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缅三国演义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0-03-02 18:19:15 共1774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印缅三国演义

吴赟泽

在亚洲说到三国演义,大家可能会想到上世纪盛行的“中美苏大三角”,即便放在当下,可能根本不会想到本文所讲的三个国家居然是中国、印度和缅甸。不过事实上,这三个国家在亚洲东南部的博弈值得探讨。

从地图上看,缅甸的北面的掸邦、克钦邦和中国的云南省接壤,东面是老挝和泰国,而西面,除了和孟加拉国接壤,还和印度接壤,也就是印度国土凸出来的那一部分。从历史上看,缅甸和中国、印度的关系都是源远流长。缅甸和中国的关系不言而喻,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几乎和共和国同龄的外交关系可以看出两国的紧密关系,同时“胞波”的独特称呼也给两国的友谊添砖加瓦。

印度和缅甸也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拥有共同的历史、种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在公元七世纪前佛教就传入缅甸,印度自然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缅甸人民的;印度和缅甸在19世纪到20世纪,先后成为了大英帝国殖民地,两国有着共同的被殖民历史,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很多印度人移居缅甸,有的当兵,有的在政府任职,有的经商,现在在缅甸,印度人和印度裔仍是主要群体之一;在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缅甸印度这对难兄难弟相互扶持,两国在1951年7月7日签署了有效期五年的《友好条约》,缅甸领导人吴努与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尼赫鲁曾对媒体说:“我们在很多问题上与缅甸政府经常互通有无....我们之间不仅享有常规意义上的友好关系,我可以说甚至还要更加友好一些。”当然,印缅关系和中缅关系一样,都经历过跌宕起伏,在这里就不对印缅关系恶化的历史进行赘述了。

进入21世纪,中印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国国家,拥有足够大的人口底子,中印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经济开始腾飞,社会发展不断加速,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消费市场之一,印度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居世界第一。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印也逐步开始对外发挥影响力。

我们首先来看中国,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边是首要”是中国外交大原则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周边形势逐渐复杂化,同时2008年奥巴马上台后,提出“重返亚太”,继续发挥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如此看来,中国东进的战略被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硬生生挡住了,从日本冲绳到菲律宾的岛链将中国成功封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大教授王缉思在2014年提出了依托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的“东稳西进”的“西进战略”,但这一战略思想也遭受了质疑,有学者认为,中国西部的中亚地区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西进战略”会引起俄罗斯的警觉,让中俄关系受阻。之后,清华教授赵可金提出“南进战略”,其目标也就是东南亚地区,但是这一战略思想也遭受了不少质疑,因为日本在东南亚有很大的利益,同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与中国有南海争端,新加坡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泰国由于他信、英拉的缘故对中国有极大的提防之心,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企图以更大的包围圈封锁中国,由此可见中国的南进也是困难重重。但是现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关系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菲律宾近期终止了与美国的军队互访协议,杜特尔特政府不断致力于与中国改善关系,菲律宾的这一行动也让美国在南太平洋尤其是在南海的战力支撑点突然消失,这就给中国打开了一个缺口,同时在东南亚各国中,老挝、缅甸、柬埔寨和中国的关系在新世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持续向好,由此除了巴基斯坦,缅甸可以说是中国直达印度洋最好的战略伙伴国。

我们再来看印度。中国有“南进战略”,而印度有“东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旨在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广泛的经济和战略关系,以巩固其作为地区大国的地位,并抗衡中国的战略影响力。它始于1991年,标志着印度世界观的战略转变。它是由总理纳拉辛哈·拉奥(1991-1996)制定和实施的,并被历届政府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1998-2004)和曼莫汉•辛格(2004-2014)大力推行。“东望政策”的成功激发了南块官员的热情,将政策发展成更注重行动、项目和结果的政策。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在2014年宣布,将“东望政策”修改为“东进政策”(Act East Policy)。在2018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莫迪总理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了东盟对新崛起的印度-太平洋地缘政治架构的中心地位。他分享了印度的愿景,即在该地区形成一个包容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他总结称,该地区足够大,能够友好地容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崛起。印度东进的第一站就是缅甸。很显然,“东进政策”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作为“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印度,是否会扮演一个“反华”急先锋的角色,我们不得而知,但以目前中印关系来看,中印两国的对峙不可避免。

