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李勇慧:中俄美三角关系:现状、特点、成因及应对

编辑: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10-26 16:28:29 共1345人阅读
文章导读 【大国关系】李勇慧:中俄美三角关系:现状、特点、成因及应对

内容提要

中俄美三角关系的合作和竞争是不等边互动态势。中俄美三角关系是国际政治的重大结构存在,将会长期持续。影响中俄美三角关系的主要因素为国际秩序的变化、双边关系中结构性的矛盾以及国家实力的变化。中俄美三角关系在地缘政治博弈过程中对国际格局影响深刻。中俄美各自的对外战略仍然是中俄美三角关系未来变化调整的基础。中国在中美关系方面要以合作求竞争,中俄关系方面要继续加强政治互信,进行有效战略协调,要防止俄美之间的缠斗影响中国的核心利益。

【关键词】中俄美关系  中俄关系  俄美关系  中美关系  三角关系

[ 学人简介 ]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国会提交的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8年1月13日他向国会所作的第二个国情咨文演说以及1月18日美国五角大楼推出的全新国防战略报告,都将中俄视为美国的首要竞争对手。按照特朗普的话来说,美国不仅面临恐怖主义等威胁,还面临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2018年2月2日,美国防部公布了«核态势评估»报告,将中俄同美国的“大国竞争”而非反恐定义为美国的首要核安全威胁。俄罗斯外交部评价其内容充满对抗情绪和反俄倾向。美国这四份报告冷战色彩极浓,可以认为是美国制定对中、俄政策的最基础性文件。大国关系复杂敏感,中俄美三角关系未来的发展走向更加复杂和敏感,对国际格局影响深刻。

一、当前中俄美三角关系现状及特点

冷战后,中俄美三角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随着中国的崛起,地区力量平衡被打破,中美俄三角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当前中俄美三边变化呈现的态势是:中俄关系密切,部分动力来源于外部因素,即共同应对美国霸权主义,部分动力来源于两国自身社会和经济利益发展的需求。俄美关系恶化,对抗成为新常态。中美关系出现大调整,原来作为“压舱石”的经贸关系成为最大变数,但因两国市场容量巨大仍构成三角关系的相对稳定的边长。

(一)中俄关系是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苏联解体以来,中俄两国克服困难,在政治、经济、人文、国际事务等领域密切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首先,中俄双边关系凸显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近些年来,中国领导人与普京总统举行了22次会晤,6次赴俄进行国事访问。在当前国际格局复杂深刻演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大国关系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频繁的高层往来反映出两国关系的特殊性、元首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政治互信的牢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双方将彼此视为振兴发展和维护安全的战略倚重。

其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着眼构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2015年5月,中俄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后,两国国家发展战略加速对接。中俄务实合作在各种机制的保障下有实质性的提升。中国已连续八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在能源、军工、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8年5月17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标志着中国与该联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合作从项目带动进入制度引领的新阶段。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关于中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也将为中俄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更大机遇,并且推动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

再次,全面加强国际领域战略协作,携手共同维护世界秩序。中俄在当前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都拥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彼此成为对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的主要伙伴和重要战略依托,也将有利于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

最后,继续加强人文交流,共同推动«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实施,不断增进友谊,巩固中俄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等活动,成果显著。中国和俄罗斯彼此成为对方民众心目中最友好的国家之一。中俄人员往来每年超过300万人次,互派留学和交流人员每年超过8万人次,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合作,两国加深了在各领域的合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俄美关系恢复竞争对抗的基调或成新常态

俄美关系自俄罗斯独立以来起伏不定,美国将俄罗斯更多视为对手,对其加以遏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美不断走向对抗,或将成为新常态。特朗普上台后由于其国内政治的压力,非但无法实现竞选期间改善美俄关系的愿望,而且还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国内对于俄美关系缓和的期待逐渐破灭,由于两国在叙利亚、北约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存在的战略性矛盾难以消除,俄美关系竞争对抗加剧。尽管2018年7月16日普京与特朗普在芬兰实现会晤,但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俄美关系的对抗对中俄美三角关系产生架构影响,对国际战略稳定更是影响深远。

