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锡星:敏昂萊访俄扬眉吐气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5-05-12 18:26:10 共1496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劝和促谈,腊戌回归缅甸Tatmadaw政府,果敢同盟军虽然退出腊戌但收获颇多,一点也算不上吃亏,对北方大国不满的反对派罕见沉默了,这是缅甸当前的状况。促成缅北和平的正是中国。尤其是这次腊戌的移交,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派出了停火监督组深入战区,督缅甸Tatmadaw和同盟军停火、……

作者:林锡星


中国劝和促谈,腊戌回归缅甸Tatmadaw政府,果敢同盟军虽然退出腊戌但收获颇多,一点也算不上吃亏,对北方大国不满的反对派罕见沉默了,这是缅甸当前的状况。

促成缅北和平的正是中国。尤其是这次腊戌的移交,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派出了停火监督组深入战区,督缅甸Tatmadaw和同盟军停火,见证了腊戌城区平稳顺利交接。双方都对中方表示赞赏和感谢。这次和平对三方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首先,对于同盟军来说,虽然失去了控制的最大的城市,但总体上并不亏。腊戌对于同盟军来说其实是个负担,缅军丢了腊戌不甘心,最初天天去轰炸。华人害怕征兵不敢回去,商人害怕打仗不敢去投资。同盟军只不过是占了一座空城。

以同盟军的实力无法管理腊戌这样的大城市。且不说经济和民生,就连基本的安全都难以维护。腊戌周边的人民防卫军(PDF)、德昂军、克钦独立军、北掸邦军,哪个不是垂涎三尺。缅甸Tatmadaw撤出缅北后,这些武装天天在都在互相干仗,迟早他们肯定也会把手伸到腊戌。届时很可能引发大战,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同盟军虽然失去腊戌,但从一支居无定所打游击的部队,到现在不仅重新夺回果敢,控制地区更是增加了4倍以上,还包含了多个重要边境口岸。缅甸Tatmadaw也认可同盟军的自治权,等于给予其合法身份。再加上中间人的担保,果敢等地区将迎来和平,肯定要比处于战火威胁中强多了。

其次,从缅军角度看,兵不血刃夺回了腊戌,不仅夺回了一座大城市。更重要的是,腊戌其东北军区司令部所在,意义非凡,这能很大程度上提振士气,巩固缅甸Tatmadaw领导人的威望。

在果敢同盟军退出战斗后,缅甸Tatmadaw的压力大为缓解,并利用新获得的无人机和新装备逐步稳住了阵脚。如今反对派武装已经不再提威胁曼德勒(Mandalay),缅甸Tatmadaw不仅解除了危机,而且在掸邦的瑙丘、曼德勒的德贝金等地区开始反击。在夺回腊戌后,也将会为进攻德昂军提供很大便利,能进一步瓦解反对派联盟。总之,缅甸Tatmadaw形势开始向好。

再次,缅北和平对于中国来说也有很大意义。木姐-曼德勒这条线路是中缅最繁荣的贸易线,也是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路。由于缅北战争,导致线路受阻,给中缅两国都经济造成了不小损失,也阻碍了西南出海通道的重大项目建设。如今迎来和平,为线路贯通奠定了重要基础。

尤其是这一次敏昂萊出征红场是“收成”满载而归,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与先前被人忽悠形成鲜明对比。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NaSaKa)主席兼国家总理敏昂莱大将率领的高级代表团,此行是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于5月7日至10日访问俄罗斯,出席了在俄举办的“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军事阅兵活动”。 在访问期间,敏昂莱大将出席了多个与纪念活动相关的重要仪式。

想当初,国管委(NaSaKa)代表2025年4月24日参加在柬埔寨举行的第37届东盟与美国对话会以及东盟反恐会议。参加东盟-美国对话会的缅甸代表结果被训了一顿。

美国东亚太平洋事务负责官员SEAN O’NELL对缅甸与会代表外交部常务秘书吴昂觉莫(U Aung Kyaw Myo  ဦးအောင်ကျော်မိုး)说:“美国希望缅甸赶紧落实‘东盟峰会五项共识’;期待缅甸能够顺利回归至真正民主的大道上来;缅军方必须立即停止对平民的恐怖行径;缅军方应立即释放非法拘留者;人道主义援助必须精准到达真正需要的民众手中。”

缅甸Tatmadaw政府本来因为能够参加这个对话会,而沾沾自喜,却想不到被民主大国训了一顿。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缅甸这次出征红场则是“收成”满载而归,尽管中缅在过去一年已有多次交流,但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与敏昂莱面对面会谈。事实上,双方最早的接触可以追溯到2011年,而本次已是第七次会晤。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敏昂莱与哪位领导人会谈,都不忘强调即将于今年12月如期举行的缅甸全国大选,并主动邀请国际观察组织前来监督,展现推动“公平、透明选举”的姿态。这一系列外交安排也被视为其为选举合法性争取国际支持的努力。

