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凯:缅甸该如何应对疫情恐慌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0-03-15 16:50:06 共1860人阅读
文章导读 亨凯:缅甸该如何应对疫情恐慌

缅甸该如何应对疫情恐慌

亨凯

3月12日下午,缅甸两大城市仰光和曼德勒分别出现已有确诊病例的谣言,当晚两个城市就出现了超市抢购风潮。这一天,国务资政杜昂山素季结束了全国巡回民众见面会,在内比都召开了有关防治新冠病疫的会议,提出需制定规则来管理人群集会。但会议的决定却并没有立即向民众公布。而在前一天,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病疫定为“全球大流行病”。无巧不成书,仰光的著名超市连锁,也在12日下午推出了购买2万元商品即可抽奖1年免费食品的优惠政策。于是,世卫对病疫的定义升级、政府的严肃态度和信息不透明导致谣言出现,再结合超市不合时宜的优惠政策,使仰光和曼德勒都出现了抢购风潮。

2月28日,卫生与体育部发布通告,将新冠肺炎定义为快速传染病和需主动上报的传染病。当天,缅甸就出现了有4名因新冠病毒死亡的谣言,谣言中使用的照片是2009年H1N1时的照片。1月30日,缅甸成立了中央级别的防疫委员会,2月1日就出现有40人因新冠病毒死亡的谣言,谣言中使用的照片是2018年矿难的照片。可发现,每一次病疫或政府态度的升级都会引来别有用心的谣言出现。正印证了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博斯特曼的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力。谣言的可怕之处在于在关键时刻对公众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分辨这些谣言以及如何更好地处理在新冠病疫下的个人健康与生活安全呢?

缅甸谣言大盘点

在这次新冠病疫下,缅甸的谣言出现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有关病疫的根源。在病疫爆发之初,人们对此次病毒一无所知,于是“蝙蝠汤造成感染”的谣言迅速传播到包括缅甸在内的世界各地。在城市文明社会里,包括“吃蝙蝠”在内的食用野生动物是一种文化陋习,在饮食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理应禁止。不过,虽然中国各地都有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但食用蝙蝠依然是极为少见的,而且实际上非洲各地及许多太平洋岛国包括印尼也都有食用蝙蝠的文化。而当时流传极广的中国女孩吃蝙蝠汤事后也证明其实是几年前对一个太平洋岛国饮食文化的介绍。

另外,根据科学发现,新冠病毒的原宿主虽然可能是蝙蝠,但蝙蝠并非是直接将病毒感染到人身上的,穿山甲极可能是病毒的中间宿主。此外,武汉虽然是最先发现和爆发病疫的地点,但根据最新的科学发现,武汉或许并非是病疫的“原产地”,当然这目前还只是猜测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科学调查来支撑。

在这个谣言的第一阶段,人们都把病疫和吃蝙蝠与武汉捆绑在了一起,造成了对武汉和中国的污名化,对中国人的排斥。但是,缅甸人在这个阶段还并未真正在意病疫的危险性与和自己的关联性。

随着病疫的不断发展,缅甸人才开始担心其病疫的传播,这时有关病疫的谣言则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治疗病疫的特效“土方”。这些土方包括喝酒、吃大蒜甚至多喝水能治病等。如有谣言说,通过大量喝水,可以借用水势将病毒带入胃里,并用胃酸将病毒杀死。虽然,只要稍具科学常识,就能分辨这些消息的真伪,但出于恐慌,人们还是大量转发了这些谣言。包括德依达林省首席部长就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转发了“大蒜能治病”的谣言。由于引来了人们的嘲笑,首长删除了这条转发博文,也受到了民盟中央的批评。

在这第二阶段的谣言中的另一种类型是关于缅甸抵抗病毒的环境和体质优势。在这个阶段,人们发现虽然周边各国都有疫情传染出现,但缅甸至今没有一个确诊病例,于是自然而然产生了“优越感”,认为缅甸环境气候炎热,加上缅甸人平时饮食多不卫生,因此体内早就产生了他国所不具备的病毒抗体。但是同是气候炎热的东南亚各国(老挝除外)和中东国家也都出现了病毒传染,而在卫生条件和缅甸类似的印度也出现了病例,这些谣言的“公信力”开始出现动摇。