首先,俄美政治关系无法摆脱冷战思维的窠臼。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宣布对俄进行严厉经济制裁,俄美关系急剧恶化。特朗普当选以来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共和党建制派和民主党对俄罗斯冷战思维浓厚,牵制了特朗普的对俄政策。2017年7月28日美国出台«反击俄罗斯法»,对俄进行全面经济制裁,俄美关系交恶达到了高峰。2018年3月发生的英国“SPY中毒案”快速发酵,从单独的一个案件,发展到凝聚起一股西方反俄的力量。二十多个西方国家先后驱逐了俄罗斯700多名外交官,这是自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外交官驱逐事件。2018年7月16日特朗普与普京在赫尔辛基举行正式会晤,但是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2018年8月美国宣布针对毒杀SPY案对俄采取进一步的严厉制裁。可以说,特朗普上台后俄美关系不仅没有得到缓和,反而加强了竞争和对抗的态势。持续发酵的“通俄门”事件成为特朗普政府改善俄美关系的巨大障碍。

其次,俄美经贸关系是政治关系的晴雨表。从美苏对抗时期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到后来一轮一轮的经济制裁和反制裁,俄美贸易关系受到政治关系的干扰。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也采取了反制裁措施。2014年俄美贸易额为292亿美元,2015年不到209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30%,2016年为203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了3.18%。另外,特朗普重视传统能源的开发,随着美国页岩气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天然气产量第一大国。以欧洲为主要能源输出市场的俄罗斯能源公司正成为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现在的争议问题已经不是价格问题,而是通过制裁整个取代俄罗斯能源的出口。这也是美国对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建设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制裁,同时极力阻拦德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原因。显然,这样虚弱的经贸关系和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无法为两国的政治关系兜底。

最后,战略平衡领域内的竞争和对抗激烈。影响全球战略稳定和安全的国家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尽管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很大,但只有俄罗斯能够在军事方面威慑美国。特朗普上台伊始就加大了军事力量的部署和提升,所有的联邦政府机构经费都被削减,只有美国国防部和退伍军人部的经费提高。2019年美国的国防军费达到了7160亿美元,比2018年度提高了3%。美国以俄罗斯为借口更新改造其核武库,称核武器在俄方军事战略学说中的作用似有增强,还指责俄方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2018年8月特朗普签署的«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实质性地增加了美军在导弹防御计划、进攻性核力量更新、新型舰载导弹、人工智能(AI)武器系统研发、增建海军新一代战舰和发展高超音速战机上的投入。同时,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五角大楼宣布,美国将于2020年正式建立“天军”——构成美国第六大军种的太空军事力量司令部,强调美国不仅要在外太空保持军事存在,而且也将追求在外太空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优势军事力量。这一步或许将开启空前规模的全球军备竞赛,有可能给战略稳定带来严重后果。

俄罗斯目前军费只有400多亿美元,但是并不示弱。2018年3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中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展示俄国研制的最新式战略武器。普京表示,80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102枚潜射导弹和3艘“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将被纳入战略核力量。同时,俄罗斯采取了接近美国本土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对抗。近一年来,美国和北约在东欧上空进行空中演练,派军舰在黑海出没,而俄罗斯派出图-160战略轰炸机接近美东部海岸训练,派舰艇去阿拉斯加海域巡游,同时加快生产S-500(普罗米修斯)反导防御系统。可以看出,俄美分别从进攻上限和防御限制两个方向上加大军备竞赛和对抗。俄科学院美加所所长谢.罗戈夫院士指出:“甚至在冷战时期双方也在进行关于限制军备竞赛的谈判,今天却中断了关于武器监督的谈判。同时,军备竞赛‘毫无规则地’恢复了,并呈现多边性质。”

(三)中美关系竞争与合作并行

中美关系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全面、最具战略性的大国关系,竞争与合作的中美关系成为现有亚太秩序的主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美国正在制定视中国为最大战略对手的政策和战略。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按照经济总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抱有敌意,视中国为美国的威胁。2011年奥巴马的战略东移政策将中国作为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最大挑战者,2014年美国防部发表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强调,“美国家利益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紧密相连。国防部将继续贯彻总统向亚太这一关键地区实施再平衡的总目标。”特朗普上台后,以“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中美关系中原有的积极确定因素与消极不确定因素界限逐渐模糊,但当前仍然是并存的局面。

曾经的积极确定因素是中美经济关系密切,经济合作规模大,融合度高。2017年中美贸易额达到6359.7亿美元,截至2018年6月,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的目的地是中国。中国是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之一,2017年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05万亿美元。即使如此,特朗普政府执意开启贸易战,不仅将伤及中美两国,而且危害世界经济大局。

