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第六次核试后 朝核卒子已过河

编辑:孙兴杰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7-09-05 11:30:37 共1717人阅读
文章导读 孙兴杰:第六次核试后 朝核卒子已过河

孙兴杰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

地震了!坐在书房看书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一两分钟之后,中国地震台就发布了有关地震的消息,震源深度0千米,检测的地点与朝鲜第五次核试验几乎没有差别。

朝鲜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这样的结果并无意外,但是真的来临之后,也让国际社会放下了所有的期待。

朝核,已经是过河的卒子,金正恩宣布朝鲜已拥有了可以装载于远程导弹的氢弹。 朝鲜对世界主要大国构成了实际的核威慑力。

从1994年以来的朝核问题,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鲜最终以核武器实现以小博大,不仅改变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也扭转了东北亚的安全局势,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将因朝核而“再冷战化”。

金正恩上台不到六年,就在核武器和远程导弹两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基本放弃了其父金正日时期核导开发与外交周旋并行的政策, 而是以有限的经济改革支撑朝鲜的核导开发,几乎是在与国际社会为敌的情况下实现了核导能力的突破。金正恩的核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协调与大国治理存在的巨大的漏洞。

核武器是二战以来大国和平的基石,联合国五常是合法的核俱乐部成员,而朝鲜打破了这样的格局,其冲击要比印巴核试验更甚,因为朝鲜的核武指向的并不是韩国,而是针对美国等大国,如果印巴的核试验是相互斗剑的“地方性”事件,朝鲜的核武化则是全球性事件,朝鲜核武已经内嵌到了大国政治之中,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国政治的游戏。

第六次核试验之后,围绕朝核展开的博弈都需要重新审视,无核化已经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而和平,基本是建立在朝鲜拥核基础上的和平,无核化与和平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平去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假以时日,后人可能需要研究朝鲜何以在重重限制和制裁之下,获得了核武器这一终极武器。

而现在需要现实地看待和应对第六次核试验之后的朝鲜,在各国紧密磋商的间隙,蓦然发现小卒已经过河,这几乎成为朝核问题最好的隐喻。

过河的卒子不后退,现在要通过和平谈判让朝鲜放弃核武器几无可能。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意志,虽然联合国每次都通过了空前严厉的制裁,但是经济制裁和朝鲜的核武器,是两条平行线,战略的问题无法用经济制裁来解决,与此同时,当各个大国在棋盘上纵横捭阖的时候,朝鲜在不停地向前拱,即便已经到了河边,大国还是没有足够的共识将朝鲜推回去。

就如同拿破仑战争之后建立的大国协调机制,不过维持了十多年,大国治理永远难以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核武器之于朝鲜就是生命线和护身符,已经是金氏家族自我神化的理由。

过河的卒子,横竖都行。有了核武器作为筹码,朝鲜的安全空间和外交空间也是极大地扩展了。核武器是一个水晶球,二战结束之后,核武器没有被用到战争中,而核武国家之间没有发生过战争,朝鲜国力难以与美国比拼,但是拿着核武器可以威慑美国,这也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根本原因。

金正恩在过去几年中基本放弃外交政策,但将朝鲜自己变成了东北亚外交的中心,看看金正恩登上头条的频率就可以看到,虽然他没有走出朝鲜,但是全世界都关注他,因为他破坏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从今年7月份进行远程导弹发射之后,金正恩加速了“过河”的速度,拿着核武器,朝鲜更加有恃无恐。而韩国已经开始担心,朝鲜的核武器用来逼退美国,最终以武力实现半岛统一,朝鲜进行的远程导弹的发射,也是在考验美国对韩国、日本安全承诺的可信度。

拥核之后朝鲜的行为更加不确定,恰恰不确定性给朝鲜超出其国力的权力。朝鲜以核武器为杀手锏,在朝鲜选定的“时机”进行核武器,一方面免遭大国的惩罚,无论是在美国国庆日之前,还是选择在多边峰会开幕,朝鲜一直在“暗处”,朝鲜的核导活动就是各大国难以预防的“暗箭”。

另一方面,通过核导活动在大国之间打入楔子,朝鲜事实上成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操盘手,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一直是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拥趸核实践者。

朝鲜被认为是冷战的活化石,第六次核试验之后,化石活了。冷战最大的特征是在核威慑之下的阵营对垒,不仅有地缘政治的对抗,也有意识形态的对立。

朝鲜一直没有从冷战中走出来,毋宁说,朝鲜一直是冷战的获益者。有了可信的核威慑力之后,朝鲜有可能将冷战的逻辑强加于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冷战在亚太地区逐渐落幕,中美合作打破了冷战的阵营壁垒。而现在朝鲜的核武器不仅是自身安全的铠甲,也是大国合作的障碍,如果阵营化的逻辑蔓延开来,无疑会扭转过去30多年来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使地缘政治的逻辑压倒地缘经济合作的逻辑。过河的卒子,防不胜防,因为它可能斩帅夺旗。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