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镜报:「一国两制」新定位──习近平深圳讲话解读

编辑:香港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0-10-31 11:59:53 共1851人阅读
文章导读 香港镜报:「一国两制」新定位──习近平深圳讲话解读

香港镜报 区汉宗

习近平主席把深圳的发展与「一国两制」事业相提并论,这是「一国两制」的新定位,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了「一国两制」的初心和立足点。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制取得巨大成功,才能保障香港的资本主义一制继续保持繁荣稳定,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十个方面总结深圳等经济特区发展的宝贵经验,最特别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提出深圳事关「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中国最高领导人把深圳的发展与「一国两制」事业相提并论,这是「一国两制」的新定位,充分彰显中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新定位回归「一国两制」初心和立足点

九七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一国两制」的定位不够完整。那时过多强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强调中央不干预特区内部事务,甚至还讲「两制」是「井水不犯河水」。这实际上割裂了「两制」与「一国」,香港反对派和国际反华势力甚至以「两制」之名对抗「一国」,这是回归后香港出现种种背离「一国两制」乱象的总病根。

邓小平曾经谆谆告诫港人,社会主义的内地是「一国两制」的主体和保证,「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如果国家主体的制度变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也会吹的」。「不讲两个方面,『一国两制』几十年不变就行不通了。」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上,习近平对「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做了透彻说明:「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习近平这番话,是理解「一国」与「两制」关系的逻辑起点,是必要的正本清源。

习近平深圳讲话,进一步正本清源,对「一国两制」作出新定位:「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新定位,把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赋予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上,而非赋予香港之上。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制取得巨大成功,才能保障香港的资本主义一制继续保持繁荣稳定,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邓小平早就批驳了「中国四化建设离不开香港」的说法,指出:「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么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习近平对「一国两制」作出新定位,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了「一国两制」的初心和立足点。

《纽约时报》发出解读文章称,习近平讲话强调国内创新,重新定义「改革开放」,希望把中国的技术、投资和影响力带到世界来改变国际平衡,文章还提到,讲话并未直接提特朗普政府在中美紧张局势升级之际限制中国企业获得美国技术的努力,而是笼统地警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深圳的经验表明,中国必须「在全球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权」;《华盛顿邮报》和彭博社报道都提到,习近平讲话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大湾区建设的全力支持,要求进一步整合包括深圳、香港在内的区内城市的资源,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打造可以与硅谷相媲美的区域增长引擎;美联社报道,习近平讲话承诺将采取新举措支持中国最大的技术中心深圳的发展,与华盛顿的冲突激发了中国创建自己的供货商的雄心。

(二)深圳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指出:「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礡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际上,「一国两制」的实施,不仅是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而且最早也体现在深圳的发展上。因此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在「一国两制」下深港关系互动40年,充分彰显「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从经济特区开始设立,深圳什么都不是,身处国际大都会的香港人更是对邻居不屑一顾。但如今,深圳已完成从抄袭到创新、从粗放到精细、从对香港人自卑,再到对香港人自信的蜕变。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有目共睹,深圳2019年的GDP近2.7万亿元人民币,比起1980年刚改革开放时成长达一万倍。除了GDP数据亮丽,今日的深圳更是中国的创新和高科技之都,总部设于深圳的高科技公司多不胜数,包括了港人所熟知的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还有迈瑞医疗、顺丰控股、大族激光、金蝶软件、创维数字、深桑达、中国长城、海能达、达实、华强文化等一批知名企业。深圳共有14家独角兽企业,分别为:菜鸟网络、微众银行、优必选、聚宝汇、腾讯云、柔宇科技、土巴兔、丰巢科技、随手科技、房多多、辣妈帮、越海全球供应链、奥比中光、碳云智能。多达1,000名企业家、分析师、银行家和投资者云集深圳,深圳股市亦成为高科技公司云集之地。40年来,深圳从昔日的中国南方边陲小镇,令人瞩目地发展为GDP超越香港的国际大都会,其创新能力更是不逊于美国硅谷。

习近平在讲话中用了很大篇幅描绘深圳特区的成就,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采演绎。」「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深圳带动了珠江两岸千帆竞发、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浪潮。

40年来深圳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的崛起,是当代中国的缩影,深圳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展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路透社、彭博社、英国《经济学人》、英国BBC等多家海外媒体先后刊发报道,深圳开放创新的崭新城市形象再一次集中展示在国际社会面前。

