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升空。……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5月15日报道,中国给自己设下一个挑战,借助人工智能建造一个约180米高的水电站大坝,材料取自3D打印机,整个过程几乎无需雇用工人。……
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再添利器——“吉祥鸟”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
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 μ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自1921年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今年3月底,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
200余件货物运抵中国空间站!5月10日1时56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运用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4月28日,《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2周年纪念日。……
“NASA可能引发外星人入侵”,俄媒:牛津大学科学家对美国一项计划发出警告“科学家们警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计划)可能会引发外星人入侵。”……
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根据任务计划安排,2022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春暖花开,英雄凯旋。进驻天宫、太空漫步、天宫授课、太空过年……在轨的180多天里,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4月13日,《自然》杂志刊发干细胞领域重大突破——运用化学小分子实现细胞命运的重编程,即将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干细胞。……
我国科学家近日设计出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成功实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