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赵理准:锻造低空精锐突击力量

编辑:香港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6-03-22 11:16:27 共2125人阅读
文章导读 特稿 赵理准:锻造低空精锐突击力量

    陶岚

    赵理准说:「飞行是一种充满挑战的事业,我喜欢飞行。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就应该把打胜仗作为唯一追求!只要部队需要,我就无怨无悔地飞下去!」

    陆航团团长赵理准的宿舍里,总是放?两个包:一个是飞行包,里面装?计算尺、航空地图、飞行手册等作战飞行用品;一个是战备包,里面装?换洗衣服和生活用品。一有情况,他随时可以拎包登机。战友们说,赵团长每天只有两种状态:升空战斗和准备升空。

    「在陆航部队,军事主官既是飞行指挥员,又是飞行教员,更是一线战斗员,其表率作用的发挥对任务完成至关重要。」在解放军某陆航团塔台,正在指挥飞行训练的赵理准说。

    从事飞行34年,赵理准飞行近4000小时零差错,指挥上千场次零失误,执行近百次任务零事故,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这些年,他高质量完成5种机型8个型号直升机的改装,成为全军陆航系统少有的掌握8种以上机型驾驶技术的特级飞行员。

    胜利日阅兵压轴梯队「领头雁」

    「他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虽然从事飞行30多年,但从来没有骄傲自满,始终满怀激情、攻坚克难、超越自我。」和赵理准搭班子已经8年多的某陆航团政委马庆增说。

    今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临近结束时,天安门上空7架某新型运输机呈一字队形精确飞过指定空域,同时喷出鲜艳彩雾,令世人大为赞叹。驾驶长机的,就是赵理准。这是他第3次参加阅兵。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列装该型机仅3天、个人改装飞行不足10小时,就受命参加阅兵训练。对于赵理准来说,50岁还能完成新机型改装,并参加如此重大任务,在全军陆航系统实属少有。

    「只有自己飞行技术精湛,带出的队伍才过硬。驾驭不了新装备,就会失去制胜未来战场的先机!」赵理准说。已经是特级飞行员的他,仍时刻告诫自己:只要从事飞行一天,就不能有一丝一毫懈怠。

    从2007年2月被任命为团长以来,赵理准在不断寻求飞行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勇于面对任务考验,坚持做到高难课目第一个飞、实弹射击第一个打、险重任务第一个上。

    按照大纲规定,团级飞行领导每年飞70小时便达标,赵理准给自己定的标准是100小时以上。每次飞行,他都严格按战术要求实施,力求把每个动作飞到极致、把每种机型的飞行和作战性能运用到最佳。

    2008年,赵理准率领团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到灾区的第三天,他们接到命令:33名技术专家被困深山密林,立即前往救援。

    由于连日降雨,雾霾重重,加上高山峡谷、高压线多、气流紊乱,飞行环境非常恶劣。「在我看来,那天的飞行条件是十分危险的。」和赵理准一同前往的空勤技师、一级军士长穆永厚回忆说。

    「可是,如果没有困难、没有危险,那要我们来干什么?」赵理准对大家说。他带领机组单机进入号称「死亡谷」的茶坪乡大峡谷,一面仔细观察空域环境,一面指挥保持好高度、速度和距离。经过40多分钟的艰难飞行,当直升机降落在地面接上技术专家,「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军人的荣耀」。

    「压力面前不退缩,尽心竭力不懈怠。」这是赵理准最大的特点。2013年,团里一架直升机在飞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导致机毁人亡。虽然后经专家认定这一事故属机械故障,4名飞行人员被评定为烈士,但也给团队建设和官兵士气带来沉重打击。

    飞机失事当晚,赵理准就抱起铺盖,住到牺牲机长的床上,与牺牲飞行员生前所在大队的官兵朝夕相处、共度难关。组织该机型复飞,他逐一登机参加首飞。在他的带动和激励下,全团官兵重新焕发了训练热情。

    赵理准说:「为官避事平生耻,在位就得尽责。扛不了大事、办不了难事、完不成任务,要我们这些领导干什么?」

    始终保持领命出征态势

    从走马上任那天起,赵理准便在陆航部队率先构建综合战备值班系统,团队直升机和地面装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始终按最大出动量准备,始终保持领命出征态势。

