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中国外交新气象

编辑: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01-08 09:53:21 共1506人阅读
文章导读 神州动态:中国外交新气象

来源:镜报 葛夫

十九大后中国外交主客场齐头并进,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专家指,邓小平当年所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如今只剩下后半句,这既是国力使然,也与习近平本人所推崇的奋发有为的外交理念有关。具体而言,中国外交有两大新迹象值得关注:其一,中国外交从过去单纯重视大国关系转向更加重视周边关系;其二,中国外交开始重视外交价值观的输出,这是一个历史性变化。

中共十九大闭幕之后,中国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即渐次铺开,可谓主客场齐头并进,亚洲、欧洲、美洲等全方位接触,大国、发展中国家、周边、多边外交全面拓展,政治、经济、文化、党际等多领域丰收。2018年外交五大主线也已清晰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示出新气象、新作为。

专家指,中国外交已由守转攻,更加奋发有为,其中有两大新变化尤其引人关注:其一,中国外交已从重视「远交」转向「近交」,周边外交料成未来中国外交重点;其二,中国外交开始重视输出价值观,这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标志之一。

十九大后中国外交精彩开局

近一段时间,从接待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到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北京会晤;从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到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在多边框架下同东盟领导人进行集体对话……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密集展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气象、新作为,实现了十九大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彩开局。

无疑,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访,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富裕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之后的首度交往,必然牵动世界的神经。此次访问,中美在国际、地区和两国之间诸多问题上达成了很多一致,两天签了2535亿美元的经贸大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国元首在故宫的茶叙,让世界最强国之总统,领略了古老中国5000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中华「和」文化,也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大国外交的文化外交和首脑外交。

十九大后,习近平5天时间、近40场双多边活动的第一次出访,行程中的每一步也都被世界注目。首先是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压轴」主旨演讲——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字里行间,清晰地勾画出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时事评论员贾合祥认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发展态势,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更加鲜明,再次印证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媒体将习近平主席十九大后第一次出访归纳为四个特殊,即:特殊安排、特殊情谊、特殊意义、特殊情怀,就是对此的最好说明,也说明中国大国外交势不可挡,正在走向世界大舞台的中央,说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得人心,是新时代的「五项和平原则」,此将成为中国大国外交的基本遵守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引领。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袁鹏指出,十九大之后的中国外交呈现出新时代的新气象,更加自信,内政和外交更加紧密联结在一起。新时代中国外交既要服务于国内未来发展,同时也要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今后要在全球治理、区域治理、对外援助等各方面发挥出中国独特作用。

2018年中国外交五大主线

2017年,中国外交亮点频频,备受世人关注。2018年的外交工作要怎么做?有哪些「大动作」? 外交部长王毅在2017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提前勾勒了2018年中国外交的五大主线。

王毅指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构建」概括了中国外交今后努力的总目标。

王毅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要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其核心内涵,一是相互尊重,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二是公平正义,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维护各国正当合法权益。三是合作共赢,摒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倡导互利互惠的新思路。

对于2018年的中国外交,王毅指出,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也需要呈现新气象,展示新作为,体现新担当。他说,2018年的中国外交将从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中国外交必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营造更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坚实的外部助力。与此同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应当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心系全球,兼济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应有的大国作用。具体来说,将有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王毅表示,中国已同100多个不同类型国家建立起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超越了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为各国探索相处之道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伙伴关系含金量,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创造条件,增添动力。

二、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将制定「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办好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两大面向周边的主场外交,凝聚守望相助的地区共识。坚持落实《宣言》和「准则」磋商「双轮驱动」,维护南海稳定,推动海上合作。王毅透露,中国还将继续用好中非、中拉、中阿之间建立的合作平台,主办好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盛会,把「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2063年议程更紧密对接,让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中非全方位合作。还将办好同拉美、阿拉伯国家分别举行的部长级论坛。

三、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互利合作造福世界各国。王毅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起,脚踏实地加油干,实施好首届高峰论坛成果,建设好论坛后续机制,开好重点领域部长级会议,为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做好准备。中国愿以骨干通道和关键节点上的大项目为重点,取得更多惠及民生的早期收获,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动力转换、提质升级。

四、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世界稳定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王毅强调,中国愿意参与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性介入方式。当前,朝鲜半岛形势深陷恶性循环,前景不容乐观。但和平的希望仍未湮灭,谈判的前景依然存在,动武的选择绝不可接受。各方应认真考虑中方的「双暂停」倡议,先把半岛局势从目前的「对抗黑洞」中拉出来,为重启对话谈判创造必要条件。王毅还透露,中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长预定在北京举行首次三方外长会,就阿富汗和解重建、改善阿巴关系、开展三方合作展开探讨。我们还将继续发挥斡旋作用,推动缅甸若开邦问题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五、进一步贴近国情和人民需求,加大服务国内发展和保护海外利益力度。王毅透露,2018年,外交部将以「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办好更多地方省区市的全球推介,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2022年冬奥委会等战略部署,为各地扩大开放搭建高层次平台。我们还将发挥外交资源优势,为国内改革发展提供「定制信息服务」。

