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山:特朗普的电话外交

编辑:联合早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6-12-09 10:33:09 共1735人阅读
文章导读 胡逸山:特朗普的电话外交

(特朗普

电话“情节”

无论是处理国内政治或国际事务,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确极为不同凡响。一般美国政客多采用发言人制度,平时由发言人来应对媒体的质询或政敌的抨击,以维持政客相对“高超”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他们顶多是在发表正式演说时,宣布一些新的政见(如尚未当选)或政策(如已在位)。

虽然特朗普也聘有数名发言人,但他更惯常的做法,是直接通过社交媒体(尤其是推特)亲自(至少内容语气显示如此)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这种(未来)国家领袖赤膊上阵迎战政治或战略对手的做法,在好一些国家(如北欧)里早已风行,但在美国政坛应该还是头一遭。

特朗普在这政权过渡时期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出人意表的电话外交活动。通常一名美国候任总统收到来自各友邦的祝贺当然是件好事,但基本上也只是一项外交礼仪形式,过去从未被大事渲染。但特朗普既爽朗又直率,有时甚至流于浮夸的通电言语表达方式,也实在让惯于谨慎行事的外交老手们一时措手不及。

在特朗普当选后不久,基于美国与英国的特殊关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是头几位与特朗普通电的外国领袖。传统上,特朗普应该是在口头上正式邀请英国首相早日来访华盛顿共商世事,但他在谈话中竟然一语带过“如你下趟有来美国的话,尽可来探一探我!”这好像敷衍地邀请普通朋友有空可来家里做客般的轻松。

后来也许是接受了一些劝告,告诉他应以更正式的言语来邀请外国贵宾,特朗普却朝着另一方向“做过头”了。几乎大大小小国家的领袖在与他通电时,大多都收到特朗普早日来访的“盛邀”。其中尤以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通话最为经典。

据巴方所公布的通话记录,曾经(又是在推特上)大力抨击巴国包庇恐怖分子不利美国的特朗普,在话语权几乎肯定由他掌控的通话里,却几乎把谢里夫捧上云端般地赞美、把巴国形容成“特出”的国家,以后美国欲与巴国更紧密地合作等,读起来实在令人讶异。

在中国也极力巩固与巴国的战略与经济关系(如在巴国建港口、造铁路等)之际,特朗普如此即充分而又貌似“不经意”地发挥其商贾擅长“见风转舵”的手腕,以重新拉拢巴国,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这通如此“亲密”的电话,也还是要付出外交代价的,因为在巴国宿敌印度的耳里听来,肯定极为难受。尤以奥巴马政权近些年来大力推动与印度的战略合作,美印的关系虽不至因一道美巴电话而有太负面的影响,但南亚的战略布局此后的走向与变化,也还是值得注意的。

特朗普的另一通引起举世瞩目的电话,当然是接听来自台湾的蔡英文总统的来电。坦白说,我认为这通电话的涵义是形式重于内容的。在那短短十分钟的对话里,特蔡应该不太可能进行过于详细的技术性交流,内容主要也应还是如双方各自公布的内容般,呼吁加强美台之间的经济等领域的联系。

但在象征意义上,这通电话则起码有两个相互有关联的亮点。其一,这是美台之间自30多年前断绝正式外交关系,以及美国尊奉“一个中国”的对华政策以来,第一次如此高层的接触,这势必引起中国大陆的不满。其二是特朗普不可能没预料到中国大陆会因而不满,那为何他还是选择“不可为而为之”呢?

特朗普主要的考量是,在俄罗斯与中国等超级大国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上,美国有无“魄力”(或谓“胆识”)与“底气”继续或重新与彼等“较量”。而在最低成本(特朗普尚未正式上任,所以他与蔡的这通电话虽或引起中国不满,但应尚不至使中美两国就此交恶)的前提下,他要来个“下马威”,展示他可做到前任总统们所不为的“魄力”。

我预测,在未来不久,即便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看起来好像“惺惺相惜”,但也应会对俄罗斯做出类似展现“胆识”的举措。

经济利益

至于特蔡这通电话是否意味着美台关系就此会升级,我则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对推特爱不释手的特朗普,在该通电话闹得满城风雨之际,也出了个推文,谓美国军售台湾好几十亿美元,他接了蔡的电话有何不可。所以,商人本色不变的特朗普,看起来最在意的,也还是美国得以继续售卖武器于台湾,而这一点也是多届美国政府一贯的政策,只是看那军售的武器或多或少、或优或劣而已。

特朗普近日另一针对中国的推文,直接指责后者让货币贬值(导致美国企业难以竞争)、对美国产品征收重税,以及在南中国海修建大规模军事设施。前两项指责可能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一国要令货币贬值,不外就是令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更为庞大,但这一般上是要付出物价腾升的沉重代价。

中国如何可以做到这点而代价又不至于过高,那坦白说是中国的本事,也没人说美国不可如此做。另外,美国当然也可对中国产品征收报复性的关税,但此举肯定会引起美国消费者的不满,所以美国长久以来也不敢为之。至于南中国海军事化这方面,环绕在该海域的周边许多国家也还是有所担忧的,因为航运自由对他们的贸易,还是至关重要。

特朗普的“魄力”已然崭露头角,接下来也应是他认真实践如何重建美国“底气”(尤其是经济)的时候了。

 

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兼任高级研究员、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前政治秘书。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