于是就出现了谣言的第三阶段,即病例的出现。正如上文所说,有关确诊病例的谣言主要出现了三次,分别是2月1日的40人传染死亡、2月28日的4人传染死亡以及3月12日的仰光和曼德勒出现病例,但医院和政府选择隐瞒的谣言。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谣言,仅仅是给人们传递了无益的、错误的病疫知识,并未在社会上造成实际的不良影响,则第三阶段的谣言却在社会上产生了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和恐慌——抢购。

谣言折射出的不信任

由于过去数十年军政府的影响,缅甸民众对政府公开信息的诚意以及政府的实际能力,如卫生医疗和社会管理能力完全没有信任。相信谣言的人认为,缅甸之所以没有确诊病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卫生部门没有能力检测出病症来,二是政府部门已检测出病例但故意隐瞒不报,而隐瞒不报的理由则可能是为了让正在进行的高考得以顺利举行。因此,有一些人即便不相信现在的谣言,也猜测在高考之后就会出现确诊病例。

实际上,这样的谣言和对政府的不信任现象并非缅甸独有。由于这场病疫已进入到“全球大流行”的阶段,病疫传播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和无差别性,几乎所有已出现病例的国家都有类似谣言、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抢购出现。包括素以行政效率闻名的新加坡和日本等和作为高科技大国的美国、德国等国家。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各国政府只能针对谣言所提出的问题,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信息的透明度与及时度。

而缅甸,虽然在处理出于政治原因的“诽谤”或“危害个人安全”的虚假信息时效率较高,但对处理这类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谣言时效果不彰。

在面对这场危害较大,但又无力应对的民众,为了在病疫中“自助自救”而产生了抢购现象。有人表示,因为看到了国际上病疫流传后的各种生活困难消息,又熟知缅甸政府的调控能力有限,作为个人只能提前为自己准备物资自救,因此无可厚非。虽然,从理性和利己的角度而言,似乎这样的行为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这类人忽视的是,人类在集体行为中的非理性和自我管控能力。例如,一部分人可能会过多地囤积食材和生活用品,挤占了一些人正常的生活所需,从而造成物资的短缺和物价的抬高,使病疫的影响在病疫发生前提前来临,并且会对原来就效率低下的政府部门增加新的问题和压力。

以信任、积极、冷静应对

虽然缅甸政府的卫生医疗能力是客观现实,但社会对政府的防疫诚意和决心应保持信任。如今缅甸政府毕竟是民选政府,对民众负责,而病疫的无差别性则威胁着包括政府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因此,缅甸政府没有任何理由隐瞒信息。另外,在手机、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缅甸政府也没有能力隐瞒信息。因此,社会首先应信任政府,信任专业人士,而非没有根据的小道消息

那么对于病疫的消息特别是确诊病例的消息应如何甄别真假呢?政府已于2月28日将新冠肺炎定为“必须主动上报”的病症,所有私营或公立医院接收到“疑似病例”都需要上报,并转移到指定医院进行隔离观察和检验,而目前仅有仰光的国家检疫中心有能力检测该病毒。而,卫生与体育部每天晚上8点都会对当前的检疫工作进行报告。因此,所有以地方医院的名义(假冒)发布的确诊消息均为谣言

另一方面,根据杜昂山素季于12日召开的病疫应对会议,13日,政府宣布将原来的中央级防疫委员会,升级为国家级防疫委员会,由原来的两名部长领导改为杜昂山素季亲自领导。这意味着国家对防疫工作已经升级到最严肃认真的级别。同时,政府也已宣布取消包括泼水节泼水台在内的所有会导致人群聚集的大型活动,并要求电影院也歇业至4月底。当然,政府如今的信息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和滞后,需要改进。

作为民众,大家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共同进行防疫工作。如应根据政府的建议,避免人群聚集,有发烧、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勤洗手,在空气流动较差或人群密集处可考虑佩戴口罩,尽量克制自己进行过多的、超过正常所需的囤货抢购行为。用信任、积极和冷静的态度来共同应对这场人类的病疫。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