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对缅施压无益于解决「罗兴亚人」问题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7-09-19 16:15:19 共1699人阅读
文章导读 过度对缅施压无益于解决「罗兴亚人」问题

林锡星  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8月25日,罗兴亚救世军(ARSA)袭击了缅甸30余座边防警局后,招致缅甸安全部队大规模的反击与清剿,当地暴力冲突不断,导致大量罗兴亚难民逃亡孟加拉国国。根据联合国的数字统计,有近40 万穆斯林(逊尼派)罗兴亚人逃离了这个缅甸罗兴亚人居住的邦,越境涌入孟加拉国国。

据《缅甸之光》报9月16日报导,自ARSA恐怖分子于8月25日发动攻击后,茂都、布帝洞(Buthidaung)、耶德当(Rathedaung)三个县区内,孟加拉国裔人居住的471个村庄中,有176个村庄的民众逃得一个都不剩,而部分逃亡的村庄则有34村。逃亡的村庄可能大都是偷渡者。每当政府军查身份证时,他们就逃回孟加拉。

目前,罗兴亚救世军已经通过推特宣布,从10日起单方面停火一个月,并呼吁缅甸政府军也放下武器,让救援组织得以运送人道物资。不过这个单方面停火声明尚未获得缅甸政府回应。缅甸早已宣布不会与恐怖分子谈判。

2016年4月28日,数百名缅甸群众和僧侣在仰光的美国大使馆前集会游行,抗议美国在此前的一份官方声明中使用了「罗兴亚人」(Rohingya)这个称谓。示威人群手持的标语上写着:「停止使用'罗兴亚人'这个词」,「如果美国大使馆继续使用这个词,就请滚出缅甸」。

由于缅方不接受媒体称若开地区的这些穆斯林为「罗兴亚」,也不承认他们是缅甸的一个民族,因而在对该人群的称呼及有关报道的问题上,缅甸私营媒体 SKYNET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未能达成协议,从本月初开始SKYNET就停止了转播BBC的节目,对于此事,BBC 负责人称他们要对自己的观众负责和遵守自己的原则,无法接受缅方的要求,只好停止了在缅方电视台的传播。

对于BBC和VOA 之类的西方媒体和某些国家政治人物对若开事件的片面的报道和上传不真实的图片,缅甸网民和领导人昂山素季已一一作了反驳,称这些媒体只播放和上传涉及军方的行动,却只字不提恐怖分子滥杀当地的无辜群众,其目的是想把他们从这些地方赶走,强占他们的土地,这是任何政府都无法接受的……军方清扫武装恐怖分子的阵营时缴获大批食品,有些还有贴有联合国组织的标志;政府保安部门的哨所被围攻时,有证据显示国际NGO人员也参与其中,这足以表明,此次的若开事件是西方有些组织和外国势力有计划实施的阴谋活动。

关于罗兴亚人的来源及历史问题,目前存在很大的争议,他们的背景、立场、观点均不同,它们分别是:罗兴亚相关组织、学者;缅甸政府、佛教组织;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一些国际学者。今天的罗兴亚人就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他们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穆斯林派系,最大一派罗兴亚(Rohingya)派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于七世纪开始定居在纳弗河一带;另一派是卡曼齐派(Kamanchi),其祖先大部分为商人,于十八世纪末跟随莫卧尔亲王抵缅定居;第三派是由孟加拉国吉大港农民和渔民组成,于数十年前移居缅甸。

在吴努议会政府时期,为了拉选票,一度对「罗兴亚人」很宽容。缅甸军政府于1961年7月18日刊发的杂志《缅甸国防》(Tatmadaw)曾提到「罗兴亚」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它的存在不应该被忽视。”

2014年4月28日的游行示威事件后,民盟发言人吴年温的表态更是说明,缅甸政府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对待孟加拉国穆斯林的政策。这恐怕不仅仅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所有的缅甸政府官员、学者、商人、宗教人士、在野党派人士,无不对这个问题采取着一致的立场。

随着印巴分裂和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建国等事件的发生,孟加拉国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欲振乏力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孟加拉国难民逃进若开邦,进而蔓延到缅甸内陆。

据法国远东学院学者雷德在其论文中披露,1975年(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分离后不久),时任英国驻缅甸大使馆官员奥布莱恩在使馆的内部档案中记录道:「时任孟加拉国驻缅甸大使凯瑟承认,逾50万的孟加拉国人越境者进入了若开邦,而缅甸政府有权拒绝他们。」

