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失控了!

编辑:瞭望智库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9-06-18 15:47:09 共1634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东失控了!

库叔 瞭望智库

阿曼湾油轮袭击事件真相仍扑朔迷离,美国欲借“视频证据”在国际上声讨伊朗,却应者寥寥。

与此同时,伊朗却宣布,将进一步减少履行伊核协议中的承诺。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7日,伊朗官方表示,伊朗将不再遵守伊核协议,对铀的库存量进行限制。从27日起,其铀储量将超出协议规定范围。

根据2015年的伊核协议,伊朗同意将其低浓铀库存限制在300公斤,并将多余数量运往国外出售或储存。同时,伊朗的铀浓缩水平必须限定在3.6%左右。而上月20日,伊朗原子能组织曾宣布,为抵抗美国“进攻性制裁”,已将丰度为3.67%的浓缩铀产量提升4倍。

事态发展正逐渐失控。

文 | 邹志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 | 李雪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6月14日,美国公布了一段黑白视频并声称这是伊朗参与策划阿曼湾油轮遭袭事件的证据。

对此,法国驻联合国前首席军事代表特里刚在接受法国24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这证据让我想起了16年前的伊拉克战争,那时候他们也是这样展示给所有人看,但最后都是假的。”

他还称,很惊讶看到美国政府的鹰派人物这么快就把证据亮出来,因为这样做“非常危险”。

眼下,随着伊朗宣布将不再遵守伊核协议,地区局势愈发紧张。

1

油轮遇袭事件迷雾重重

6月13日晨,两艘从海湾地区开往东亚地区的油轮在阿曼湾遭遇严重袭击。从公开照片可以看到,其中一艘遇袭油轮中部起火并且冒起滚滚浓烟,明显受到袭击重创。

这是继5月12日4艘油轮在阿联酋外海遇袭以来,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发生的第二起油轮遇袭事件。

袭击事件发生后,伊朗和美国均在第一时间派出海军船只进行了救援,两艘油轮上的船员均被救起。伊朗海岸警卫队船只救出了“牵牛星”号上的44名船员;美国海军舰只也赶往事发地区并救起了21名“国华勇气”号的船员。袭击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虽然有众多现场人员目击以及照片等证据存在,但目前对于此次油轮遇袭事件的袭击方式、幕后元凶等均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有遭受鱼雷袭击、炮击、水雷、自爆等多种猜测。像上次遇袭事件一样,事情的真相再次陷入了迷雾之中,想要尽快厘清事实和责任方恐怕是难以做到了。

事发后,美国立即派遣驱逐舰与侦察机赶往事发海域进行调查,并断然宣称油轮可能是被鱼雷击中,伊朗是“幕后凶手”——再次将矛头对准了伊朗。

13日下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明说,根据对有关情报、袭击武器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曼湾袭击了两艘油轮,但他并未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针对美方的指控,伊朗予以断然否认,并指责正是美国及其地区盟友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伊朗外长扎里夫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表示,这一事件相当“可疑”,并呼吁有关各方就此事进行对话,避免紧张局势升级。

伊朗政府发言人表示,伊朗方面已准备好就保护地区重要航线同地区国家展开合作,同时提醒说不要急于做决定,否则将落入某些势力设好的圈套。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表示,伊朗拒绝接受美国毫无根据的说法,并以最强烈的措辞予以谴责,认为美国与其盟友“煽动战争”,呼吁国际社会负起责任,防止美国及其盟友鲁莽且危险的政策与行为,导致地区紧张形势升温。伊朗随时准备在确保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方面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并对“美国的胁迫、恐吓和恶意行为”发出警告。

2

美国即便不是自导自演,也可能是顺水推舟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美国认为伊朗袭击油轮是为了让国际油价上涨,升级地区紧张局势,阻碍航行自由,以及地区国家中只有伊朗有此袭击能力等指责,显然都经不起推敲,而现实中又拿不出确切证据,不能不让人怀疑美国的动机。

由于美国空前强硬的制裁和全面封杀,伊朗当前面临巨大内外压力,国内经济挑战尤为严峻,伊朗是希望缓和紧张局势的。虽然伊朗多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其深知这一问题的敏感性,并没有也不会轻易下手。而从历史来看,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期的袭船战导致美军直接介入,伊朗海军曾遭到重大损失。虽然美国对攻打伊朗有诸多顾忌,但伊朗的军事实力毕竟与美国差距很大,在美国大军压境和全方位监控的背景下,伊朗没理由自己往枪口上撞。

并且,此次袭击发生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调停美伊争端期间,恰巧两艘油轮都载有与日本有关的石油石化产品,伊朗若选在此时发动袭击,才更加令人费解。

实际上,不到万不得已伊朗不会主动挑起战端,在当前不利形势下连续袭击过往油轮,无异于自找麻烦。

从油轮袭击事件的受益者角度来看,网上流传的“美国自导自演”或第三方煽风点火的说法似乎更为可信。

美国通过油轮袭击事件既可以为遏制伊朗提供新的借口,借此施加更多制裁举措,作为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也可以从国际油价的上涨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从而拉动国内页岩油气开发和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提升特朗普政府的执政业绩。

而伊朗当前处于被封锁状态,石油输出几乎被美国全面封杀,难以从油价上涨中明显受益。

此外,伊朗的地区对手暗中挑起事端的可能性也很大。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不论何方所为,在海湾地区建立了全方位监控体系的美国不可能一无所知,即便不是美国“自导自演”,也很可能是顺水推舟,利用事态发展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3