不确定因素是两国政治关系复杂曲折,贸易战背后潜藏着发展模式之争。特朗普上台后在对外政策上仍然将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作为主要任务,中美关系的主要症结是美国坚持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精英中普遍存在焦虑感。美国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现在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强化美国与同盟国的关系,介入南海争端,都是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

中美在战略安全利益上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是美国在亚洲部署反导系统的问题。美国在日本已经建立了两个反导系统,在台海也有类似的部署。由于朝半岛的紧张局势,2017年4月美又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将从三面围困中国。与此同时,日本正在研究部署岸基宙斯盾反导系统以及美国最新型的萨德反导弹系统,该系统拥有比爱国者-3更高的拦截性能。在亚洲部署反导系统关乎全球战略平衡问题,势必减损中国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破坏中美之间以及地区间国家互信。二是台湾和南海问题。特朗普一上台就与蔡英文通电话,企图破坏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达成的原则。2018年3月特朗普还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台旅法»,提升美台接触的层级,加强对台的所谓“安全承诺”,甚至提出美国军舰和海军陆战队要重新“回台”。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不仅批评岛礁建设的“军事化”,甚至直接将中国在南海正常、合理的维权与维稳行动视为是中国对南海其他声索国的“威胁和强制行动”,是中国想要对整个南海实行“军事控制”。

(四)中俄美三角关系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和俄罗斯不会改变国家复兴战略的背景下,美国要极力维护和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对中俄打压态势不可能改变,中俄一起应对美国的遏制及霸权主义在相当长时间内也不会改变。相较于冷战时代中国力量薄弱而形成的中苏美三角关系,现在的中俄美关系更加凸显三角关系的格局。

特点一是中俄美三角中每个角的实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的实力相对于冷战时代有所衰落,俄罗斯尽管继承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但经济体量变小了,而且一直无法走出经济危机,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中等国家水平,但是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军事实力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的。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虽然军事实力不及美俄,但在三角关系中地位明显增强。

特点二是俄美对抗加剧,对三角关系的走势影响巨大。

特点三是中俄强调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和规制合理性,与美国形成竞争合作格局。大国在欧亚地区重新整合地区一体化的趋势,造成了权力复杂制衡的博弈局面,实质是三边竞争与合作的规制之争。

二、影响中俄美三角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大国关系的演变和发展都是基于世界战略格局和国家战略利益的变化和判断,中俄美三角关系的演变也不例外。反之,大国关系的演变也对世界战略格局和国际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一)国际秩序变化引发中俄美三角关系调整和互动

国际秩序经历几个变化阶段,在此过程中中俄美三角关系也随之跌宕起伏。二战后的两极格局总体算是一个有序的世界。后冷战时期,世界大体还是有序的,尽管局部有战争。按照美国学者伊肯伯里的观点,世界历史正处在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主导下的宪政秩序,也就是威尔逊式的自由国际秩序升级版中。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秩序逐渐失序,从经济失序延伸到了政治和安全领域。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对当今国际秩序的发展表示了格外的担忧,认为国际秩序观的危机是当前国际问题的根本问题。201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主题就是“崩塌的秩序、不情愿的保护者”。乌克兰危机、中东叙利亚危机和亚太地区受地缘政治推动而引发的无序状态,是当今世界无序的主要表现。

西方学者将国际秩序的失序主要归咎于中国与俄罗斯对美国主导的现存国际秩序的挑战。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世界形势将不再简单,在世界与地区安全方面将出现一系列复杂情况,俄罗斯需要及时应对。如果说二战结束前影响中俄关系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日本,那么二战结束后直到现在,影响中俄关系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美国。俄罗斯学者甚至认为,在三角关系中中俄仍需加大战略协作,从而进一步运筹好中俄美互动的关系。“中俄美三角关系在国际格局中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中俄美三角关系中中俄关系不断接近,但是中俄关系仍然缺乏战略深度和全球视野。”

