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启:中国与东盟合作大于竞争

编辑:人大重阳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4-08-17 16:26:22 共4701人阅读
文章导读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徐天启在《国际商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与东盟合作大于竞争。……

来源:人大重阳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徐天启在《国际商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与东盟合作大于竞争。在技术进步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有望直接跨过高强度竞争阶段,进入更高水平的合作新阶段。现将全文发布如下:

2020年起至2024年上半年,东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货物贸易规则更加清晰、优惠。然而,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质疑声音却时有出现,如认为东盟发展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优势地位、美欧等经济体在东盟国家投资对中国产业形成竞争等。那么,如何看待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未来?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视角予以看待。

一是中国与东盟合作大于竞争。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潜力都将大于竞争压力。当前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发展阶段明显不同,有巨大的产业互补需求。当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在向结构复杂度高、科技含量高、人工技能要求高的“三高”制造品升级。据国家统计局与工信部数据,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已经升至2.68%,达到世界高研发强度国家水平;2012年至2023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由4.5万家增至46.5万家,预计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比例由4%升至15%左右。东盟国家目前仍以自然资源及制造环节相对简单的制造品出口为主,中国过去数十年在制造业长期积累的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望保持,且双方货物、服务贸易基本保持金额平衡,进而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牢靠的经济基础。

二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链愈发牢固。由于位置与气候差异,东南亚自然资源禀赋与中国互补性较强,并且东盟有正在茁壮成长的工业能力及消费市场,可以说中国企业将东南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投资地。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稳步增加,从2012年的61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86亿美元。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在短期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转口贸易,而且让双方产业链更加紧密融合。2022年RCEP正式生效,双方主体跨境布局经营将更加便利。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具备世界竞争力,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尝试达到更优的资源配置,东盟国家仍是中国投资者关注的重中之重。

三是东盟国家独立自主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开展更多深度合作。一方面,东盟国家自身市场条件较好,并且随着自身交通、制造业硬件基础设施联通度提高,内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据东盟统计办公室数据,东盟内部跨境直接投资金额不断提高,2022年达281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369亿美元。另据CNBC报道,2023年7月,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4个东盟国家之间升级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4国居民已经可以用各自本币在对方境内进行小额支付。种种迹象表明,东盟内部正越发成为一个相对统一、拥有7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美国、欧洲等海外投资者不断加大对东盟的投资力度,也在客观上加快了东盟国家赶上世界经济最前沿技术与市场速度。

但是,在看到中国与东盟经贸互动光明前景的同时也应当承认,新兴制造业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东盟国家也更加注重制造业的发展,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GDP比例均在25%左右,已经高于德国、日本等传统工业强国。此外,发达国家也纷纷加速在东盟国家落子制造业工厂,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当地工业化的发展。东盟国家在制造业上的加速追赶,也会与中国形成更多的产业竞争,这在服装纺织、初级电子元器件、手机电脑总装等行业已经有所体现。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关系加速调整转型,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望避开竞争陷阱实现更高水平经贸平衡。从“马尔萨斯陷阱”到沃勒斯坦的“中心—边缘—外围”经济体系,过去人类社会关系始终在无限增长的人口和欲望是否与地球有限的资源分配之间打转。现在,随着人口增幅放缓及科技进步,人类初步看到了有足够的资源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曙光。当前,全球各个区域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联合国最新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1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约103亿峰值。随着未来能源制约的解除,高水平人工智能的应用,全球各区域都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给自足,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外合作,这更有利于相互之间形成更加公平、友善、平等的国家间合作关系。在技术进步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有望直接跨过高强度竞争阶段,进入更高水平的合作新阶段。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