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评|终于签了!中菲29项协议落地,东南亚战略格局正在改变

编辑:戎评说策 戎评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8-11-30 12:14:06 共1304人阅读
文章导读 戎评|终于签了!中菲29项协议落地,东南亚战略格局正在改变

11月20日,中国和菲律宾签下29项协议,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中菲新签署的29项协议主要围绕着基建、金融和贸易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国在兑现杜特尔特两年前访华时,中方作出的240亿美元投资承诺。

戎评在《戎评|西南方向传出捷报,中国战略工程成功在即,美国斗争策略已发生改变》一文中提到,中国在缅甸已经收获了成功,如今又将成果发展到了菲律宾。

这29项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一纸协议让曾经横跨在两国间的鸿沟,成了不再碍事的沟渠。

尽管小的分歧仍然存在,但中菲两国共同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的意愿已经达成,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毫无疑问,菲律宾已经完成战略转向,弃美投中已经是事实。而菲律宾全面加深与中国合作,也表明整个东南亚地缘政治发生了深刻改变。

菲律宾:从殖民地到共和国

在东南亚,菲律宾一直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两国的“交情”能往前攀到百年前。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趁机将菲律宾纳为殖民地。虽然1935年美国出台《泰丁斯-麦克杜菲法》规定,同意菲律宾自治,10年后完全独立。

但好景不长,1941年,眼瞧这“十年之约”快到了,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菲律宾被日军占领。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

1946年,迫于菲律宾国内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美国人只得选择放弃继续这里的殖民统治,让菲律宾得以走向独立。

但老美的心眼可没那么好,独立归独立,可独立后也得跟着美国走。因此美国人在菲律宾留下了军队,也留下了势力庞大的亲美派。

首任菲律宾总统罗哈斯,同美国签订了《美菲关系条约》、《贝尔贸易法》、《美菲军事基地协定》、《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等多项协议。

他的继任者基里诺也是一丘之貉,朝鲜战争爆发时,基里诺第一个响应麦克阿瑟的号召,派遣一个营的菲律宾远征部队加入联合国军。

毫无疑问,菲律宾虽然取得了独立,但其一直都是美国利益的桥头堡,美国战略的急先锋。历任菲律宾总统,都是美国的“代理人”。

然而到了杜特尔特这,事情就变了。2016年6月,杜特尔特成为菲律宾第16任总统,他给中菲美之间带来了新的变化。

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

这结果中国自然不会接受,当天王毅就所谓“南海仲裁庭裁决结果”发表谈话,重申中国态度: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

在南海仲裁案进行“最终裁决”之前,美国罕见地将两艘航空母舰部署到南海。当时美国有多少航母部署海外?一共才4艘。这里面是什么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至于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回应。7月5日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大演习拉开战幕。这就是中国在摆明车马,“不惜一战”可是字字千钧。

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美国果断怂了,双航母战斗群迅速撤离。7月18日,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进行会谈,给这次对阵降降火。

美国人在南海已经使不上力成了铁一般的事实,也被杜特尔特看着眼里。美国是纸老虎,美国人靠不住,这就是杜特尔特的判断。

也正是因此,弥合中菲关系成了杜特尔特的首要任务。但这可不是“水泊梁山”,拿什么做“拜帖”是有讲究的。杜特尔特权衡再三,选择了“军购”。

卖军火这事全球都很普遍,美国在卖,中国在卖,俄罗斯在卖,欧洲各国也在卖。但买家就不同了,里面可是有讲究的。

军火是什么?国防力量!美制武器、俄制武器、中式武器和欧洲通用的北约武器可不通用,小国选择买哪边的军火,就是将自身防务绑在了卖家身上。

2016年末和2017年5月,菲律宾以“反恐”为由,购买了大批武器。除了轻型武器装备,更不乏无人机、巡逻艇和导弹。这态度再明确不过了。

美国人会就这样看着吗?当然不会。去年5月,杜特尔特刚去俄罗斯访问,菲律宾反政府武装就在IS极端组织的帮助下,发动突然袭击,把棉兰老岛给占了。

IS怎么从千里之外跑到了菲律宾?又是怎么和反政府武装搭上线?它的幕后老板又是谁?自然不必多说。

这下可把杜特尔特惹恼了,这里面的猫腻他能不清楚吗?当即和普京约定好军火交易,转身启程回国。

2017年11月15日,杜特尔特再次访华,中菲当即签署14项协议,让价值2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熊猫债券落户菲律宾,也给这次29项协议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格局撬动地缘战略

