂时降低关税,至少目前将解除过去一个月来两国之间实际上的贸易禁运。一个多月内,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征收了高额关税,然后又暂时取消。中美之间的关税更是经历过山车般变化,美国先是提高对中国的关税,然后进一步提高关税以响应中国的报复,现在又部分降低了这些关税。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本次会谈达成了联合声明,是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希望美方以这次会谈为基础,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共同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对于这一结果,有评论分析指出,中美回到正常经贸谈判轨道。目前中美贸易谈判呈现了以下特点:第一,美国对至少10%的对等关税有一定执念,美英谈判结果同样如此。第二,中国不认可美国按照贸易逆差占比简单测算而滥施关税的行为,但中国愿意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谈判。第三,中美谈判团队在两天内取得重大谈判成果,证明双方在经济全球化方面仍有较多互利共赢的空间。第四,声明中提到,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后续仍可能会有更多谈判成果。
与此同时,从短期来看,中美宣布的休战可能会提供一些急需的明确性。根据这项为期90天的协议,美国将把来自中国的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将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进行类似缩减。但这一降幅足够大,足以让两国之间的贸易在某种程度上恢复。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在未来几周内,随?企业竞相在较低税率生效期间补货,进口将激增。
对投资者来说,该协议还发出了一个信号,表明两国领导人正在寻找一种方式,从过去一个月爆发的全面贸易战中脱身。不过,贸易政策的不断变化,使得人们很难对未来路径作出清晰和明确的判断。有经济学家注意到,部分经济主体也正在试图避免赶在这些关税政策产生影响之前采取行动,「因为这些政策随时可能在某个周末被收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