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值得关注的世界大事!

编辑:补壹刀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2-06-25 14:30:37 共2208人阅读
文章导读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6月23日至24日举行并发表北京宣言。宣言说,敦促主要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管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

来源:补壹刀

执笔/胡一刀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6月23日至24日举行并发表北京宣言。宣言说,敦促主要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管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

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俄乌冲突进入第五个月,在高通胀和供应链受阻的国际背景下,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倡议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杠杆。


最近几年的金砖峰会并未受到国际社会过多关注,但今年却与众不同。

一是因为今年是“金砖中国年”,中国人办大事、办喜事总是办出精彩来。

二是俄乌冲突推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金砖国家关于国际热点、难点的主张格外抢眼。

回顾既往,环顾四周,全球范围内各类多边机制的命运不一而足,有的止步于概念,有的高开低走,有的则处于僵尸状态。

相比之下,金砖由概念快速转变为合作机制,一路走来,活力无限、亮点纷呈,吸引越来越多国家渴望加入其中。对于金砖的历史经纬和未来使命,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一语中的:“金砖国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大潮之中,代表了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演变调整的前进方向。”

1

金砖国家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恐怕“金砖之父”奥尼尔本人也不曾料到,自己在2001年就任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时提出的概念,会发展成为对全球治理格局产生如此重要影响的多边合作机制。

奥尼尔当初预判,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将改变未来世界的经济格局。

既然美国高盛公司的重量级经济学家有如此判断,俄罗斯乐得照单全收“金砖”概念。2006年9月,由俄罗斯牵头,四国外长在联大开会时实现首次会晤,从此,一个全新合作机制诞生。

不到三年,外长会晤机制升格为领导人峰会机制,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

由此,金砖机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今,金砖已发展成为以领导人峰会为引领,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齐驱”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合作机制。

五国为什么能走在一起?对于五国能否走在一起,国际社会大多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五国政经体制、历史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差异实在太大,而且五国与美西方关系亲疏远近,各不相同。尽管如此,五国居然走到一起16年,而且越走越远。

五国走到一起的原因简单而单纯,那就是它们要抱团实现国际权力体系的“再平衡”。

“再平衡”的潜台词就是“不平衡”。当今的国际权力分配严重失衡,美西方垄断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的三大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权重严重不足。故此,作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的金砖国家要弥补这一“权力赤字”。

对此,印度外长苏杰生一语道破金砖机制的初衷:“金砖机制就是一个全球再平衡的宣言,金砖的DNA就是反对霸权和垄断,主张多极化。这一要素不仅会继续定义金砖国家,还会继续定义21世纪未来几十年的更大版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长期跟踪研究金砖机制的王友明老师告诉“补壹刀”,一句话说明了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金砖走在一起就是要争取与自己经济体量相称的国际制度性权力。

2

由于轻视而唱衰,当初西方国家这样看金砖。

金砖机制成立伊始,西方国家并未将其放在眼里,认为它不过是众多合作机制中再普通不过的后来者而已,顶多是一个相关国家领导人每年聚在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的“清谈馆”。西方国家无一看好金砖,其媒体炒作称,中印领土纠葛等矛盾最终会使这个“同床异梦”的金砖不欢而散。

由于害怕而唱衰,西方对金砖的看法已经发生变化。

就在西方国家不屑睁眼看金砖期间,金砖却悄然做大。十多年来,五国在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的合作全面展开,各类合作平台纷纷搭建。尤令西方深感震动的是,五国竟然成立了自己的金融机构——金砖新开发银行,还成立了“金砖应急储备安排”,金砖以此二者补充和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

新开发银行的横空出世,犹如在国际金融体系刮起一股旋风,彻底吹醒了西方国家,他们终于认识到,金砖机制不是“清谈馆”,而是一支敢想敢干的“行动队”。

于是,唱衰不再是因为轻视而起,着实是因为害怕而为。西方媒体炒作称,“金砖要另起炉灶,动西方奶酪”,抹黑、打压之声随之甚嚣尘上。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再次领略到金砖力量的强大和示范效应。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组建反俄阵营,对俄实施极限制裁。在美西方威逼下,各国面临选边站队的重压。此时,金砖国家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值得关注。然而,金砖成员国无一随美起舞,都主张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反对递刀子、拱火行为。“金砖主张”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和效仿,全球140多个国家并未加入反俄阵营。

