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中缅边境为何环境好特贫困?缺技术缺产业

编辑:央视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03-14 10:25:17 共1137人阅读
文章导读 朱有勇:中缅边境为何环境好特贫困?缺技术缺产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于3月13日上午8点05分再次开启,这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排的第四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此次共邀请了9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9位代表大都来自一线,有来自基层的领导干部,有来自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掌门人,有来自港澳的代表,还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及来自公益组织的代表等。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朱有勇代表。您是工程院院士、科学家,我们了解到近几年您在参与扶贫工作,请问科技在扶贫中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有勇:

我想用我这几年科技扶贫的经历来回答大家这个问题。我是中国工程院云南扶贫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一个代表,我们是在澜沧县的一个小村子驻村扶贫的。澜沧是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县,主要是拉祜民族,拉祜民族是由中国共产党把他们由原始社会直接带到社会主义社会,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对党有着极深厚的感情,但是他们很贫困,因为历史的原因。不过这个地方自然条件非常好,是热带雨林区,温度很高、光照很好、水资源非常丰富,农民的土地很宽广,每个农民有6亩土地以上,按理这个地方不该贫困的,但是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产业,贫困特别突出。

拿这个冬季马铃薯科技扶贫的例子来说,我们这里的农民兄弟一年只种一次水稻,种完水稻,水稻收获以后什么都不种,整个冬天都闲着,我们把这个成果拿去转换。2016年我们示范推广了100亩,每亩平均3.1吨,卖价3000块一吨,一亩地农民收入9000块钱,2017年我们推广2000多亩。这两年我们计划推广3至5万亩,把冬闲田变成效率田,变成脱贫田,我们的目标是一亩地一个冬天农民收入一万块钱,脱贫一个贫困人口。实际上这种例子太多,很多科技工作者都战斗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把研究成果再推广应用,他们把论文写在了贫困地区的大地上,应该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