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转型 中资企业如何应变(三)密松之痛——移民
缅甸转型 中资企业如何应变(三)密松之痛——移民
来源:无界新闻 记者:高美
2000多名缅甸村民搬离家园、他们是该项目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在距离密松项目营地约10公里的昂敏达移民村,34岁的吴凯佐拉正忙着在“兄弟”筷子厂内调试设备,他是这家新工厂的厂长。
这是一家由伊江公司(中电投在缅甸的合资企业,负责伊江水电项目的开发)资助的小工厂,工人全部来自因密松项目而搬迁的当地村民。
伊洛瓦底江边远离喧嚣的缅甸人
由于密松项目,出现了两个移民村:昂敏达村和玛丽洋村,共2000多名村民。尽管他们是这个项目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但是他们的声音在一众反对或支持者中最为弱小。受制于落后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这些村民常常被“代言”。他们到底是愿意留在原来的村庄,过着穷苦的日子?还是愿意项目建起来,从而让本地区改观,让自己也有份工作?真实的想法,或许连他们自己都难以说清。
昂敏达移民村的一个院子里,38岁的贾波正坐在那里看孩子。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子,是伊江公司为移民统一建造的。尽管家徒四壁,但与本地常见的茅草屋相比,已经相当不错了。
贾波怀抱着一个尚未学会说话的婴儿,身旁还围着三个个头差不多的孩子。“还有一个18岁的大儿子,在帕敢的玉矿打工。”30多岁的她看起来比本年龄的人要显得苍老得多,“孩子爸爸出去淘金了。”
移民村村民贾波和她的孩子们
搬迁过来后,缅甸政府给每户移民分了2英亩(约合12亩)土地。但贾波说,他们家没有分到地,至于为什么,她也不知道,找过政府,也没有什么说法。
“对于未来有什么想法?”
“不知道。”贾波一脸茫然地回答。密松项目在移民补偿上的标准不算低。营地展板上有一张照片,是被搬迁的村民拿着麻袋来装成摞的补偿款。但是,拆迁补偿款并没有让大部分移民过上好日子。
2011年6月25日,一位密松项目移民在昂敏达移民村领取了28265000缅币(约合16万元人民币)的林地补偿款。
“很多人把钱吃完喝完就没有了,有点头脑的去密支那买了房做点生意,其他的人继续贫困,没有想到这些钱是用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换来的。”负责移民帮扶的密松项目中方工作人员梁粱一直很头疼,“带动他们发展很困难,因为要改变他们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生活习惯。”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密支那的一位协调员也表达了同样的烦恼。“我们计划给当地人奶牛,再给农民牵线找买家,结果农民说,不要。”他无奈地说,缅甸——这个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拥有非常不同的发展观念,“我必须先去影响意见领袖,村民听他们的,不听我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村民都如此。受过大学教育的吴慕克梁在移民村开了一家DVD租借店,生活就相对好一些。他怀念之前的村庄,但也相信时间久了,也可以适应现在的生活。“缅甸需要国外投资,给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他认为。
像贾波那样的村民,伊江公司发放的大米至少可以让他们吃饱饭。从2010年移民搬迁开始,伊江公司每年分三到四次给移民发放大米,迄今已坚持五年。“12月就要发本年最后一次,发一次大米大概要花人民币20万左右。”梁粱向无界新闻记者介绍,一般按照每人每月7.5缅升(约38.5市斤)的标准发放,基本上不愁吃。
2012年6月4日移民村村民领取大米回家
密松项目搁置后,缅甸政府接替伊江公司管理移民村。但一方面,缅甸政府的治理能力非常薄弱,另一方面,移民村距项目营地只有10公里,伊江公司也无法完全置之不管。因此,四年来,对移民的帮扶仍然是密松项目中方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除发放大米外,伊江公司还为村民们翻修了房屋,每家每户修了卫生厕所,免费供水供电,组织义诊。
直接的受益者,对中电投的接纳和认可程度往往较高。在昂敏达移民村学校,有一位高中生模样的女教师,在教室里上物理课。校长葛迪赛邦说,这位老师其实就是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在高考中五科全优,现在学校急缺老师,就让她先过来代课。提到伊江公司,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伊江公司,比如学生去密支那参加高考,要向公司借车;教学楼使用的时间久了,加上有白蚁,就有屋顶漏雨、木头糟掉的情况,跟政府报,说要两三年之后才能修,给伊江公司反映后,他们就翻修了教学楼。”
2013年,伊江公司还设立了奖学金,奖励每年级的前三名和考上大学的学生。这位校长还专门给密支那新闻杂志投了一篇稿,“就写了伊江奖学金的事情。”
“兄弟”筷子厂的厂长吴凯佐拉,同样感谢伊江公司。尽管现在筷子厂只有10个工人,但他希望能够在伊江公司的帮助下慢慢做大,将产品卖到曼德勒去。更重要的,是能够给移民村多提供几个工作机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