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十九大前谋稳定

编辑:香港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7-03-16 13:00:15 共1407人阅读
文章导读 神州动态 十九大前谋稳定

刘勤高

有研究人士指出,缺乏改革思维的引领和改革的共识,恐怕才是改革未能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更深层原因。中国改革必须尽快解决缺失改革思维引领的问题,真正在重要领域重大环节上实现大突破,才是至为关键。

新年伊始,中共高层活动的一项既定内容,就是为准备本月(3月)初召开全国「两会」。

今年「两会」虽是一年一度的「例会」,但因为今年即将召开中共十九大,而「两会」往往是中国政治集中释放、透露重大政治信号和信息、领导人展示其执政姿态及意向的场合,所以对今年「两会」切不可等闲视之。今年高层政治即将发生一番大变动,人们会发现或看到哪些政治运作的迹象呢?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首位

近距离接触并观察高层活动的人士指出,今年「两会」中共高层至少会在正确处理中美关系防止发生「颠覆性」动荡、防范经济社会系列性风险的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尽快走出下行轨道、继续深入开展反腐斗争并巩固扩大制度性成果以及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等等这样一些问题上与代表委员们进行磋商交流,而这样一些问题,也正是他们当下执政所要更多面对、政治和社会风险聚集度最高的一些领域。高层从他们所依重的一些官方智库得到的判断和评估称,无论从国内经济下行、政治对立及社会矛盾有所突出和加剧等并非可观的实际状况看,还是?眼当前国际社会「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甚至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各个重大关系面临调整重组的变动趋向,都可以推断2017年将是一个不确定性大量增加、风险与挑战集中爆发的年份。如果再加上在今年中共召开十九大、执政高层人事要作较大调整和变动故而保持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将会有所降低这个因素,那么2017年对执政高层来讲就更是一个极具政治挑战性的年份了。所以,当2017年到来的钟声刚刚敲响之际,中共领导人就向政法系统发出「要把保障和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放在首位」的特殊要求,而春节前后借反腐斗争深入对担任维护国家内部安全任务的武警部队进行人事更换,则更有出于「保障和维护政治安全」方面的迫切考虑。「政治安全」所指称的,当然是权力更迭、政权更换这个层次上的问题。来自高层内部的一个说法是,执政高层对政治安全问题的特别警惕和关注,是他们认识到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性作出的「第一反应」。国内和国际的困难因素多,造成的执政压力大,当然会对「政治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支柱是稳定的基本依靠

接近高层的人士指出,多年来,中国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基本依靠三大支柱,一是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一是中美关系的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和矛盾冲突的有效管控,再就是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动力、支撑的改革。

持续较快经济增长,为执政者提供执政合法性和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及资源;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则为中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和平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和人类文明共同进程不断打开和创造新的途径,使执政党由此获得和具有了全新而现代的政治文明视野,提升了执政能力,避免了落入执政形象被国际社会文明主流所唾弃、执政合法性被国际舆论所侵蚀破坏的陷阱;而改革,不但大大的推动发展和对外开放,它还为执政党打造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启动了它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能力,大大巩固了它的执政之基。这三大支柱在执政党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项的荣枯进退,都会牵动制衡其他各项,共同对执政党所竭力维系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关键性影响。

近30多年来中共召开过6次全会,进行过三次高层权力交接,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是,凡是在上述「三大支柱」比较坚实、相互支撑促进比较有力的时候,都是上述「三大支柱」比较坚实、相互支撑促进比较协调有力的时候;反之,「三大支柱」动荡摇摆,相互间支离疏落,中共全会召开和高层权力交接就必然发生异动和不测,政治和社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人们看到,自中共十六大之后,受传统意识形态和特殊利益阶层形成和固化的影响,本来就已缺失政体改革、只剩少许经济改革内容的中国改革进程变得更加虚弱和迟滞,其最典型的标志性现象,就是「国进民退」。两个以最高行政当局名义颁发的促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36条」,全都无疾而终,形同两张废纸,而国企「做大做强」却势不可挡,针对国企弊端开展的改革全部停止或搁置,政府主导和控制的大资金、大项目、大开发几乎全入国企「彀」中,它们尽享各种政策优惠,利用多种方式「攻城略地」,几乎占据市场的所有赢利空间,迫使大量民营中小企业纷纷退出。与此同时,压制、排斥改革呼声阻遏?对改革道路的探索及讨论。这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机能造成挫伤。到2010年,经过「四万亿」的、全由政府主导国企参与的「大投资刺激大增长」的两年狂欢,经济增长再也没有了那种一路坚挺向上的势头,而是开始了它长达数年直至今日都尚未见底的「下行」期。  

