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问题研究综述

编辑:中国—东盟研究院 中国东盟研究院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9-04-23 11:56:52 共1850人阅读
文章导读 近年来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缅政府双方的高度重视,自提出以来已结出累累硕果。本文将试图在全面梳理国内近几年来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问题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分析总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问题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试图探索未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走向。

Abstract】Wit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China and Myanma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achieved many breakthroughs since it was put forward. This paper will try to review the studies on China-Myanmar borders issu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o as to discuss the trend on research on similar topics in the near future.

关键词】一带一路;缅甸;研究

Keyword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Myanmar; research

2019年4月10日,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访华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亲切会谈。会谈中,敏昂莱肯定了中缅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上所取得的极大进展,并表示缅方将一如既往地欢迎、支持并希望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缅甸政府及军方高层就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肯定与支持,中缅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双边合作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从中缅木姐—曼德勒铁路正式签署项目可行性研究备忘录,到缅甸政府组建“一带一路”委员会,再到中缅共建皎漂特别经济区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签订,“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也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中缅两国在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这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积极地在农业技术合作、能源开发与利用、交通运输、禁毒工作、边境安全、经贸关系、产能合作、媒体舆论、劳务输出、地缘政治、难民问题和医疗卫生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策略建议。其中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边境问题研究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成果经笔者整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网络配图

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缅边境贸易问题

孟庆雷等学者分析了中国与缅甸两国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和贸易环境现状,并从经济方面、基础设施、政治环境方面分析了制约中缅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互联互通水平较低、贸易失衡与结构单一以及政治局势动荡。他们提出通过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优化贸易结构并加强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来促进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段海波以“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云南与缅甸在边境的贸易往来发展为研究主题分析了滇缅边境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政治互信、文化交流、贸易结构、产品优化、基础设施、口岸通关、打击犯罪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和建议。除了从长远的全局角度剖析中缅边境贸易的趋势与走向,专家们也将视线聚焦到了具体的各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贸易实践中。高延芳着眼于中缅边境区金融合作,通过分析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在中缅金融合作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提出了边境金融合作的聚集效应、产业效应和资本效应,及其对保障边境贸易畅通具有重要作用。付永丽则对另一个中缅边境合作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深入考察,提出要实现其确定的发展目标,应加强对缅甸的了解和研究,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和发展机制,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缅甸北部果敢地区的武装冲突。

张泽钰、温丝丹和王禹力利用对云南八大边境市的贸易数据分析,对德宏州与缅甸边境贸易的重要地位、主要贸易产品和形势做出了评价与分析,并针对双方边贸所体现出来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培养专业定向人才和吸引更多外贸型企业落户德宏的建议。潘瑶等学者还针对近年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贸易模式、数量及管理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未来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提出了提出“建立规范化的木材交易市场、严禁乱砍滥伐及保护森林资源等建议及对策。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缅旅游合作模式问题

曹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旅游合作的大背景下,构建了三个双边旅游合作的主要模式:中国边境区域核心—边缘模式、要素组合模式和主体合作模式,并从政府、企业、合作平台与保障措施等四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中缅边境旅游合作模式的策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与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完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边境旅游合作的保障体系。韩璐与明庆忠对构建边境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在分析既有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九种内生优化模式类型与一种综合空间优化模式,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解决当前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存在的建构无序化、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资源。周灿、张一兵和梁爱文则从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角度,研究了中缅跨境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协调机制、完善的跨境旅游合作机制以及重点突破热门旅游产品等对策与建议。

黄爱莲与罗平雨从云南瑞丽口岸的旅游业发展实践出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寻中缅跨境旅游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商业布局以及民族构成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他们指出了当前瑞丽口岸跨境旅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打造特色跨境旅游线路、扩充瑞丽口岸跨境旅游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力度培养中缅跨境旅游人才的对策及建议。胡莹也通过对云南与缅甸边境旅游合作现状的分析,针对云南边境与缅甸发展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坚持旅游边贸互动发展、推进边境口岸城镇建设、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与加强旅游合作”等对策,以加快推进中缅边境旅游业的发展。刘洋则针对当前云南边境地区旅游资源的内涵开发不完全的问题,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云南边境旅游资源的赋存概况、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的大好形势下,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均衡开发旅游资源、建设边境文化主题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空间格局、加强边境旅游区域合作、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等途径,更加深入地开展中缅边境旅游资源的内涵化开发。李芳与卢澜之也针对云南边境地区与缅甸的旅游业合作与开发做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分别提出了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储备及资金配置等四个方面保障云南边境旅游走廊建设,以及凝聚政府、旅游企业和边境居民三方的力量共同推进德宏州边境旅游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地区卫生跨境合作问题

刘佳佳、罗志、杨丽华、吴霞和朵林对参与中国及缅甸跨境卫生合作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并结合网络文献查询,得出了开展跨境卫生服务合作时,应加强与对应的卫生部门的沟通,以双方共同关注的公益卫生服务为重心,以中缅双方中央及地方组织共同参与的形式,发挥中方卫生资源的相对优势,创造更多中缅跨境卫生合作机遇,发挥跨境卫生合作在促进中缅两国人民“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罗志等学者聚焦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缅甸北部跨境卫生合作,对比了外国社会组织与中国社会组织赴缅甸北部地区开展卫生服务情况及特点,得出中国社会组织拥有在边境地区的卫生设施和资源优势, 有以跨境民族和在缅中资公司作为服务平台的优势,可以通过借鉴外国社会组织在资金配置和人员管理方面的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扎实有效地推动跨境“一带一路”医疗卫生活动。