在美国的地缘战略中,亚太地区始终有着独特的位置,菲律宾则是重要的节点之一。

2011年,阿基诺三世前脚在南海搅风搅雨,挑动中国在南海的神经;奥巴马后脚就宣布“亚太再平衡战略”,准备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这样的伎俩一点都不高明,所有人都能看出美菲是在唱双簧。国家之间,利益当先。菲律宾过去和美国绑在一起,重点在于美国给了菲律宾足够的利益。

什么是国家利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利益是重中之重。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之一。

尤其是《贝尔贸易法》,它把美菲利益牢牢绑定。虽然菲律宾把自己的自然资源和公用事业交给美国垄断巨头运营,但按当时菲律宾的条件,也没得选。

那时候二战刚结束,菲律宾国内没钱也没技术,遍地都是废墟。为期28年的《贝尔贸易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菲律宾加强了同西方国家间的经贸合作。

60年代后期,菲律宾也是凭着这样的优势,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迅速扩张。直到1982年,菲律宾还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数据,1981至2007年这27年间,美国连续27年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后来虽然日本顶替上位,但美国仍然保留着第二名的位置。

几十年来,菲律宾外贸对象主要依赖美日等发达经济市场。2008到2013年这5年间,菲律宾进口贸易对发达经济市场的依赖度都在三分之一以上,出口贸易的依赖度也在5成上下。

也正是这么个原因,在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菲律宾经济受到重创。2009年,菲律宾外贸水平大幅跳水,下挫23%,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

到了2013年,形势开始改变,中国首次成为菲律宾进口贸易第一大来源。当年菲律宾进口贸易总额中,中国占了13.13%,美国占10.87%,日本则为8.58%。

除此之外,那时候日本以14.32%的比例,在菲律宾外贸总额中排行首位,中国则以12.74%排行第二,美国退居第三,仅占10.87%。

毫无疑问,中菲贸易增长在5年前就已经初露锋芒。菲律宾的进口、出口和总额三项数据中,中国都挤进了前三甲。

2015年的时候,南海看似闹得挺凶,但美国《国家利益》却做出判断: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名存实亡。

一方面是美国进入了大选年,国会两院又被两党分别掌握,奥巴马的政令得不到支持;另一方面,是中国的经济格局撬动了美国的地缘战略,菲律宾不得不转向。

2015年,中国再次挤掉美国,成为菲律宾第二大贸易伙伴,菲中贸易额172.23亿美元,而美菲贸易额则为164.9亿美元;

2016年,中国仍是菲律宾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额2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而菲日贸易总额2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3.5%;

2017年,中国首次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237.4亿美元,同比增长8.1%,同期菲日双边贸易额207.4亿美元,同比下降3.8%。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0年到2017年间,菲律宾对中国进口需求增长明显,保持20.7%的年平均增速;对中国出口稳步扩大,贸易总量不断攀升。

菲律宾为何现在弃美投中?中菲经济合作就是首要原因。近年国际贸易大环境可不好,大宗交易疲软。美日两国同菲律宾的贸易不断下降,只有中国在逆势上涨。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虽然GDP增长有所放缓,但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18年的增幅仍有希望在6.5%,远超发达经济体。

如此大的经济红利,周边国家谁不想分一杯羹?只要搭上中国的“经济高铁”,自身的经济也会被带飞,国家利益也得到了满足。

菲律宾的一小步,东南亚的一大步

仍然回到中菲29项协议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中菲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它化解了中菲在南海的主要矛盾。

上世纪70年代后,菲律宾通过4次军事行动,占领了中国南海的8座岛礁。这些行动的导火索,正是南海下蕴藏的油气资源。

别看菲律宾是东南亚的一处岛国,其人口却是亚洲第八、世界第十二,发展潜力一点都不小。更何况菲律宾是东南亚的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可不慢。

