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智库 | 回归十五年,澳门为什么能成功?
央视智库 | 回归十五年,澳门为什么能成功?
2014-12-14 央视评论 央视新闻
时光飞逝,澳门下个周末就将迎来回归十五周年庆典。15年来,澳门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了解今天的澳门。
澳门为什么能成功?
第一个成功,初步建立特区与中央人民政府、特区与中国内地之间政治上“互信”和“良性互动”之“政治优势”,建立了特区政府和澳门同胞对于中央政府和中国内地“不干预”其内部事务的“高度信任感”,建立了中央政府和中国内地对于特区和特区政府“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高度信任感”。
第二个成功,“一国两制”的“小宪法”——“基本法”在澳门家喻户晓,“澳人治澳”是“爱国者治澳”的观念深入人心。逾60万的各个社会阶层的澳门同胞一心一意地投身“新澳门”以“一国”为前提和基础的“两制”的“优质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个成功,一个“以行政为主导”的、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和管治权威”的“效能政府”在澳门逐步成型、成熟。这也是自“葡人治澳”的“旧澳门”至“澳人治澳”的“新澳门”顺利地实现由“乱”而“治”,并保障实现制度创新、实现“一国两制”建设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基本法的框架下,澳门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保持了较好的协调机制。立法机关对于行政机关给予了积极支持,这使澳门在重大决策的出台上更高效、科学、民主。
第四个成功,“澳人治澳”的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循序渐进”地推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澳门特色的“协商民主型”的“选举文化”。
澳门社会各界清楚地知道,澳门的“民主化”不能以牺牲澳门社会最宝贵的资源——稳定与和谐为代价,不能以把澳门社会由“经济性城市”蜕变为“政治性城市”,不能以“守望相助”的各族群、各社会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发生纷争和分化、分裂为代价。
澳门为什么能发展?
澳门回归后,特区前三届政府的施政重点,都是优先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这也是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特区政府和澳门同胞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第一号的焦点问题”。
15年来,其经济发展有两个显著“亮点”:一是自“恢复性增长”至“发展性增长”;二是“国际化的区域性经济贸易服务平台”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地位或曰发展方向的逐步显现。
博彩旅游业的复苏和全面振兴是澳门经济形势全面回暖的最显著的标志。据统计:澳门入境游客总数,自回归前1999年的744万人次,至回归后2013年的2932万人次,大幅度上扬。博彩毛收入和博彩专营税收入,自回归前1999年的130亿澳门元和48亿澳门元,至回归后2013年的3607亿澳门元和1267亿澳门元 ,呈几何数的倍增。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使游客对澳门恢复了安全感和信心;
中西文化交汇的传统、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和彰化,使游客对澳门的兴趣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博彩;
“内地因素”在澳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积极影响。包括中央政府支持澳门开放航空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部分城市开放澳门“自由行”、“个人游”,使游客的来源加深了宽度和厚度等。
博彩业内部的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开放赌权”,自“垄断性”经营至“自由竞争性”经营,为博彩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也是澳门经济重新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博彩旅游业在整个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独撑半壁江山”的龙头地位,带动了整个经济形势的全面回暖,澳门本地GDP,自回归前连续四年的负增长,至回归后2013年4135亿澳门元。人均GDP,自回归前1999年的117620澳门元(14718美元),至回归后2013年的697502亿澳门元(87306美元),成为亚洲甚至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此外,回归后的澳门经济发展“对内”、“对外”的国际合作、区域合作的空间有两个最主要的纵深面:一个是中国内地,一个是欧盟国家和葡语国家。
澳门与中国内地的“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是澳门与珠海市、澳门与广东省、澳门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以及CEPA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内引外联”、“远交近融”,有一个自近至远、自浅至深、自点至面、自临时性协议至制度性安排的逐步推进过程。
“对外”的国际合作的重心是欧盟国家和葡语国家。澳门与欧盟国家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回归以后,澳门与欧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得以进一步的加强和全面提升。回归以后,中央政府支持特区政府创立了以澳门为中介地的“中葡论坛”,旨在促进中国内地、葡语国家和澳门的共同发展。
未来澳门发展存在的挑战:
同样,在澳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看到的是澳门比较单一的经济结构影响澳门经济的发展动力,导致澳门经济后劲不足。澳门经济发展需要适度多元化。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适度发展,靠博彩业一家独大的垄断式(澳门博彩业的税收占澳门税收总数的86%)经济并不是长久之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