国际战略格局中各种力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从而引起国际体系中规则的改变,造成国际失序。俄罗斯学者对世界格局的判断是:全球格局经历的变化,先是冷战时期的苏联对抗中国和美国的三角格局,然后是短暂的一极格局,现在是多极向两极过渡,一极是美国试图团结自己的政治军事联盟和作为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的发达国家,另一极是大欧亚地区中心,其中中国发挥主要的经济发展作用,俄罗斯、印度、中国、伊朗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这些国家围绕上合组织成为一极的中心。可以说,目前世界正向一个新的格局和秩序演进,但这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主导性力量仍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美国的霸权政策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中俄美三角关系的格局将是长期性的,力量中心的成长变化、相互牵制是基本特点。同时,中俄美三角关系所影响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周边地区。

(二)战略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中俄美三角关系的长期非对称性的动态演变

国家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国家关系的基本形态和性质,长期影响和规范制约双边关系的发展。不同国家结构性矛盾对国家间关系影响的深度和烈度不同。俄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导致俄美关系受制于这些矛盾而根本无法改善,双边关系难以转圜。

首先,俄根深蒂固的帝国思维与美国民主自由价值观的矛盾。欧美认为冷战结束,俄罗斯应该承认所有新独立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包括承认各国有选择本国外交政策方向的权利。但俄罗斯的战略底线是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作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不应该加入西方主导的秩序中,否则对俄罗斯安全构成威胁。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对外政策中浮现出来的帝国意识让美国和西方感到了威胁和恐惧。

其次,美俄之间的欧洲问题。乌克兰危机折射出欧洲的安全困境。苏联解体后欧洲与美国一直未能创立一种新型的与俄罗斯利害攸关的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关于欧洲安全空间问题,俄罗斯强烈要求进行重新谈判,可是美国和西方并未这样做。随着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欧洲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但是国际规则并未建立。俄罗斯学者卡拉加诺夫认为,与西方的对抗本来是可以预防的,但是西方不承认俄罗斯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不仅限制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市场,而且还通过北约东扩、欧盟东扩扩大自己的利益范围,并且在西方的支持下,在北约和欧盟出现了反俄的新敌人——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对欧盟来说是双刃剑,欧盟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今后可以肯定欧盟将从实用主义出发将安全和经济分开,一方面在能够合作的问题上加强与俄罗斯合作。2018年5月和8月普京两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主要侧重加强务实合作。俄欧关系也许因为徳俄关系的缓和受到撬动,逐步带动其他与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的欧洲国家加大与俄经济合作。如何规避美国制裁对合作的影响是现在和未来俄欧经济合作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俄美欧在战略安全上互不信任,相互构筑战略红线,欧盟在安全上仍然视俄罗斯为威胁。

战略安全和意识形态两个要素相互交织,深刻影响俄美关系,构成俄美关系中一个战略结构性矛盾,导致两国形成非常脆弱的关系,时刻孕育着危机。俄美关系是中俄美三角关系中最弱的一边,中俄尚无结构性矛盾,中俄关系的稳定性比俄美关系高出许多。

最后,冷战思维仍然存在,俄美关系有从旧冷战走向新冷战的趋势。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称,美国面临的三大威胁,就是埃博拉、伊斯兰国和俄罗斯。一方面,俄罗斯并入克里米亚将俄美关系推向了新冷战的边缘。俄罗斯被开除出八国集团,西方共同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在俄罗斯西部边界北约加快部署高精尖军备,频繁在大西洋军演。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北约再一次被激活,表明了新冷战的到来。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方一致认为它们在冷战中是战胜方,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未能感受到西方世界对它平等相待和尊重,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俄罗斯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俄美矛盾并不是政策上的差异,而是植根于理念上的对立。2013年在新版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中就指出,“美国试图向他国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只会强化国际事务中的排他性、偏执性和冲突性,最终导致国家关系的混乱和不可控制”。

(三)国家实力相对变化突出中俄美的三角关系特点

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间的矛盾的实质就是国家实力相对变化后形成的矛盾。守成大国最大的战略利益是维护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综合国力差距缩小,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防开支将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成为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中文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一外语。中美之间的矛盾即是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的矛盾。美国政治上凭借普世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在其雄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对外奉行干涉主义和推行意识形态渗透。然而,美国四处伸手导致其背上沉重包袱,经济实力逐渐在衰退,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同时国际社会非传统安全状况恶化,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美国一国独木难支,因此,美国由于实力和现实的差距调整对外战略,对中国和俄罗斯奉行既遏制又合作的政策。可以说,在一些重要的多边问题上,中俄美将继续合作,但中美关系、俄美关系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囿于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的矛盾而仍将保持现在的状态。

