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缅甸的国际NGO与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下))||青年之声•落纸有声

编辑:SRC絲路夥伴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02-20 09:47:38 共1400人阅读
文章导读 漫谈缅甸的国际NGO与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下))||青年之声•落纸有声

陈光 SRC絲路夥伴

    根据英国慈善援助基金会(Charity Aid Foundation,https://www.cafonline.org/)《2017世界捐赠指数报告》显示,缅甸连续5年荣登榜首,被调查的缅甸国民中有91%一个月内参与过捐赠,51%的人参与过志愿服务,除此之外,近年来,世界主要的国际志愿服务组织,如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美国和平队、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纷纷“进驻”缅甸,派遣国际志愿者,实施志愿服务项目。为什么在人们印象中,相对封闭、落后的缅甸能够蝉联世界捐赠指数之首?什么样的“魔力”和“魅力”,使得如此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NGO)钟情于缅甸?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培育出了国际NGO活跃的“沃土”?这对于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上期青年之声•落纸有声栏目我们推出了陈光的文章漫谈缅甸的国际NGO与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中)||青年之声•落纸有声,就发达国家在缅甸的激情与实干进行了探讨。本期青年之声之落纸有声继续推出陈光的文章《漫谈缅甸的国际NGO与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下)》,将一起聊聊中国社会组织在缅甸的现状,以及对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和国际化的思考。

三、中国社会组织在缅甸的现状

    中国对缅甸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一直相当可观,缅甸“转型”对中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告别过去的路径依赖,能否实现“华丽转身”,是摆在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面前的难题。缅甸改革之后,大量的中资企业和商人加入到缅甸“淘金”的进展中来,在公益领域也有很多的新发展。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缅甸内政部正式注册获得了国际NGO运营牌照,是第一家在缅甸正式注册的中国公益组织,设立了国别办公室并聘用长期外派人员和当地雇员,实施胞波助学金、中文教学、IT培训和扶贫等项目。华为公司发起针对缅甸通讯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项目,中国人开办的语言培训学校为僧侣等免费培训中文,企业家创建丝路伙伴志愿者联盟开展教育扶贫项目等。今年,团中央通过贵州团省委选派了17名志愿者到缅甸从事体育教学等,中国扶贫基金会派出10名志愿者参与项目运营和社区服务,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向UNV驻缅甸办公室派出1名国际志愿者,这些志愿服务岗位都超过6个月。

    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已经不限于简单的人道主义援助、捐资助学等公益项目,开始深入到当地社区,拓展了服务领域,并尝试建立长期志愿者外派机制,促进民众之间的深层次交流。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了诸多挑战:

01缺乏整体战略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主要是自发型的,并未与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紧密结合。

02支持系统缺乏

    组织和项目较为分散,未形成相互协作的生态系统,尤其缺乏政府方面的支持。

03人才匮乏

    社会组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职业流动通道不顺畅,社会组织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影响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志愿者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对多元文化和艰苦条件下生活适应性差。

04公益组织理念和能力较弱

    在社会领域向发展中国家可以输出、引领的价值、产品和模式有限,缺少明确、坚定的价值理念,缺少国际项目经验,部分组织和项目不正规,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05“西化”风险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多,到发展中国家从事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社会运动等成为一个时尚潮流,不少有理想、有能力的中国青年投身到国际发展实践当中。由于国内政府、企业资金来源有限,有能力的中国青年转向西方基金会的支持,不管是在理念和影响力,还是在支持资源、资金管理灵活度等方面,西方的资金支持都具备比较优势。在价值认同、议题设定、组织形式等方面,发达国家的NGO不仅影响着缅甸,也会潜移默化对中国组织和个人产生影响。

    以上的问题和挑战并非在缅甸的中国社会组织独有,中国在其他国家也同样面临此类问题。这一状况与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水平、社会组织发育状况密切相关。在同一场域和环境下,中国的社会组织与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对比,一方面看到诸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相关方能够发挥特长,探寻一条“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四、对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和国际化的思考