网络配图

四、中缅边境安全问题

梁晋云等学者对中缅边境安全形势与“一带一路”战略机制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中缅边境当前非政府武装盘踞的形势和非法越境所引发的违法犯罪现象(走私、贩毒、拐卖、暴恐以及窃密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影响我国西南边陲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因素进行了总结,提出坚持中缅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协调、发展”的安全战略思路,切实贯彻执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思想,发挥中国智慧等维护两国边境非传统安全的战略决策。高道权则提出“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 把影响地区安全的各种要素都纳入研究视野, 把各领域相互传导影响的诸多因素都综合起来考虑, 切实采取有效应对之策, 着力构建长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立体安全”的西南边境安全生态建设观。

缅甸北部的武装冲突对中缅边境安全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史丽冬研究了缅甸北部民族武装冲突的形势,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提出了确保边境安全、缓解地缘政治风险,以纵观全局的战略视野和积极主动的态势协调处理好缅北战势问题,,维护中国边境安全稳定和中缅两国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缅甸难民涌入边境地区的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点关注,任洪生认为当前生存在中缅边境的缅甸难民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或者宗教特征,他们将对中国西南边境地区构成一定程度的地缘政治威胁。对于,他认为中国需要从立法、执行机构以及特殊区域建设等方面着手解决此类问题,例如确立难民跨境干预原则、设立境外难民援助原则并加强难民营文化干预等。金旺与朱鹏涛则针对边境难民涌入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党政军警民合力治理工作机制,妥善安置和劝返涌入难民,加强两国军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边境社会与舆论的安全稳定。此外,马毓彤则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交往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了在云南跨境民族交往过程中维护边境安全的方法与途径:维护边境利益、强化国家认同、推行文化戍边和加强社会治理。

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缅跨境劳务合作

张鑫分析了当前我国西南地区跨境劳务合作所具有的人文与地缘优势、劳动力互补优势,也指出了一直存在的“劳动力跨境流动壁垒、跨境劳动力市场不完善、跨境劳务合作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跨境劳务合作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障碍。为有效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建立健全跨境劳务合作的多层次机制,当局亟需完善跨境劳务合作的环境,健全跨境劳务合作、管理与利益协调等机制。黄彩文与和光翰分析了中缅边境德宏州涌入大量外籍务工人员带来的利与弊后,提出了通过便利信息共享、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培训体系、创新管理模式、狠抓边境治理等手段,有效维护中缅边境的和谐稳定。刘玉立、胡志丁和葛岳静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云南边境口岸的外籍务工人员的基本属性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特征(入境渠道、就职类型、收入水平)和居住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导致云南边境口岸外籍务工人员空间分布差异的关键原因,并提出了有关部门要把握政策机遇,密切关注外籍务工人员群体并规范外籍劳务人员的管理,合理引导外籍务工人员合法有序地参与到区域经济活动中来。

六、结语

国内学者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边境问题的研究领域主要有贸易往来、旅游合作、医疗卫生、安全稳定和劳务输出,实地调研与考察的主要地区以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主。随着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火热展开,更多之前相对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领域,例如人民币结算、跨境电商、无现金支付、货运物流、产业合作、科技合作、互联互通、防灾救灾、华语教育、文化传媒、宗教问题等,将会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为共建“一带一路”,共享文明成果,提供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与扎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孟庆雷,任岩岩,阳茜.中缅边境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09):36-37.

[2] 段海波. “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3] 高延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边境区金融合作研究——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135-138.

[4] 张泽钰,温丝丹,王禹力.德宏州对缅边境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24):96.

[5] 付永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前景[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8,20(02):74-78.

[6] 潘瑶,徐晔,王庆华,王俊,苏凯文,沈立新.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西部林业科学,2016,45(04):65-69.

[7] 曹璨.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8] 韩璐,明庆忠.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27(04):54-64.

[9] 周灿,张一兵,梁爱文.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区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3):280.

[10] 黄爱莲,罗平雨.跨境旅游与边境口岸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瑞丽口岸为例[J].东南亚纵横,2018(01):91-96.

[11] 胡莹.云南与缅甸边境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1):96.

[12] 刘洋. 边境文化视角下云南省边境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13] 李芳. 云南边境旅游走廊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14] 卢澜之. 演化博弈视角下德宏州边境旅游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15] 刘佳佳,罗志,杨丽华,吴霞,朵林.中国与缅甸边境地区卫生跨境合作机遇及挑战[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01):5-7.

[16] 罗志,吴霞,刘佳佳,杨丽华,郎琅,陈颍川,朵林.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缅甸北部跨境卫生活动优势与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11):1549-1551.

[17] 梁晋云. 中缅边境安全形势对“一带一路”战略机制影响研究[A]. 中国犯罪学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论坛(第四卷·上册)[C].中国犯罪学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2017:32.

[18] 高道权.贯彻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 着力构建西南边境立体安全生态体系——“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边境安全生态建设浅谈[J].国防,2018(07):10-16.

[19] 史丽冬.缅北战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04):67-72.

[20] 任洪生.边境“难民及非法入境者”问题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J].国际展望,2017(05):41-62.

[21] 金旺,朱鹏涛.我国边境难民涌入问题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8,34(11):10-14.

[22] 马毓彤. 云南跨境民族交往对边境安全的影响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7.

[23] 张鑫.“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南跨境劳务合作机制构建[J].学术探索,2017(07):47-54.

[24] 黄彩文,和光翰.中缅边境地区外籍劳务人员与边疆安全[J].学术探索,2016(08):56-61.

[25] 刘玉立,胡志丁,葛岳静.云南边境口岸外籍务工人员空间分布差异及其成因[J].热带地理,2017,37(02):174-184.

撰稿人:广西大学 中国—东盟研究院缅甸研究所研究助理 陈艳阳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