缅甸最后一次大规模驱逐罗兴亚人事件发生在1978年。当年3月17日,缅甸发动了一场代号为Naga Min的调查移民紧急行动。一个月内有20万难民逃往孟加拉国国。这起事件的根源在于穆斯林反政府分子在罗兴亚居民和在穆斯林占统治地位的地区煽动「解放运动」。罗兴亚穆斯林独立运动(Mujahid)领导人穆罕默德•扎菲尔在同《达卡周刊》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他们的唯一目标是争取解放。在若开地区,穆斯林要求独立的解放运动起源于1950年。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边界城镇茂都和布帝洞。

缅甸政府在若开邦检查身份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统计该地区非法移民的数量,但这样做显然有助于发现和清除叛乱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因为,穆斯林叛乱分子在他们的同情者中找到了安全的避风港,他们在共同的边界上来去自如,逃避检查。缅甸政府对非法移民的不断增加尤为担心,前内政部长盛伦(Sein Lwin)准将(后来当总统)在1981年说:「如果我们的移民官员为了一点小便宜就继续让非法移民进来并发给他们公民证,缅甸就不可能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而它的原住民便会被吞没,成为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针对缅甸若开邦的严峻形势,中国一如既往地支持缅甸。9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应该支持缅方为维护国家发展稳定所做的努力,应该为妥善解决若开邦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9月13日,中国驻缅大使洪亮更是态度鲜明的说:「我们强烈支持缅甸安全部队打击极端恐怖分子以及政府向民众提供支持」。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现在美国普遍的观点认为,制裁政策的效果是负面的,严重制约了缅甸的正常发展。

白宫与国务院的态度不太一样:白宫针对此次若开邦冲突发表的声明态度较为强硬,相比之下,美国国务院职业外交官的表态更加温和。

昂山素季本人则声称:「不愿成为全民公敌。」

无论如何,罗兴亚难民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缅甸内部的问题,而是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种族、人权问题。摆在昂山素季等缅甸政府面前的是,如果不妥善处理,若开内部可能会陷入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但缅甸靠自身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新的「缅甸公民法」,把公民分成3个等级,即持粉红卡的「真正公民」、持蓝卡的「客籍公民」和持绿卡的「准公民」,试图一揽子解决罗兴亚人的问题,但效果欠佳,即使有些人领到身份证也是白色的临时身份证,有别于普通缅甸公民携带的粉红色身份证,并被严厉隔离,限制生育。

有外界评论说1982年的缅甸公民法不符合国际准则,2013年11月27日,缅甸联邦议员民族民主党吴登纽U.Thein Nyunt 在针对联合国缅甸人权代表要求缅甸修改1982年「缅甸公民法」给予罗兴亚人缅甸公民身份时宣称:「要坚决捍卫1982年公民法,不能修改该条款。」

最近缅甸当局仍坚持一贯立场:在缅甸的135种原住民当中没有罗兴亚族,希望其它国家能吸收他们。

在2012年6月若开发生恐怖事件后前总统登盛讲过:「缅甸没有罗兴亚人,第三国若想要愿意送与,若无人想要,就开设难民营靠联合国援助养起来,我们不能用国家财政养他们。」 这话获得缅甸僧侣和民众的赞赏。

据仰光3月17日电:缅甸政府3月16日晚对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领导的若开邦事务顾问委员会发布的中期调查报告表示欢迎,并相信报告提议会对当地民族和解产生积极影响。但联合国人权办公室2月3日发表了一份新的关于缅甸罗兴亚人人权状况的报告。联合国人权调查员1月在孟加拉国国和缅甸边境的8个地点对204名受害者进行私密采访,并撰写了这份人权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缅甸对罗兴亚穆斯林进行4个月军事镇压,很可能造成数百人丧命。该调查任务负责人阿维德松(Linnea Arvidsson)表示,人权遭到侵犯的罗兴亚人数量之多让人触目惊心。最近缅甸与联合国负责缅甸人权事务专员Dr. Yanghee Lee的关系非常紧张。Yanghee Lee抱怨调查行动受到诸多限制,而缅甸政府则对Yanghee Lee的人权报告深表遗憾。有议论认为,昂山素季已经与军方同质化,但昂山素季在资政部设立周年庆祝大会上致词时宣称,国家利益最重要,不随大流、哗众取宠。

所谓「罗兴亚难民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贫穷问题,在该地区没有一个像德国那样有份量的国家,远在千里外的声援者很有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再怎么说也比孟加拉国和缅甸强,单靠对缅施压是不能解决「罗兴亚人」问题的,要把全部包袱丢给缅甸也不太公道,是否通过认真的甄别,让一部分人按照1982年,奈温政府颁布的「缅甸公民法」,进行归化;按照从那里来回那里去的原则,孟加拉国国接受一部分遣返回国;其他一些国家接受一部分。

缅甸有大量的华人和印度人,缅甸也没有把他们当作原住民。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