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中日友谊葡萄酒背后的故事

编辑:香港镜报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15-11-02 11:53:45 共2145人阅读
文章导读 特稿 中日友谊葡萄酒背后的故事

 

特稿

中日友谊葡萄酒背后的故事    

黄汇杰   来源: 香港镜报

    1983年冢本俊彦夫妇抵达烟台组建工厂,仅仅两年的时间,中日友谊葡萄酒制造的「蓬莱阁」获得了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赏)的金奖。不仅如此,中日友谊葡萄酒制造的「珠穆朗玛」,「蓬莱阁」,「烟台山」,「大黄河」4个系列,直到1989年合资公司解散,连续5年获得金奖。

    张裕葡萄酒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厂家。在其123年的历史中,首次获得 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赏)的金奖,却是因为一段与日本合作的缘分。

    在张裕的发展历史中,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葡萄酒企业就是与日本,1983年开始,张裕同日本株式会社甲州园(现株式会社Lumiere)合资成立了中日友谊葡萄酒有限公司。甲州园的加入不仅对张裕,还有对烟台市带来了国际声誉。1987年,山东省烟台市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授予「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唯一获得这一美誉的城市。

    这段佳话是中日民间经济交往史上最为精彩的一个篇章。但它却一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记载。

    今年,在一位日本朋友的介绍,与株式会社甲州园的社长夫人冢本玲子认识,在交谈当中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披露给本人。她和丈夫冢本俊彦80年代在中国的这段历史,成为他们晚年最为怀念的一段经历,而冢本先生一直盼望重回烟台,但是他已经83岁靠轮椅度日,未能重回烟台成为了他的终生遗憾。

初识甲州园

    据说日本栽培葡萄的历史发源于山梨县,至今有一半的酒庄位于富士山脚下的山梨县。冢本夫妇的甲州园就在葡萄酒乡──甲州市的胜沼町。

    当车一驶入胜沼町,随处都可见一片片的葡萄架,放眼望去看不到边。冢本夫人笑容可掬早早地等在甲州园门口,她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依旧步伐轻盈且妆容精致。冢本夫人带我们参观了甲州园的博物馆,里面挂满了在世界各国获得的奖杯。其中,还悬挂?1984年冢本在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日友好医院开院庆祝大会时的照片。还有一瓶1984年生产的中日友谊葡萄酒「蓬莱阁」。这段历史被放在了格外显眼的位置。

    甲州园的创始人降矢德义,其祖上是仁明天皇的家臣,是守护天皇的武将,降矢德义1885年在山梨县建立了制酒厂,25年后,甲州园的葡萄酒就成为日本皇室的御用酒。而甲州园的葡萄酒1967年开始,就连续在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赏)蝉联金奖。至今,甲州园的葡萄酒依旧是日本皇室御用。本人在其工厂看到的一款红酒,据说市面上买不到,是专供皇室饮用的。

    今年5月,甲州园成立130周年纪念宴会,当今日本天皇的弟弟,高圆宫宪仁亲王的遗孀高圆宫妃久子殿下作为嘉宾出席,可见甲州园同日本皇室的关系匪浅。

    结缘中国

    中日友谊葡萄酒的佳话要追溯到1982年10月,时任中国第一机械部副部长的张怀忠率领中国工业技术考察团来日的时候,偶然在百货公司试饮了甲州园的葡萄酒,当时就非常认同,并专门来到山梨登门拜访。

    在同冢本夫妇见面的时候,张怀忠品尝了园内酒窖里的酒,感叹果然和百货店里的是一个味道。并表示,自己品尝了许多日本的葡萄酒,还是甲州园的最好喝。

    当时,中国仅山东省的葡萄产量就是日本全国葡萄产量的三倍,但是由于酿酒技术落后,一直制造不出优质的葡萄酒。在这个背景下,半年后,张怀忠发动了当时的山东省济南市市委书记李瑜,再次拜访冢本夫妇,并提出了请甲州园到中国制作葡萄酒的请求。那时,冢本夫妇和李瑜在经过一天半的相处后,双方建立了极为深厚的信任感。冢本俊彦深信,甲州园的酿酒技术一定可以在中国发扬光大,当即就应允了。

    时隔多年,当冢本夫人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地说,当时作出这个重大决定,其实也就一念之间。他们从未去过中国,也不清楚当时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公司的情况如何。就凭?一份说明中国制造自己的葡萄酒的热情。冢本夫人说,张怀忠是山东省的军人出身,按照他们的想法,他们应该对日帝军人非常厌恶,但是面对张怀忠的热情相邀,他们决定踏上异国他乡。

    其实,中日友谊葡萄酒的诞生,正应合了那个日中经济合作大发展的时代。战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 1979年。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获全国人大通过,中国的开放进程加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地铁一号线、上海浦东机场、武汉长江二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知名项目的建设中,都包含?大量的日本无偿援助或低息贷款和日本企业的技术。长期以来日中政府间无偿或低息贷款援助、技术支持,以及日中企业间的直接投资,使得日中经济长期处于互补性强、依赖度高的状态。

