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缅关系看中国—东盟关系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9-07-27 14:42:22 共2429人阅读
文章导读 从中缅关系看中国—东盟关系

吴赟泽

中国与缅甸依山傍水,自古以来缅甸是为中国的西南门户。在历史上,中缅两国曾以“胞波”互相称呼。虽然中缅两国在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但是缅甸对于新中国的承认是迫于国内的左派政治团体和华侨社团的集体施压,而且缅北地区缅甸共产党的存在,使缅甸对中国产生了恐惧。

虽然缅甸与中国的建交,带有些许的不情愿,但是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与缅甸的关系持续向好,并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圆满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典范。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但在六十年代后期,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外交不断实施“输出革命”,这不仅引发了1967年的缅甸排华事件,还导致缅北地区由于缅甸共产党的武装活动的出现不稳定局势,中缅关系直线下降。

1988年,缅甸国内爆发严重的游行示威活动。军政府迫于压力,成立了“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宣布废除“一党制”,并承诺举行多党大选。出乎意料的是,昂山素季领导的全民盟赢得了压倒性胜利,但军政府违背了诺言,下令囚禁昂山素季,并逮捕了全民盟的主要成员。军政府的铁腕手段和不民主行为遭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强烈谴责,并在不同程度上对缅甸进行了制裁,缅甸遭到了发达国家的孤立,经济面临崩溃,但这却成为了中缅关系转折的契机。

首先,中国坚决反对西方对缅甸的制裁,再在之前1978年和1985年邓小平和李先念的访缅活动的基础上,中缅在冷战时期形成的距离逐渐消除。其次,1989年,缅甸共产党解散,这也极大地消除了缅甸对与中国的恐惧。由此,在1989年10月,丹瑞中将访华,奠定了中缅两国的长期友好关系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的中缅关系依然向好,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2011年5月,时任缅甸总统登盛访华,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不断加强双边合作,共同参与地区论坛与全球治理,互访频率不断增加,但看似不断升温的政治关系背后,却是暗流汹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缅关系在于缅甸的单方面改变,两国的经济合作十分有限,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发和缅甸的工业化,两国的经济合作开始蒸蒸日上。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便成为了缅甸的重要盟友。不断增长的资源的需求和“走出去”的政策,这两大因素,成为了中缅合作的催化剂。以国企为主的中国企业进入缅甸,以矿产与能源领域为主的项目开工。从2007到2012年,中国从缅甸的第四大投资国位置跃居第一,成为缅甸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泰国。之后中国成为缅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双边贸易额135.4亿美元,同增长10.2%。2018年,中缅双边贸易额15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2019年1-3月,中缅双边贸易额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

但是在这些华丽的数额下,中缅经济合作却十分的艰辛。无论是皎漂港项目还是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在所有的项目中密松水电站的停建可以说是中缅合作中最大一次冲击。密松水电站耗资35亿,是中国在缅甸最重视的项目之一,但在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登盛在缅甸国会宣布密松水电站在他的总统任期内搁置。密松水电站的停建,引发了众多议论,停建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密松电站项目策划阶段以来,反对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专家指出该项目可能引发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但中国方面对此从未有过关注。

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共同签署并发表的《曼谷宣言》宣告着东盟成立。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文莱先后加入东盟,成为我们现在说的东盟十国。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很重要,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的经验都可以为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缅甸和东盟,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都具有多样性。缅甸国内少数民族林立,而东盟具有政治多样性、宗教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东盟十国中,有社会主义国家——越老柬;有君主制国家,如文莱;有西方民主制国家,如菲律宾。不仅如此,部分国家的王氏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泰国。中南半岛上的老柬缅泰佛教盛行;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国伊斯兰教国家,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穆斯林人口也较高;菲律宾则是天主教国家。有“亚太十字路口”之称的东南亚,这片地区是儒家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佛教文化圈等多个文化圈的交融之地,多种文化交错并存。根据亨廷顿教授“文明冲突论”的观点,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佛教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交汇融合之处,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矛盾也多以不同宗教文明之间爆发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东南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打交道并不容易,要做朋友也不那么简单。因此,面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东盟,中国还需要对东盟十国不同的国情进行不同的政策的实施,推进求同存异。

中缅的经济合作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障碍源于当地民众对于工程项目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中国在缅的投资项目以能源项目为主,但这类项目并没有为地方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由此不明就里的缅甸民众对中国产生了不满。而且中国在缅的项目也对当地民族文化和环境造成了破坏,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的形象。对于整个东盟而言,不仅是民众,部分东盟国家与中国也缺乏互信主要原因是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有极大恐惧,同时在部分议题上,中国也与东盟国家存在争端,如南海问题。为了消除不信任,第一步是要意识到现存的不信任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将对中国—东盟关系十分重要。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战略对东盟的重要性,东盟才会愿意维护与中国的关系,避免信任赤字。

在中缅经济合作中,相比西方国家,中国对缅甸进行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援助和合作。但由于中国有“做好事不留名”和“少说多做”的本土文化,因此在缅甸鲜有人了解中国对于缅甸的帮助和贡献。由此,很多西方媒体对中国在缅甸,还在其他区域所作之事进行了抹黑和抨击,例如最常见的债务陷阱。为了未来能够更好的与东盟国家进行合作,中国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适当地舆论宣传,一方面向东盟国家的国民展示中国是来给予帮助的,让东盟国家的国民能够相信中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回击部分西方媒体的不当言论和扭曲事实的行为。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东盟无论在维护 自身经济发展还是区域合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都是符合中国的发展利益的。作为彼此的近邻,中国与东盟国家因地缘和全球化而紧密联系,双方需要靠智慧和创新来应对挑战。只有在合作中逐步增强互信,使合作超越简单的利益共享,才能使中国与东盟逐步迈向命运共同体。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