    2009年,该团受命转场执行任务,途中将飞越渤海。这是建团以来最远的海上飞行。

    海上航线陌生,气候条件多变,困难可想而知。赵理准带领任务机组详细研究海上气象水文特点,制定20多项应急处置措施后,10余架战机扑向了茫茫天海间。

    航程刚刚过半,天色突然变暗,大雨说来就来。在当时看来,返航是最佳选择。

    「打起仗来还能选天气?飞,往前飞!」赵理准当机立断,指挥机群迅速降低高度,进行超低空海上跟队飞行。经过近1小时飞行,10余架战机穿云而降。

    面对新型作战力量运用的新定位,与其他军兵种协同作战也受到赵理准高度关注。双侧门伞降是未来特种作战兵力投送的重要方式,但组织实施难度大、风险高,稍有偏差就会造成伞兵伤亡和直升机损毁,中国军队尚无开展这一课目的先例。

    2009年,赵理准与特种部队连手攻关这一难题。从理论研究到地面演练,从物到人反复试验,详细计算实施侧门伞降各个风速段最佳飞行高度、航速、间距等数据。经过周密准备,最终一举成功。

    夜间城市道路起降是未来城市争夺战必备技能。2013年9月参加「砺剑-2013」演习,赵理准成功完成了这个难度远超过大纲要求的课目。

    「夜间城市道路起降课目之所以难飞,一方面是空间局促、能见度低、风向多变,飞行环境危险,对技术要求极高;另一方面是没有经验可借鉴,需要飞行员具备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当时负责现地指挥的副参谋长郭勇说,没有过人的胆识,很难完成这个课目。这也印证了赵理准常说的:飞行是勇者的事业,为了打赢既要敢于蔑视危险,更要能够战胜危险。

    近年来,赵理准带领团队攻克了直升机成建制夜间实弹射击、多弹种多目标连续突击、夜间海上飞行等重难点课题,并探索出某新型激光制导导弹在悬停、平飞等多种状态下的攻击模式,在攻坚破难中有效提升了部队实战能力。

    对于飞行部队来说,安全风险时刻存在,组训施训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每次训练,赵理准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从不疏忽任何一个细节,从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团长决不允许有『基本』『估计』『差不多』这样的模糊判断。每次飞行讲评,他都要求重点讲问题,点到具体机组、课目、架次和具体人,不留情面、不走过场。」郭勇说。

    当郭勇还是飞行大队长时,有一次年终考核,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赵理准提醒他再检查一下飞行图囊。考核结束后,赵理准给了郭勇一个低分,这让他很不服气。这时,赵理准才解释了原委:扣分原因是安全养成上不周全。

    原来,郭勇的飞行图囊放得过于靠前,如果是在战斗中,碰上转弯,有可能图囊倾倒,卡住脚蹬,影响飞机操纵。「这说明,团长总是在思考:上了战场会怎样?」郭勇说。

    瞄准明天的战争做好今天的准备

    赵理准的书柜里,摆满了陆航部队建设的各种书刊,案头摆放最多的,是外军陆航部队建设发展最新前沿数据。他清醒地意识到,陆航部队作为一支重要的新型作战力量,必须瞄准明天的战争,做好今天的准备。

    2010年,赵理准远赴土耳其战争学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陆航作战运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让他在敬佩之余产生强烈的危机感。

    回国后,他瞄?信息化建设和一体化联合作战陆航战法研究两个前沿发起冲击,率先在全军陆航系统展开指挥信息系统实践运用,实现情报链、指挥链、打击链交汇连结,编写的《陆航数据链系统作战运用》教材被全军陆航部队采用。

    陆航部队作为一支重要的新型作战力量,正在加速由辅助支持型向主战主用型转变。为锻造能打胜仗的低空精锐突击力量,针对团队组建晚、基础弱、装备新、人才缺等实际,赵理准从难从严砺精兵,部队建设水平和实战能力不断跃升。

    针对联合作战需要,赵理准坚持安排新飞行员到其他兵种单位当兵锻炼,协调飞行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到院校和其他军兵种部队代职。他还采取重要任务强强联合、一般性任务强弱搭配的模式,用简单课目锻炼新手、用稍易课目培养骨干、用难点课目检验能力,加快人才生成速度。

    年轻飞行员王建彬就是受益者之一。通过各种训练和任务磨砺,短短几年,他就成长为优秀射手。2014年实弹打靶,面对首次向实装装甲目标射击的挑战,他一击中的。

    已年满五旬的赵理准,担任团长也是第9个年头了。在全军陆航旅团主官中,这算得上任职较长、年龄较大。不少老战友劝他,该多为自己考虑一下了。看看当年的众多老战友,要么调到总部机关走上更高领导岗位,要么早已去地方航空公司拿高薪,你这么执?卖力图什么呀?

    赵理准说:「飞行是一种充满挑战的事业,我喜欢飞行。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就应该把打胜仗作为唯一追求!只要部队需要,我就无怨无悔地飞下去!」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