最近3年,菲律宾GDP增幅分别为6.07%、6.88%和6.68%。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菲律宾对电力及能源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根据菲律宾能源部统计数据,2017年菲律宾发电项目中,有44%依赖煤炭,23%依赖天然气。

可是菲律宾的能源很成问题,有75%的煤炭依赖进口,最大的马兰帕亚天然气田也将在2022年后开始枯竭。能源问题,是菲律宾最大的现实问题。

《中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所解决的,就是菲律宾的当务之急。可是除了能源问题,马尼拉也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而这正是北京最擅长的。

在29项协议里,有近三分之一同基建有关。从卡里瓦大坝,到援菲跨海大桥工程;从达沃高速公路到达沃河桥梁,仿佛要把菲律宾给重建一般。

菲律宾弃美投中的根本原因,杜特尔特说得很清楚:“我和特朗普总统多少有点私交,他邀请我去美国,但是太远了,没钱过去。”

菲律宾弃美投中也很彻底,在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签下中菲29项协议前,就已经达成了中菲货币直接兑换协议。

这意味人民币和菲律宾比索可以直接交易,不再需要经过美元中转。双方约定将会在今年11月下旬开始交易,届时中菲之间的贸易投资都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直接计价。

戎评认为,菲律宾同中国的合作,才刚刚启航,只不过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于整个东南亚来说,菲律宾的一小步,却已经是一大步。

菲律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东南亚都正在面对的。

而对于美国来说,“能否满足东南亚各国的需求”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美国佬是否愿意这么做。

过去的几十年,美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不在乎这些“新兴市场”,甚至还割了好几茬“韭菜”。而过去5年间,中国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带一路”的意义。

中国能带给东南亚什么?从中菲29项协议中已经能找到答案:贸易、投资、农业、卫生、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教育、人力资源等领域都囊括其中。

69年前,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一样,甚至有些领域还有更差一些;69年后,中国比东南亚任何一国,都要好得多。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发展规划,中国经验显得格外重要而宝贵。

3年前,中国和东盟间关系不睦;3年后,中国同东盟把手言欢。毫无疑问,东南亚地缘政治的基础,已经发生改变。

东南亚正在远离美国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东南亚地缘政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那还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那时候冷战渐起,英联邦国家为了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对抗美国和苏联在该地区的势力扩张,弄出了“科伦坡计划”。

该计划由英国倡导,1950年正式启动。可是英联邦国家也没啥实力,英国、澳大利亚自己都还没走出战争伤痛,更别提帮“援助”他国了。

不得已,1951年时英国拉上了美国。正好,当时美国人也在弄“第四点计划”,对不发达国家推行的所谓“援助”。两国一拍即合,共同切蛋糕。

这些计划看似是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资本,鼓励进行生产性投资。但究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工具,为其垄断资本攫取滚滚红利。

过去的60多年间,东南亚的地缘政治,一直的都是发达国家间的“名利场”。

就拿东盟来说,其本质是东南亚小国的“抱团取暖”。可是小国独立自主的能力相当有限,在博弈中总是需要大国力量进行平衡。也正是如此,东南亚这个“名利场”,美国人能来,英国人也能来。

“远亲不如近邻”,美国和英国虽然做了东南亚百余年的“家长”,但影响力终究有消退的一天。“远水救不了近火”,东南亚各国的困境,也没法全交给这两国去解决。

什么是东南亚“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二战刚结束时,是一片废墟;21世纪初,是新兴市场。而东南亚地缘政治的基础,则是大国对当地经济的推动力。

2011年6月,美国召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文莱这六个东盟国家,进行了10天海上联合军演。

那时美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可谓是如日中天。可是时过境迁,再看看如今美国,在东南亚的存在感已经日渐稀薄。

2018年10月,东盟十国首次和中国进行海上联演,干脆不带美国“玩”。

彼时门庭若市,此时过客不闻。

老美在东南亚的落脚点,过一天是一天,也一天不如一天。

星条旗上星再多,也抵不上红旗上的五颗星来得厚重!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