三、中俄美三角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

(一)中俄美各自的对外战略仍然是中俄美三角关系变化调整的基础

美国为确保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防止崛起国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和威胁,将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对手是美国长期以来保持不变的战略。美国在2014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出,美国不能让任何其他一个国家具有挑战美国这种地位的能力。因此,美国将进一步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美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其盟国的战略合作,在亚太地区实现再平衡,保持欧洲的安全和稳定。

特朗普上台以来确保美国优先,但是他追求对世界的绝对领导地位是没有变的。因此,特朗普的战略调整沿袭了前任对于中俄的战略,遏制中俄也是特朗普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同时成为重于反恐的首要任务。2017年12月19日,特朗普公布了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确定了美国四个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即保护美国人民、国土安全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促进美国的繁荣,通过力量维护和平,推进美国的影响力。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挑战美国势力的“修正主义国家”,认为中俄正利用技术、宣传和胁迫来塑造一个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世界。«2018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指出,“大国竞争”已经取代“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俄罗斯和中国被列为美国的首要竞争对手。这些变化都是美国自2001年发动反恐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如果说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从东北亚遏制围堵中国,那么2017年11月特朗普访问亚洲国家期间提出的印太战略构想,是从东南亚方向围堵中国,甚至是围堵中俄共同倡导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经济的布局。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库与军队主体,仍然是世界大国。叶利钦时期经历一段亲西方的曲折后,确立了谋求恢复全球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为内部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重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提出了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构想,拟重新谋划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新格局。俄罗斯推出欧亚经济联盟,试图整合独联体地区。与中国“一带一路”东盟以及上合组织的对接,都是为重塑欧亚地区经济格局谋篇布局。对于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战略部署,美国在2018年年初出台的几个国家战略表明,美国不会放弃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和地位,巩固冷战后取得的历史性成果。俄美围绕乌克兰危机在欧洲的军事安全博弈企图遏阻俄罗斯提出的大欧亚主义计划。俄美对抗,全球战略平衡受到威胁。

从中国来看,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在其框架下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勾勒出中国对外战略的轮廓。丝绸之路经济带把中国—中亚—欧洲紧密连接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东南亚—西亚—非洲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延伸到美欧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比如老欧洲、中东欧、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同时利用亚投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人民币的国际结算,或将触动美元体系。2017年8月21日,特朗普表示要增加在阿富汗的美国兵力,延缓从阿富汗撤军的速度。2017年11月,特朗普访问亚洲提出“印太战略”,将美国的关注点放在亚太地区的东南部。这些新政的出台,不能不说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有关。2018年2月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警告中国,不应把对巴尔干国家的投资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曾是美国总统首席战略顾问史蒂芬.班农承认,美国正与中国打经济战,而且正处于下风。他在接受美国政治季刊«美国瞭望»采访时说:“我们两国中的一个会在25年到30年后成为霸主,如果我们沿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那就会是他们”。从班农的话语中能体会出美国战略界的焦虑。俄罗斯政治家指出,美国最担心的不是中国变得更富有,而是他们再也不能制定游戏规则,不得不考虑各方的意见。他们担心不能垄断决策权,不能将己方解决地区或全球危机的政治战略强加于其他各方,害怕这些机制具备集体合议性质。

综上所述,冷战后至今美国仍然是中俄美三角形的顶角。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实力居世界首位,为了维护其在全球的经济利益,它不会放弃充当世界霸主的地位,仍然是三国战略竞争中的擂主。中俄两国都坚持复兴道路,维护发展利益,不会放弃与美国的竞争,由于在经济和军事上仍然比美国稍逊一筹,中俄自然位于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一般来说,中俄美三角关系相对稳定,说明三国相互制衡,力量相对均衡,世界格局就会相对稳定,这也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中国的应对之策

