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美使馆翻牌子的“大V”们

编辑:补壹刀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2-07-20 12:45:53 共2107人阅读
文章导读 在微博上,“代号C”(化名)是个不起眼的账号,注册6年多来,只有100多个粉丝,平时也以转发电影、旅游内容为主。但他还有个身份,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留言区的大V。……

来源:补壹刀

执笔/李小飞刀&渣渣刀

在微博上,“代号C”(化名)是个不起眼的账号,注册6年多来,只有100多个粉丝,平时也以转发电影、旅游内容为主。

但他还有个身份,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留言区的大V。

他这个大V,跟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意见领袖不一样,是经常被美国大使馆以留言回复的方式 “翻牌子”互动的“大V”。

美国大使馆也通过这些“大V”,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舆论场。

美国驻华使团有一份公开的“社交媒体平台使用条款”,其中介绍,美国驻华使团社交媒体渠道的目的是“为中国观众提供信息并告诉他们关于美国的知识,它的文化、国内外政策及人民,以及美中关系,并让中国受众能以非正式、民间的方式向美国驻华使团提供信息、评论和想法”。

美国驻华使馆大致以“言论自由”原则运营其社交媒体账号,表示“期待批判性的讨论和辩论,这可能包括对美国政策的支持和批评”。

但它们也申明,对其他个人或团体的“威胁性或恶意的发言是不能接受的”。

美国大使馆微博也曾以回复留言的方式称,只要遵守使用条款,它们的评论区“永远是开放的”。

但美国大使馆自有其“精选评论”的办法,比如,在涉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外交活动的微博下方,“挑选”一条有利于美国宣传微博进行回复互动,大致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国度”、“伟大的国家”、“人类文明的典范”、“大国风范,支持美国”这样“彩虹屁”的内容,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大致相当于精选评论了。

在一些涉及俄乌冲突的内容上,美国大使馆也会索性直接精选符合美西方立场的内容。

一些网友向“补壹刀”反映,虽然号称“永远开放”,但他们曾遭遇美国使团账号的控评、删评、拉黑,一样也没落下。

总体来看,自从民主党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驻华使团明显加大了对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力度,微信微博发文频率明显有了量的提高,甚至在文案短缺的情况下,会把前几年的旧文翻出来重发。同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美国大使馆持续性地招聘“宣传”方面的人才,这也给美国驻华使团的宣传团队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

如果平时还有留意美国外交团队的境外社交媒体账户动向会发现,其在中国境外和境内是两张皮。其境内社交媒体的样貌总体扮演得比较和善,而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发表涉华问题态度时则露骨得多。

当然,只要美国驻华使团社交媒体在中国社会媒体上所发内容符合中国法律和平台管理规定,没有触及中国国家利益,也都无可厚非。

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它们翻了“牌子”的“大V”们。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代号C”就经常与美国使馆点名互动。除他之外还有一类账号,经常在一些需要激烈表达美方价值观的场合(比如对俄宣传)冲锋陷阵,美国大使馆也会投桃报李,在一些相对温和的内容下面回复他们的留言。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带有明显的“恨国党”特征,或者恶毒地以“wuhan蝙蝠”的团案做头像,或者以“XX病毒”做简介,经常在美使馆微博下方发表一些攻击中国政府,挑动舆论分裂的内容,其中一些账号已经被微博处理。

还有一些账号是美使馆微博的所谓“平权活动”比如“骄傲月”的积极分子,与美方特定宣传活动相互配合,相关言论也往往比较极端。

我们还观察到,一些经常与美使馆互动的账号带有水军色彩。有些账号注册超过5年以上,但发布的内容只有一两条,微博主要活动轨迹就是去美使馆评论区留言;有不少经常留言的账号用户名是一串数字,或者是“自由”、“民主”、“美国”等关键字+英文单词,来突出自己的“友军”角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账号在一些热点事件中,会集中到美使馆留言区下方,以大量灌水、点赞冲顶的方式,发布与原微博毫无关系的内容“带节奏”。

总体来看,这些只活跃在美使馆社交媒体下面的“大V”们,呈现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他们熟悉互联网的语言和风向,有时能文艺地发鸡汤,有时又能恶毒地去网暴。他们平时尽量克制自己的原创内容发送,行踪隐匿,难以厘清活动轨迹,往往只在美使馆微博下面发表观点,粉丝少,注销成本低,平台管理他们的成本就相对高。他们像野蜂群一样,有事能聚,无事则散。美使馆也以多种方式与他们互动,让美方观点通过他们的口呈现出来。

这些新“大V”们,值得注意!

图片来自网络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