    到中国两年就获金奖

    1982年12月,50岁的冢本俊彦首次前往中国,到了北京,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前往「扎根」的不是那个以青岛啤酒闻名天下的青岛,而是名不经传的烟台。

    烟台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开始的地方,冢本夫妇首次抵达烟台时,等待他们的并不是鲜花和笑脸,反而是冷遇。他们甚至不知道,之后要同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以合资公司的方式,酿造新酒。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那时已经创立了快100年,也同日本一些大的酒业公司如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有过接触,因此对空降而来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的甲州园,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

    冢本俊彦看过唐诗选等名著,对于中国的印象一直非常好。刚刚抵达烟台遇到的许多困难,曾让他一度心灰意冷。但是很快,冢本夫妇就豁然了。冢本夫人告诉本人:「克服困难,通过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工作。我们去中国,是工作去了,有困难是正常的。」

    中日友谊葡萄酒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甲州园占50%,张裕葡萄酒和一家出口公司占50%。冢本夫人说,当时他们带?约一亿日元的现金,就这么赤手空拳地来到了中国。然后,向张裕租借了办公地,借了几个酒窖,就这么开张了。当时,整个合资公司里也就15个人左右。后来,冢本夫妇陆续从意大利和法国购买了酿酒仪器,可以调节温度的酒窖,新工厂才开始有模有样。

    葡萄酒酿造,8成取决于葡萄的质量,2成才取决于酿酒技术。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冢本俊彦发现影响中国葡萄酒酿酒技术发展的,不是葡萄原材料的问题,而是消毒和控温有很大问题。为了让工人严格遵守酿酒时的种种规定,冢本夫妇下了很多功夫。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工人们在很多细节上不注意,成为影响葡萄酒质量的关键。

    冢本俊彦认为,要想制造出上等的葡萄酒,必须要让工人首先明白,什么是美味。他首先通过自身为工人们进行味蕾的开化教育,只有这样,工人们才会以敬畏的心理去酿造美味的葡萄酒。冢本夫妇决定给员工改善伙食。每天中午,他们用牛肉、肉包子、汤等来招待员工,这在物质匮乏的80年代,可谓相当丰盛。很多任务人自己都舍不得吃,大部份带回家给自己的家人。在1983年的中国,冢本夫妇每个月自掏腰包花掉两万日元给10几个人做小灶。每天中午,冢本夫妇都和员工一起午饭,那时很少有社长和员工一起坐下来吃饭的。

    从抵达烟台组建工厂,仅仅两年的时间,中日友谊葡萄酒制造的「蓬莱阁」获得了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赏)的金奖。不仅如此,中日友谊葡萄酒制造的「珠穆朗玛」,「蓬莱阁」,「烟台山」,「大黄河」4个系列,直到1989年合资公司解散,连续5年获得金奖。

    同俞正声的友谊

    到了1987年,中日友谊葡萄酒有限公司制造的葡萄酒已经多次在国际上获奖。1988年,日中友好葡萄酒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宴用酒。

    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开院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日友谊葡萄酒第一次作为国宴酒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宴会上,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接见了冢本夫妇。赵紫阳就中日合资企业的成功,和友谊葡萄酒的高质量,对冢本夫妇进行了感谢,并颁发了感谢状。

    1989年4月,中日友谊葡萄酒也出现在了日本首相官邸的晚宴上。那时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李鹏访日,在首相官邸举办的欢迎晚宴上,李鹏接见了冢本俊彦。

    但让冢本俊彦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是同俞正声的一段友谊。

    到现在网络上还流传?这样一张照片,1987年在烟台,时任烟台市市长的俞正声,从时任OIV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加龙省手中接过了「1987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纪念章。当天OIV还宣布将命名烟台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葡萄酒城这个叫法起源于法国。十七世纪,法国葡萄酒商为了突出葡萄酒的个性,将自己经营的葡萄酒冠以「城」字。后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前身)对于那些在葡萄种植方面有杰出贡献,而且葡萄酒的质量达到国际公认水平的地方,命名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可以说,中日友谊葡萄酒自1984年开始获得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赏)的金奖后,世界开始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产生了关注。1987年,当时任OIV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加龙省来到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考察时,竟然惊讶地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冢本俊彦,他对中日合资制造葡萄酒一事毫不知情。

    因为此事,让俞正声和冢本俊彦多次见面。到现在,冢本夫妇还保留?俞正声当年写给他们的信。

    然而好景不长,冢本夫妇前前后后在烟台待了7年,直到1989年,山东省爆发了反外资运动,冢本夫妇才匆匆结束了这段生涯,从烟台辗转大连返回了日本。幸运的是,1992年,合资公司的资本金通过诉讼全数返还,这在当时的中国很难想象。据冢本夫人称,能够全身而退,要感谢很多贵人。

    时隔30年以后,冢本夫妇依旧非常怀念这段经历,虽然从1989年离开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烟台,但那些岁月一直都历历在目。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