「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领事保护制度改革,完善12308微信版,让外交领事服务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我们将探索构建海外中国平安体系,编织中国公民和企业在海外的可靠安全网络。」王毅说。

外交重点或转向「近交」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坚持以大国关系为首要,非常注重大国关系,注重中美、中欧、中日、中俄关系。今天,大国关系依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近年来真正给中国造成麻烦的却都是周边关系,例如中印洞朗危机、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越中菲等的南海纷争、朝核危机、中韩萨德危机等等。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柯隆为此分析称,北京应该很好地反省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战略了。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其外交的主线可能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对付美国和俄国这些大国上,所以,中国的大国外交是有值得圈圈点点的成绩的,但是,在周边外交方面,应该说中国的外交往往失算,显得很被动。缺乏战略性的外交必然使自己被动。

例如中印关系,这两个相邻国家的双边关系被专家认为是最危险的,印度不仅仅把中国视为竞争者,有的时候更像是在对待一个敌人。而相比而言更强大的中国,却疏忽了印度的敌意。

然而这一次,中国在洞朗地区的系统性疏忽导致底线失守,被迫调动庞大的军事与外交资源捍卫主权,相当于「将刀架在印度脖子上」,才吓退对方,但付出了巨大成本,包括国家权威资源的流失。中国经不起几次这样的疏忽。

中国官方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周边外交的重要性。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指出,十八大以前,「大国外交」的妥善处理,比如中美的稳定,曾为中国外交带来全局性的好处。但自钓鱼岛之争后,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多体现在周边,甚至出现了大国关系问题和周边关系问题相交织的局面。例如,当中国与美国在周边的博弈中处于下风的时候,周边其他国家也倾向于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凌胜利认为,周边外交将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头戏」。他分析,在2035年之前,周边地区依然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周边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这一点基本不会改变,这是由中国自身的实力限制和世界大国对于亚太地区的持续关注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中国「周边」的概念也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扩展了内涵。

凌胜利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升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的地位,而周边地区无疑是这些理念和举措的重要试验场。新时期的周边战略要以大国关系和周边安全作为攻坚克难的两大核心议题,也要促进大国与小国和谐共处,推动周边战略从「积蓄实力」向「构建权威」转变,从而助推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实现。在大国和小国关系问题上,要解决周边国家对中国「敬而不亲」、在大国间「左右逢源」甚至是「远交近攻」的问题。

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就外交层面而言,面向2035年,中国的周边战略将有何新取向?凌胜利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从外交总体布局来看,2035年前周边地区仍居首要地位。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来看,中国将由「总量大国」转变为「质量强国」,由「地区强国」转变为「世界强国」。在这双重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战略关注点也将由周边地区向更大范围拓展。

第二,促进大国战略关系稳定依然是周边战略的基础。大国关系在未来15—20年依然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影响因素。美日俄印是影响中国周边外交的四个重要大国,中美日俄印五个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成为塑造亚太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随?亚太地区在全球战略中地位的上升,大国在亚太地区的竞争与合作也趋向激烈,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国的周边环境。中国的周边外交必须重视大国关系的影响,将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相统筹。

第三,补强周边安全短板是周边战略的关键。对于未来的周边外交而言,提升中国对周边安全影响力、改善周边安全环境将成为攻坚克难的重任。目前,中国周边地区安全问题复杂,历史与现实纠缠、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中国需要加强周边安全的统筹,构建整体性的周边安全战略。

第四,处理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是周边战略的「晴雨表」。中国实力的增强并不能带来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自动改善,周边国家目前对中国大多采取一种欢迎与警戒并存的态度:一方面积极搭乘中国经济增长快车;另一方面在安全上对中国有所担忧。如何解决周边国家「近而不亲」应成为未来周边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外交开始输出价值观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中国尚不具备输出思想和价值观的条件,那么今天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到了可以和需要输出思想和价值观的时候,因为大国崛起也必然是话语权的崛起。

习近平在谈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时也曾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可见,习本人对中国价值观的输出高度重视,已经将其上升至国家层面。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最近一两年,包括习本人在内的中国领导人及外交官,在世界各种主流场合高调地宣讲中国的外交价值观,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台湾《旺报》近日报道称,中共十九大后,大陆涉外人士透露,除一般高层交往等外事活动外,推销中国思维与模式的「价值外交」,将成为中国外交工作新重点。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认为,习时代虽再次推动向国外输出价值,但更多强调的是「软实力」输出,像是文化、思想等方面。他认为,今后扮演政党外交的中联部、主掌对外宣传的中宣部等,角色只会更加吃重,而11月30日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就是中国「价值外交」推动的重要起手式。

中国外交开始谋求输出价值观,一方面有其国力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也与其日渐自信的外交理念有关。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不久前在《学习时报》上撰文高度赞扬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作用,称它超越了西方300多年来的国际关系理论。王毅的文章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涵归纳为6点:1、明确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前进方向;2、确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目标;3、坚持追求合作共赢的核心原则;4、开辟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的主要路径;5、弘扬正确义利观的价值取向;6、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方长平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这样一个核心概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外交鲜明提出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外交总目标,这是最大的理念创新。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在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报告提出这一思想,反映了中共在中国外交理论探索上的新境界。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