1.中美关系要以合作求竞争。如前所述,中美在国际事务上的关系越来越具有竞争性。中国主要的任务是“如何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与美国打交道,美国则面对的是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中国领导人曾说过,有一千个理由要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个理由要把中美关系搞坏。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那如何避免竞争而专注于合作呢?首先要厘清中国在亚太地区首要的国家利益是什么?是合作发展重要还是维护领土主权重要?亚太地区是美国主导安全,大多数国家支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战略和安全秩序,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应以合作为主,淡化与美国在该地区的竞争,淡化与邻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争议,积极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其次,特朗普政府把美国的安全战略划分为“应对威胁”和“进行竞争”两个层面:“我们面临恐怖主义组织、跨国犯罪网络以及在世界各地传播暴力和邪恶的其他组织”——这是在“威胁”层面,“我们还面临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寻求挑战美国的影响力”——这是在“竞争”层面。美国应对“威胁”的努力仍需要中国、俄罗斯的配合,这也是中美有效合作的领域。由于美国在经济和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借重中国,中美的竞争因素上升,那就要注意以合作求竞争。

2.中俄关系要继续加强政治互信,有效进行战略协调。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即美国的战略挤压。当前,俄美关系非但没有缓和,甚至有滑向敌对的一面。因此美国联俄制华的局面不会出现,西方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制裁和外交孤立还会促使俄罗斯加强对中国的倚重。未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俄两国互为安全倚重是两国的利益结合点,也是稳定中俄关系的最有效手段。通过乌克兰危机看得更清楚,俄罗斯宁可用政治、经济利益换取安全利益。可见,维护安全利益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核心。当前,中俄两国面临的挑战也随外部环境变化而若隐若现,应当特别关注。

第一,中国快速崛起,俄优越感下降,导致其敏感性、戒备心上升,不能正视中国崛起的事实。在外交场合和利益谈判中方坚持捍卫国家利益易被俄看作是盛气凌人、不能平等相待和尊重俄罗斯。因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平稳发展的关键是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原则。

第二,长期以来困扰中俄关系的贸易结构不平衡,贸易额不理想。中俄经贸关系怎样才能成为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主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宜将两国国家发展战略密切对接,特别在制造业、北极与远东地区的交通联通、远东与中国东北经济合作方面实现对接,共同发展。

第三,在与美国保持以合作求竞争、俄罗斯与美国交恶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如何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又与俄保持战略上的协调与合作,特别是在朝鲜半岛问题和叙利亚问题上,中俄如何进行有效的协调以增进中俄的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在利益相同的地方强化合作,求同存异,淡化或模糊分歧部分,避开或超越矛盾,以争取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

第四,涉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俄罗斯极其敏感,“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又有抬头。在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时,中方应考虑俄对中亚的关切。首先通过上合组织平台推动经济安全双轮驱动,增强在与中亚国家合作中的透明度,减弱俄担心中国对中亚影响力增大的疑虑。其次,关于东南亚地区,可形成上合组织、东盟、中亚等国家多边合作,推动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五,特朗普执政期间东海、南海地区安全形势仍将是对中国威胁的策源地。面对日本拉拢俄罗斯平衡中国,中方应时常提醒俄方,对日本的二战历史观要有充分清醒认识,对日本企图恢复军事大国,作实以美国为主导的东北亚安全格局将危害到中俄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打乱中俄共同构筑东北亚新安全机制的计划要有充分清醒认识。在南海问题上,俄罗斯虽不可能选边站队,但是要提前做好俄的工作。中俄还应该在上述地区加大联合军演的力度和深度,保持威慑态势。

3.应防御美国及盟国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弧线对中俄的战略围堵。2018年2月23日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举行会谈,进一步充实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内容。美澳就重启美澳日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和联合基础设施计划进行商谈。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其实就是奥巴马以遏制中国为主要内容的亚太再平衡的升级版,形成一个中东—印度洋—印度—东南亚—东北亚的战略统筹,对美国的发展无疑十分有利。这个战略弧线将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使中国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干扰因子,对中俄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形成钳制。

结 语

当前世界局势处在冷战后最复杂和深刻演变的时刻。在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贫富分化、恐怖主义、地缘纷争、安全威胁等问题层出不穷。未来的中俄美三角关系仍将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重大作用,对世界的政治、安全、经济秩序产生深刻影响。在中俄美三角结构中,地缘政治目标、实力、安全、经贸规模是影响三角结构的主要因素。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中俄关系的水平超过中美关系,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中美关系超过中俄关系,中俄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是政府,中美关系的主要动力是市场和社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美国的霸权政策不会改变,中俄有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美国霸权的需要,但是在地缘政治目标和经济利益上,中俄联合并不能替代中美合作所带来的效果,而中美关系对于中国有全局性的意义,直接关系着中国的崛起。(注释略;责编-陆齐华)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