路透社10月12日报道称,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一开始就被认为肩负?为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形容,全球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深圳比任何其他城市都更能代表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模式的转变和奇迹般的经济发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15日发表题为《深圳从偏远小镇变身创业大海洋》的报道称,作为改革试验场,早期深圳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逐渐走上发展快车道,历经几次转型,如今转向高端制造,越来越多创新型企业在此扎根成长。

(三)香港回归以来为什么停滞不前

1997年香港回归,那一年,香港的GDP位列全国第一,超过了内地GDP前9位城市的总和,相当于内地GDP的18%以上,而现在香港GDP只相当内地的2.7%。40年沧桑变化,香港一些固有制度、机制并没有与时俱进,曾经先进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导致发展缓慢、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

香港在回归20多年来基本上停滞不前,只?眼炒股炒楼,未有在创科或其他新兴产业上做出成绩,与深圳敢闯敢试,不断创新求变形成鲜明对比。香港迭加本土主义和「港独」港独势力猖獗,部份青年人排斥内地,五年间发动两场社会动乱,挫伤经济元气。在推动落实大湾区上,周边城市都积极参与和制定相关政策,但香港却迟迟没有实质行动。

香港高房价催生了大批超级富豪。2017年1月,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公布了全球500富豪榜,超过一半上榜的香港富豪全来自地产,这12个地产大亨身家高达9,282亿港元,冠绝全球。这也导致香港经济出现了数百万打工仔勤劳半生只为从数量极少的地产商手中换得一间微小的栖身之所的畸形现象。高房价一直绑架?香港人:香港人用自己的大部份收入去供楼,几乎无力承担高额的生活成本,自然也不能再依靠消费来拉动内需,香港几乎毫无经济活力可言,而最终受益的只有垄断楼市的地产商。

香港楼价全球最贵的同时,居住环境全球第三差。香港现时人均居住面积仅170平方呎,居住挤迫指数全球排第3,仅次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喀尔和印度孟买,?房仅得49.6平方呎,当然更不人道。

修例风波引发的黑暴揽炒的成因错综复杂,正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早已成为社会不同阶层为这场风波谋划出路时的共同话语,中央也开始意识到这是修订风波的病根之一。香港近二三十年经济运作模式,外判制度把低下阶层的劳动价值贬低,高租金令中小企业压缩工资支出,基层人士工作辛苦但金钱回报不断下降,以致贫者愈贫,劳动者可动用的金钱不多,碰上游资推高楼价和租值,基层市民在双重压迫下,生存日逾艰难。

要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是没有办法,只是特区政府从来不敢动摇地产霸权的根本利益,一直蹉跎岁月,结果旷日持久,积习难返,愈来愈严重。只要港府下定决心,不再维护地产霸权的利益,大量供应土地,房屋问题不难解决。

20多年来,香港制造业空心化、科研领域投入不足,唯一保住的就是房价。而这有什么用呢?香港的GDP已经被上海、北京、深圳所超越,2018年,深圳的GDP比香港高出了200多亿元人民币。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解决,香港将仍然停滞不前。

(四)香港「认同政治」阻碍香港发展

美国著名政治学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2018年所作《身份认同:对尊严的要求及仇怨式政治》(Identity: the Demand for Dig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Resentment),把现今世界各地的政治角力的主要动力,形容为一种「身份政治」。香港在回归后,一直被身份认同问题困扰,反修例风波和黑暴揽炒运动更可说是把问题推向极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香港的「认同政治」演变成为赤裸裸的对抗政治,反对派为了反对而反对。如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认同政治」直接弱化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治理能力,甚至面临长期「无政府状态」的极端风险。

「认同政治」建立在「自我」与「他者」的区别,甚至是矛盾之上。反修例风波和黑暴揽炒中,黑暴分子叫嚣的「香港人,加油/反抗/报仇」及「时代革命、光复香港」的口号,是「港独」思潮泛滥,把国家视为「他者」,把香港视为「自我」的身份认同的反映。