与改革停滞、经济下行同时发生的,是中美关系的起伏跌荡及对外开放的层层波折,中美间共同利益的增加和合作领域的拓展都出现减少、弱化的明显迹象,而相互间发生磨擦冲撞的频率却在增加,产生矛盾的范围不断扩大。

改革、发展、开放「三大支柱」的上述状况,当然无法为政治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中共十八大前夕,经济下行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腐败横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改革停滞中断使传统政体固有的内部权力争斗和外部官民对立更为激化,而对外开放的冲荡波折,则使中国的外部压力变为利用中国内部矛盾和裂变形成阻挡中国发展进步的破坏性力量。于是,内外夹击之势形成,便有了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和郭伯雄、徐才厚军中贪腐等等。这种种乱象产生了极大破坏性力量,自上而下延及,强烈冲击了中国政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更给当时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和高层权力的交接造成重大障碍,带来巨大风险。

今年「两会」议题将颇有看点

现在,又一次中共全代会即将召开,支撑和保障中国政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三大支柱」的状况,是否较之以往有所改变呢?关注高层执政行为的观察人士认为,从总体形势上看,目前还不能作更为乐观的评价。中共十八大后,本届执政高层在经济的「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转方式」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作了巨大努力,也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和进取。但是经济下行的趋势尚未改变,推动经济走上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的新体制、新技术和新动能新产业还未真正建立和出现,经济下行对经济、政治、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没有得到更多缓解,所以经济发展对政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支撑保障作用,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

今年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局面相当严峻,地方债务高悬、人民币汇率走低、外贸萎缩、通胀抬头、就业下滑、外资撤离、民资外流等等都存在极大风险隐患,中美间若爆发贸易战就更是「雪上加霜」,双方利益受损。中共高层对今年经济工作提出的指导原则是「稳中求进」。针对这种状况,有咨政人士向高层建言,2017年与其枉费物力财力保一个多大比例的经济增长,不如让出「保增长」的空间,牺牲若干个点的经济增长,政府进行减税简政裁员,财政不动或少动「大项目」、「大工程」,政府不搞或少搞「产业政策」,集中力量打造新体制新环境,动员和吸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性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出清出尽过剩产能、库存和「僵尸企业」,开放被垄断的资源和产业领域,让被封闭占有、低效使用的资源充分向竞争高效的产业和企业流动集结;与此同时,政府拿出重金、使出重力改善民生,大幅度提升全民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的福利保障水平,提高低保和贫困人口的救助待遇,真正扭转全民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民众长期处于「福利亏损」的状况等等。用这些方式和办法,为重振经济奠定崭新而坚实的基础,来提高和增强经济对政治、社会稳定与秩序的支撑保障作用。这个建言的思路和提出的办法,可能对完善和改进执政高层提出的经济指导方针不无裨益。今年「两会」在此议题上高层与代表委员的交流,将颇有看点。

稳定的中美关系意义重大

解决中美关系、对外开放上存在的问题则比较麻烦。当前的中美关系,正在使得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不利于中国发展、不利于其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转变,非常令人担忧。而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伊始就在堪称中美关系基石的「一中原则」上有失分寸,就更让人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平添几多忧虑。

观察和研究中美关系并为执政高层提供咨询参考意见的人士指出,经过数十年的打造、磨合、调试和发展,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大大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互利共赢的空间扩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愈益形成。中美关系发展的这段佳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国内取得的巨大成功相得益彰,也正是中美关系发展,为中国对外开放所形成的「开放倒逼改革」,提供了有效运转的最佳管道。所以,只有从执政党实施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行为中,才能解读中美关系发展的内在「密码」。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把中美关系的发展或变动,当作观察中国是否坚持改革开放方针的一个重要窗口,还是很靠谱的。

中美两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价值信仰及追求差异极大的大国,本来可以有无数个理由和借口、找到和利用无数个机会展开厮杀争斗。然而这一切竟然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他们却在文明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中,结成如此文明良善和平(尽管不无矛盾和磨擦)的大国关系,给两国人民和人类世界创造了巨大福祉带来了持久和平,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堪称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文明奇观!