“金砖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聆听”所言不虚。毕竟,金砖国家都是地区乃至全球的“大块头”,五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两成多,国土面积占世界三成多,人口占世界四成多。这样的五根指头握成拳头,其力量非同一般。

唱衰的动机完全可以用逆向思维说清楚:唱衰恰恰证明金砖的成功,否则西方不会如此费心费力地诋毁金砖。

唱衰不再管用后,西方改用“分化”伎俩。

西方认为,印度是金砖框架中最有可能撬动的“短板”。于是吹捧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民主国家,不应与威权国家捆绑在一起;竭力诱拉印度加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印太经济战略”等各类西方小集团、小圈子,以此撺掇印度退出金砖机制。然而,令西方失望的是,俄乌冲突后,印度非但未跟风反俄,反而加量、加快从俄进口油气资源,且用卢布结算,此举令美尤为尴尬和气恼。

毕竟印度是战略自主的国家,注定不会轻易抛弃从中获益良多的金砖机制。

与西方害怕、抹黑金砖截然相反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排队想加入金砖。

渴望加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金砖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仅举二例。一是金砖抱团合作取得实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权重提升至14.82%,离15%的否决权仅一步之遥。二是新开发银行实在给力。新冠疫情爆发后,新开发银行紧急发放100亿美元的抗疫特别贷款,且短时间内全部落地,放贷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西方把持的国际金融机构望尘莫及。巴西从中获得10亿美元,500万民众由此受益。

种种利好,俯拾皆是。阿联酋、孟加拉国、乌拉圭、埃及如愿获批加入新开发银行。不仅要想加入新开发银行,阿根廷、印尼、尼日利亚等地区大国更渴望成为金砖正式成员国。在扩员之前,中国发明的“金砖+”模式有力地发挥了金砖的规模效应。

3

金砖取得成果,并未像“展望五国”、“新钻11国”那样止步于概念,也未像“南美洲国家联盟”那样高开低走。那么,金砖究竟为何成功?为此,王友明老师用四句话总结了金砖成功之决。

其一,得益于“三无三是”的角色定位:无意结成政治军事联盟、无意与西方“七国集团”两军对垒、无意牺牲与西方关系实现自身利益;是新兴国家联合自强、合作共赢的机制、是追求全球治理平等权力的机制,是疫情危机下与西方同舟共济而非阵营对抗的机制。

其二,得益于“开放、包容”的金砖精神。金砖不搞小圈子、小集团,不仅为自身争取应有的全球治理话语权和代表性,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例如,专门成立“金砖国家中东事务磋商机制”,本着事情的是非曲折表明金砖立场。

其三,并不避讳彼此主张差异和利益纠葛,求同化异。金砖国家有利益碰撞之处,它们关于安理会改革、恐怖主义的界定、网络安全与网络主权的关系等问题,均有不同看法,但这些分歧并未妨碍成员国之间相互沟通、了解彼此关切,也未阻碍它们在主要领域的合作。金砖国家求同存异,而且求同化异,寻求彼此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像一些多边机制那样,无限放大彼此矛盾,并以此为借口中断合作,那么这种机制只能遁入“不了了之”的宿命。

其四,创新驱动。这是金砖成功的关键所在。金砖之所以能在全球众多合作机制中脱颖而出并且常兴不衰,就在于它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举措。也就是说,金砖国家善于在国际风云变幻中顺势找准契合时代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的新抓手,源源不断地为金砖合作注入新动能,在全新领域的合作中实现彼此利益融合。例如,金砖国家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积极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新名片。为此,中国专门在福建厦门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当前,围绕国际秩序未来走向的大国博弈走到历史性时刻,金砖机制被赋予厚望。巴西学者马里奥·波奇曼称,国际新形势下,金砖塑造国际新角色的机会来了。印度学者卡尔尼称,金砖必须要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认为,“金砖充满进取心,极具吸引力,将承担构建全球多边主义体系的历史使命”。俄罗斯政治学者亚历山大·杜金认为,西方第一世界的全球战略正逐步萎缩,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第二世界正强力推动世界多极化。

16年来,金砖故事很精彩。未来国际舞台上,“金砖大戏”还将继续上演,而且会更加金光闪耀、璀璨夺目。

特别感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王友明研究员对本文的重要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