    不仅是在缅甸,在中国周边的尼泊尔、孟加拉、泰国、柬埔寨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NGO都非常活跃,它们以发展为名,不断扎根、渗透。

    鉴于缅甸地位,中国不应该也不能缺席缅甸改革转型的实践,我们已经有“密松水电站”事件的沉痛教训,在民间外交、民心相通领域,社会组织不仅是必要的一支力量,也是重要的力量。

(一) 政府层面,加强战略布局,主动作为,将社会组织纳入整体外交内容

    西方国家在社会组织层面积极介入,尤其是在中国周边国家,通过基金会、国际NGO等“白手套”直接或间接对社会民意产生影响,潜移默化塑造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在舆论议题设置上,起到明显效果。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针对涉及中国利益较大的重点国家,应该制订民间外交的战略目标,鼓励中国的社会组织参与,尤其是国际公益区别于国内公益,应形成符合中国政治需求的价值理念、发展目标及社会共识。依托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为社会组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试点面向有实力的各类社会组织,探索调查研究、伙伴合作、项目实施和组织落地等内容。另一方面,避免一窝蜂式过度投入,造成资源浪费和形式主义;避免一刀切和行政化操作所导致的负面效果。

(二) 社会组织层面,加强项目设计,发挥优势,建立综合支持中心

    目前,中国社会组织总体发展水平较为初级,在使命宗旨、组织建设、机构运营、项目实施等方面不具备突出优势。但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迅速,中国可以发挥运用新技术社会动员方面的优势,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再有,青年创新创业、职业能力培训、汉语教学、减灾防灾、扶贫等领域,中国有相对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可以设计工具包、产品包、培训包,为当地组织进行能力建设;还有,发挥邻国的地域优势,加强与华人社团的联系,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支持中心等,依托实体阵地,加强文化辐射影响力,不仅限于具体项目操作,并且注重促进社会组织的本土化发展,加强影响力输出;最后,加强与其他国家NGO合作,共同设计、实施项目,取长补短。

(三) 个人层面,加强跨国学习,深入基层,成为国际领袖人才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转型国家,缅甸集中了世界主要的国际志愿服务组织,项目、人员和资金密集分布,对有志青年来说,是参与国际组织实践、学习国际项目实施、塑造国际领导力的优质舞台。缅甸从历史、文化、地域上与中国联系密切,这为中国青年的参与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中国青年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社会组织在缅甸的实践,学习国际NGO的运营管理,积极利用各方资源,建立中国人主导的社会组织,探索中国特色的国际NGO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将发达国家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带回国内,支持社区发展,提高国内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作者说

    本文只是对转型中的缅甸,以及活跃在缅甸的国际NGO的粗浅认识和思考。第一次到缅甸的新鲜感和丰富的信息,让笔者很难从单一的层次讲好一个问题。国际NGO的发展反映的是缅甸国际、国内政治变迁的一个侧面,看到发达国家在缅甸“攻城略地”,让人多了几分忧思。乐观来看,中国人向来“闷声发大财”,吃苦耐劳,再危险的环境,只要有钱赚,也阻挡不了勤劳的中国人,商人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赚钱即安;悲观来看,发达国家的影响力极速扩张,缅甸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和不认同也在上升,民主化的缅甸必定注重民意,如果民间对中国的态度转差,必定会影响到政府政策,这对中国的周边外交、企业安全、一带一路建设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缅甸的现状,其实正是中国周边国家在某些方面的缩影。由此可见,对于以缅甸为代表的、与中国利益攸关的国家,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和民间外交的工作迫在眉睫。

往期回顾

    漫谈缅甸的国际NGO与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上)||青年之声•落纸有声

    漫谈缅甸的国际NGO与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中)||青年之声•落纸有声

文:陈光

编辑:马湉,Kelly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