「认同政治」使香港陷入泛政治化的泥沼,社会泛政治化是导致香港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中央领导人多次善意提醒香港社会不要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涡,不要人为制造对立、对抗,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更严重的是,香港的「认同政治」演变成为赤裸裸的对抗政治,成为美国向中国进行颜色革命的政治基础,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在过去一年的反修例风波中,美国一些政客跳出来、公开宣称激进示威者的行为「激励了全世界」,美化暴力行径是「美丽的风景线」,这种赤膊上阵的煽动怂恿,再次让全世界看到,什么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什么叫毫无底线的双重标准。香港社会深陷泛政治化的泥沼,一个陷于冲突、对抗和内耗的社会难有发展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是深圳而非香港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而香港则需要中央和内地拯救。修例风波和黑暴揽炒活动,促使中央政府彻底重整对港策略,纠正了港澳体系的顶层设计,由以往的消极、区隔、被动,转向积极、融合、主动。由习近平主持的「夏骆新局」,无论从战略到实践,完全有别于以往,确保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在香港全面贯彻实施,有效发挥前瞻、预见、引导、监督,纠偏、补漏的作用。

(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回顾历史,大变局多与血雨腥风相伴,通过惨烈战争,以战后条约体系方式定局,国际秩序的坍塌和建设疾风骤雨、大开大阖。当前大变局呈现乱变交错、风雷激荡的表象。灰色地带增多,标准权威弱化。「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遍地跑。国际形势波动幅度加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成为常态,出现战略意外导致战略危机的可能性上升。习近平的讲话提供了一个关乎深圳、香港、中国内地和国际的未来场景。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大变局中,中国是非常突出的角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大变局,并且构成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17年年底,特朗普政府发表了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的基调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和华盛顿圈子的主流看法。报告指出,现今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大国竞争,主要的对手是俄罗斯和中国,一个是在欧洲地区,一个是在亚太地区。报告认为,中俄不同的地理位置构成不同的地缘政治挑战,而来自中国的挑战更加具有综合国力意义上的全面竞争性。白宫鹰派幕僚及他们背后的智囊团队认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窗口期只有五年左右,在未来五年里如果不能遏制中国,以后或许就没机会了,这个时间段正好同中国的「十四五」规划时期重迭。

自美国改变对中国战略以来,中国特别是深圳的创新科技成为了美国的主要攻击和围剿对象。随?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不断加强,围绕香港的博弈也日趋激烈,美国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企图以国内法方式将插手干预香港事务制度化、常态化,又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优惠待遇。

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对美国遏华战略的响应之一是:「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引导块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战略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国创新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也是化解美国遏制和打压的重点区域。大湾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内需潜力、完整的产业链条、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充足的政策空间,使中国有条件更好地迎接美国的遏制与挑战。大湾区建设非常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其建设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把大湾区建设好,可以梯度带动中国区域发展,还可以与中国经济的外循环系统形成良性互动。

(六)两大机遇香港不容错过

违法「占中」、修例风波的惨痛教训说明,香港如果偏离「一国两制」,法治秩序、繁荣稳定就荡然无存,七百万港人的福祉根本无从谈起。在疫情和黑暴之后,现在香港面对的是再出发,要学深圳解放思想,走出固步自封的樊篱。大湾区发展的新格局将成为香港重振的最大动力,香港未来兴衰,取决于能否由乱到治,能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与深圳和大湾区合作共赢。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地球上机会最多的地方」。祖国内地以巨大的市场、丰富的机会、创新的理念,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势能,为香港之后盾、之支撑、之风帆。在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中,有两大机遇香港不容错过。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

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将从2018年的1.64万亿美元增长到4.6万亿美元,届时将远超东京湾区的3.2万亿美元、纽约湾区的2.2万亿美元、旧金山湾区的1.2万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世界级经济区和经济增长引擎;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香港专业服务界、金融投资界、商界所带来的机会也将是无法想象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香港愿不愿意抓住这些机会、能不能抓住这些机会、是否具备能参与其中有所作为的能力。否则,任由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随波逐流发展,不仅会使香港经济不断波动,同时更会使香港经济难拾升轨,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逐渐趋于边缘化,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至今仍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香港拥有健全的金融基建,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制,广泛的国际营商网络,这些优势正是深圳发展创新科技不可或缺的,港深连手打造吸引全球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新商业模式,有助迅速实现创新技术商业化。同时,香港雄厚的基础科研能力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紧密结合,可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并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步伐。

香港要把握时机,抓住两大机遇,藉?深港合作参与「双循环」及「十四五」规划,凭借与大湾区的相互协作,走出困局重振经济。尤其香港青年更应北望神州,通过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其前程将不可估量。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