真相已不重要,美伊关系陷入无解困局

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这一敏感区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连续发生两次油轮遇袭事件,无疑加剧了本就紧张的海湾地区局势。油轮遇袭事件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异常关键和敏感的地理位置之外,美伊在海湾地区的紧张对峙是主要背景。

当前,美国对伊朗实行全方位制裁和极限施压,态度强硬而不留任何余地,誓要将伊朗石油出口完全“清零”,甚至酝酿禁止伊朗所有对外贸易,并增兵海湾地区对伊朗进行全面封锁和监控,将对伊经济制裁逐步扩展至外交、政治和军事领域。

面对美国的高压态势,伊朗始终态度强硬,表现出绝不屈服的架势,多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虽然美国声称希望通过施压迫使伊朗进行谈判和按照“正常国家”行事,但其严厉的制裁举动和苛刻的要求实际上等于关上了谈判的大门,伊朗不可能接受,唯有对抗到底,紧张对峙的美伊关系也似乎陷入了无解的困局之中。

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后,伊朗领导人再次表示不会与美国谈判,态度并没有出现丝毫缓和。油轮遇袭更提升了美伊之间对抗的风险。

虽然美国空前收紧制裁枷锁,并调兵遣将进行军事威慑,但其并没有意愿同伊朗开战。

今年4月以来,美国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完全取消之前给予伊朗的部分制裁豁免;向中东地区部署“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和轰炸机特遣队;此次油轮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又决定向阿曼湾派遣一艘配备了战斧巡航导弹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梅森”号。与此同时,美国国内部分对伊强硬派也在讨论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伊朗问题,与伊朗敌对的以色列、沙特等美国的中东盟友更是一直希望美国在更大程度上打压伊朗,甚至对伊动武,美国也的确没有排除军事打击伊朗的选项。

然而说到底,特朗普政府并没有与伊朗开战的意愿,美国现有的兵力部署也不足以支撑对伊朗的全面战争,美国大军压境依然是在以压促变,并不希望陷入一场新的成本高昂的地区战争,这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特朗普的执政风格也不相符。

此次油轮袭击事件后,美军中央司令部在增兵海湾的同时声称,对伊朗开战不符合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战略利益。蓬佩奥6月16日表示,美国不想与伊朗发生战争,但会采取包括外交在内的一切必要行动,以确保中东地区的重要海运航线的安全,一定程度上又对此前的强硬言论做了缓冲。而面对空前压力和处于弱势的伊朗更不希望与美国开战,在保持态度强硬的同时,行动上十分谨慎,不愿挑起事端。

实际上,美伊关系的主动权始终在美国一边,从伊核协议的存废到对伊全面封杀,再到油轮袭击事件,美国的政策态度决定着事态的发展走向。

两次油轮遇袭事件至今都没有明确结果,美国的政策意图和目标却比较明确,在不改变对伊遏制施压政策的背景下,美国必然会利用自身话语优势将国际舆论引向不利于伊朗的方向,服务于本国的中东战略目标,在可控的情况下不断升级对伊施压,至于事情的真相反而并不重要。在常规制裁和施压措施已经没有多大升级空间的背景下,未来美伊关系可能更多地受到油轮遇袭等突发事件的冲击。

4

类似突发事件必将一次次挑起世界敏感神经

连续发生的油轮遇袭事件不仅反映出美伊博弈的新特点,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搅动着国际能源市场,也影响着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国家间关系,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冲突,国际社会可能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首先,油轮接连遇袭无疑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引发国际社会对中东形势的担忧。

美伊紧张对峙,加上中东地区国家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油轮遇袭事件引起外界对美伊爆发直接冲突的担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达了严重关切,强烈谴责任何针对民用船只的攻击行为,并表示担忧这一事件可能带来令世界无法承受的后果,那便是海湾地区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随着紧张局势的升级,未来国际社会斡旋美伊冲突和地区争端的难度无疑进一步加大了。

其次,油轮遇袭搅动着国际能源市场,为国际油价走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袭击发生的阿曼湾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入口处,而霍尔木兹海峡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世界石油运输通道,是中东石油外运的咽喉所在,大约占到全球石油消费量的20%,对国际能源市场具有重大影响。两次油轮遇袭都导致国际油价的明显上涨即说明了这一点。

多国海事部门和国际海运公司、保险公司等已经对此航道安全发出了警告,这对未来相应航线的石油运输成本以及油价都将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海湾产油国更为担心本国石油出口安全,认为油轮袭击事件对全球石油供应及地区安全构成了威胁。但总体来看,海湾地区以及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安全并没有出现明显阻碍,对国际能源安全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最后,油轮遇袭事件也正在产生超出中东地区的更大影响。

一方面,亚欧很多能源消费国高度依赖来自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而伊核协议的存废也关系到很多国家的切身利益,油轮遇袭事件自然引起了域外大国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此事也迫使其他国家在美伊关系问题上表明态度或选边站队。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都对袭击事件予以谴责,但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以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而英国、沙特已经表示认同美国的说法,是伊朗策划发动了袭击事件。

日本的地位最为尴尬,油轮遇袭事件发生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伊朗访问,遇袭船只上均载有运往日本的货物,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称在安倍访问伊朗期间发生袭击是“伊朗侮辱日本”。日本虽然表态谨慎,但这已经直接葬送了其本就希望渺茫的调停努力,日本试图尽快恢复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设想也落空了。

在美伊紧张对峙的背景下,类似油轮遇袭的突发事件必然将一次次地挑起世界的敏感神经,但不论此类事件有多么严重,美伊之间的关系走向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尽可能地避免局势升级并降低美伊之间的对抗程度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