早在上世纪,缅甸和中国、印度的双边关系的变化,有极大原因就是源于第三方。1960年1月28日,缅甸与中国签署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给印缅关系蒙上阴影。中缅关系成为了当时印度议会的重要议题。印度上层认为,自从中缅签署协议之后,中国“一直在讨好缅甸”,而且中国“正在提出帮助缅甸,以削弱印度对缅甸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中印1962年10月的边境冲突中,缅甸不愿顾此失彼,保持了中立立场。缅甸的沉默被印度解读为“亲中”,缅印关系因此“冷缩”了两年。1964年,印缅关系有所回暖,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支持缅甸的反叛活动,让缅甸政府不快。中国掀起文化大革命风暴后,缅甸华侨也上街闹文革。1967年6月,缅甸爆发了反华骚乱。中国支持缅共搞武装斗争,红卫兵还加入了缅共游击队。

现在,中国对于缅甸的重视可谓是空前的。2020年时中缅建交70周年,缅甸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出访的首站。在习近平《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一文中,不仅回忆了中缅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强调两国政治互信根基更加牢固;两国务实合作越做越大;两国人文交流纽带日益拉紧,还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要加强战略沟通,擘画双边关系新蓝图;深化经贸往来,注入互利合作新动能;加大交流互鉴,增添“胞波”情谊新内涵;增进协调配合,开创地区和平稳定新局面。中缅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缅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自2013年来,皎漂经济特区的建设不断加速,前景光明,中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的中缅油气管道也在2017年重新开通。

而印度也不示弱。缅甸总统吴温敏也在2月26日抵达新德里,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访印之旅,双方签署了从基础设施到人道主义援助的10份谅解备忘录,涉及预防人口贩运、环境保护、石油产品合作、卫生研究、通讯合作,以及关于若开邦发展的四项谅解备忘录。缅甸领导人还会见了印度总统科温德。作为缅甸第五大贸易伙伴,2018- 2019年,双边贸易额增长8%,贸易额达17亿美元。为了贯彻“东进战略”,印度和缅甸还在2019年10月19日开展了2019年度印缅海军联合军演(IMNEX-2019),但在军援上,印度还是差了中国一大截,缅甸有超过90%的武器都是中国提供的。目前,缅军与印军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除各种军事演习与培训外,印度向缅甸兜售大量印度武器,就连缅甸第一艘潜艇都将是印度海军的辛杜维尔号。缅甸民主化完成后,一直希望能够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采取平衡政策,这正契合了印度的战略。随着以后印度-缅甸-泰国三边公路的畅通,印度东北邦就能真正成为实施“东进”战略的桥头堡。

中国的南进和印度的东进让缅甸成为了两个地区大国的竞争博弈点,缅甸倒向任何一方都将对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缅甸倒向中国,那么中国将成功地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通道,从中东运输而来的石油,能够直接抵达皎漂港,通过中缅油气管道输送至中国国内,中国也可以从缅甸获取当地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将极大降低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成本和运输风险,中国的油气资源不再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送至中国的东海岸,中国不再需要担心马六甲海峡的关闭而导致中国能源危机的可能性。对于印度而言,这简直是灭顶之灾,

印度一直担心中国利用南亚国家来“包围”印度,担心中国与缅甸发展战略关系,担心中国海军在孟加拉湾获得立足之地,中国在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强烈刺激着印度,而现在印度的死敌巴基斯坦已经站在了中国的阵营,这让印度已经是芒刺在背。印度战略专家称,印度东北部地区在该国的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如果通过缅甸北部向西推进,对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谷发动进攻,远比穿过喜马拉雅山更容易。因此,印度越来越担心缅甸向中国倾斜。它希望“把住”缅甸这道关卡,争取增强对缅甸的影响力,使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重回“战略中立”甚至是“偏向印度”的轨道。对于新加坡而言,缅甸倒向中国也是他所愿意看到的,港口的转口贸易是新加坡赖以生存的一大产业,而中国又是一大客户,少了中国这一东亚的巨大经济体,新加坡的经济将遭受巨大打击。如果中国打通了到印度洋的通道,那么美国的“印太战略”几乎等于破产,美国将无法有效遏制中国。

如果缅甸倒向印度,那么印度的“东进战略”获得了极大成功,印度可以获得缅甸丰富的自然和油气资源,并让东盟-印度的对话机制发挥更大的功效,成功遏制住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当然也是喜闻乐见,这标志着缅甸也被纳入“印太战略”,“印太战略”获得成功,中国东进和南进的通道全部封死,新加坡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支柱产业遭到打击。

当然,以上两种情况在当下的国际体系不太现实。缅甸奉行“不结盟、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不依附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中立。但缅甸是中印在印太影响力的关键,这一事实不会改变,所以在未来中印两国在缅甸不断发挥自己影响力的角逐依然不会停止。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