然而令人痛心的事情毕竟还是发生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财富转移利益分享的失衡和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和世界经济落入新一轮衰退风潮,整个世界的动荡和各种矛盾冲突都在扩大和增加,而中美间也龃龉频生,冲突不断,甚至险情都已出现在对方视为「核心利益」的领域,中美关系趋向恶化的迹象相当突出和明显,出现了许多出人意外、未曾遭遇过的不祥动向。特朗普政府的上台,因其多有堪称怪异反常的政策动作,更增加了中美关系走向的不确定性,给避免冲突、管控分歧改善中美关系的努力蒙上阴影。熟悉高层情况的人士透露,在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高层担心中美关系的裂痕加大加深,担心与良好中美关系相联系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形势,会因中美关系的变化而出现大的逆转和倒退。因此,他们要求用多种手段,打通多种管道,利用多方面关系,尽快了解和摸清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的新变化、新方向和新举措,有针对性地作出我们的应对预案和相应准备,尽最大努力消除分歧,化解矛盾,缓解冲突,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在特朗普政府没有正式表态和采取行动前,要冷静观察,谋定而后动;在与美关系的敏感领域和问题上,不作刺激性动作;在必要情况下,?眼中美关系改善的大局,不在一些局部和暂时利益上锱珠必较等等。凡此种种,可见执政高层对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久前,特朗普政府终于就坚持「一中原则」、发展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作出正式表态,两国领导首次打电话沟通,中美关系出现转机。中共执政高层谋求改善和增进中美关系的努力得到了初步成效。

让改革红利惠及方方面面

中共领导人在不久前的一次外出活动中对随行人员讲,十九大前要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首要的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改革举措的真正落实,让改革的成效和红利惠及方方面面,提高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水平。这位随行人员称,本届执政的领导层创下许多执政成就,最突出的是推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大力开展反腐斗争「老虎、苍蝇一齐打」,有力扭转了党员干部大面积滑向腐败的危险形势,成效显著;另一件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方案和举措都制定完备,投入实施,打下了大框架的「四梁八柱」,进展值得肯定。但是大量改革举措的落实却未尽如人意,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还未得到更多实惠,缺乏「获得感」,改革支撑和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的巨大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对此,中共领导人是不满意的。在中央高层的「民主生活会」上,中共领导专门就此问题作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提出一定要在今年改变上述状况。春节过后,中央「深改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共领导人就提出各地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是亲自抓改革,抓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抓改革举措的落实。由此可见,中共高层今年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摆上了他们治国理政的更突出位置。这是个正确安排。

中共领导人对改革状况的看法是准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已有三年多,但在许多重要领域,改革并未取得人们预期的成效。在相当大范围里,党政干部对改革事务无热情,不积极,不作为,改革举措不落实,被认为是改革成效不大、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一些改革的研究人士指出,缺乏改革思维的引领和改革的共识,恐怕才是改革未能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更深层原因。许多人误以为这一轮改革即有执政高层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又有各个执政部门拟定提交的行动「路线图」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取得改革成功不是指日可待吗?然而改革实践证明,「顶层设计」及「路线图」之类,绝对不能替代由解放思想、开放言论才能形成的改革思维和共识对推进改革的独特功能。「顶层设计」可以确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但是目标、任务都属于未完成、待实现的事物,改革不会从这些事物上得到诸如行动方向、价值判断、路径识别、力量动员、利益协调等等这些具体实践所需要的一切,这些改革实践的要件,绝大多数只能由解放思想形成的改革思维和共识来提供。解放思想环节的缺失,导致改革缺少改革思维的引领和改革共识的支撑,不但造成了改革没有大作为大成果的局面,更引发了「老路」、「邪路」的泛滥和回潮,大大增加了执政者谋求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难度。

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的事情无不提醒执政者:中国改革必须尽快解决缺失改革思维引领的问题;如果不能让解放思想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牢牢占领和统御国家治理的全部领域,中国重回老路的危险极大!要为中共十九大顺利召开提供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和秩序,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真正在重要领域重大环节上实现大突破,才是至为关键。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