从“非法政权”到“国际亮相”,舆论正在发生转变,过去几年,西方主流媒体普遍以“政变”、“非法政府”称呼缅甸Tatmadaw政府,但随着此次中俄高调接待以及正式场合的接触,国际媒体中对缅甸领导层的表述似乎出现微妙转变,不再一味标签化,而是更多采用“缅甸领导人”等中性表述。

我们再回头看看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在做些什么?马来西亚总理与反Tatmadaw的民族团结政府(NUG)“总理”会晤后,还见了缅甸民地武:4月17日与18日马来西亚总理与国管委主席以及NUG“总理”分头会晤,又传来在5月9日-10日在马来西亚首都与缅甸地方民族武装会晤。

东盟尽在干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无效努力。

东方大国的“劝和促谈”、俄罗斯的“力挺军方”和东盟的“五点共识”到底那个更符合缅甸国情很快就会见分晓。

2025年2月,缅甸Tatmadaw政府首脑敏昂莱对关键军事职位进行了调整,手法与前Tatmadaw政府领导人丹瑞(Than Shwe)当年所采用的“接班”战略颇为相似。通过提拔更年轻的军官并将高级将领边缘化,敏昂莱似乎正为他理想中的继任者铺路。然而,与丹瑞不同的是,敏昂莱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军事失利,且与主要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争端迟迟未能彻底解决,加上国内反抗势力隐隐作怪,致使他难以主导一场平稳过渡。

但在当下战场节节败退、民众抵抗日渐增多、军政府实际控制范围不断萎缩的严峻局面下,敏昂莱想要如丹瑞一般独自操控退场的可能性很微妙。但如今则呈现曙光。

2025年5月7日从首都内比都(Naypyidaw)军方消息获悉,目前缅军第三把手海陆空总参谋长觉刷林上将(Kyaw Swa Lin ကျော်စွာလင်း)非常受到三军司令敏昂莱大将的器重,将很多权力下放给他,甚至超越了第二把手索温(Soe Win)副大将。2024年12月份才被老大敏昂莱提升为海陆空总参谋长的觉刷林上将(Kyaw Swa Lin ကျော်စွာလင်း)在5个月内,在军方的管理与大权方面越来越得到老大的重视,很多事情,竟超越二把手,能够擅自主张做决定。

敏昂莱将可能与其心仪接班人构成威胁的高级军官一块改任行政职务,为过渡做准备,也表明他有意为下一任三军总司令扫清障碍。与丹瑞在上世纪90年代的做法类似,他剥夺了大批将领的军中实权,将他们转至部长级位置,其实质影响力大大削弱。这些军官几乎不再出席与军方相关的仪式,也很少身着军装公开亮相。这种“脱离军队核心”的安排,为敏昂莱提拔更年轻的将领接替三军总司令一职腾出了空间。

敏昂莱还逮捕了在政变后影响力快速上升的莫敏吞(Moe Myint Tun)中将与梭突(Soe Htut)中将。尽管他对军事安全部门负责人耶温乌(Ye Win Oo)将军颇为青睐,但情报系统的领导人鲜少能成为三军总司令,而情报部门在耶温乌(Ye Win Oo)将军的带领下权力不断扩张,也可能引发前线部队的不满,或将重演钦纽(Khin Nyunt)时代情报部门与前线指挥官之间的内斗。

丹瑞(Than Shwe)能够主导过渡的条件在于:在经历1988年的全国性抗议之后,国内几乎没有再出现大规模抗争;2007年爆发的“袈裟革命”也被军方在约两个月内血腥镇压。此外,丹瑞政府还通过“怀柔政策”和“利益退让”策略与大多数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达成了停火协议,当时并不存在真正有实力的反对派力量。

当时香港《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Review)有一幅漫画:有一个果敢人背着枪,有人问他,当今谁最有权势,有人回答,该属德佑(中国人),他们可以带枪到处走。

无独有偶,仰光也出现一幅漫画:在仰光大金塔有人调侃:如果有人盘问你是那里的,你就告诉他是果敢人。缅甸人分不清什么是中国人、华人、华侨还是果敢人,统统都叫德佑(中国人)。

丹瑞曾得到了缅军高层的重点培养,又是作为青年军官被保送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在丹瑞统治的后期时间里,在武力对抗的同时,军政府更多的倾向对民地武采取和平谈判的态度磋商。在2008年之后,Tatmadaw和各族民地武逐步达成协议,缅甸军方给予政治经济利益逐个收编愿意和谈的民族武装。

通过提拔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年轻军官、边缘化高级将领以及剔除潜在对手,敏昂莱似乎已经在为自己的退出做铺垫。他的做法与当年丹瑞的“指定过渡”模式如出一辙,更早可以追溯到奈温时期,奈温当时就是用低级军官来监督高级将领…,把高级将领派到国外当大使,最后每个人送一幢小洋房和一部车,让他们退休。

缅历1387年新年(不久前的泼水节)第一天,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NaSaKa)主席、国家总理敏昂莱大将在致辞表示,如果真正需要多党民主制度,那么人民应当积极参与支持,以确保选举能够顺利举行。

他指出,为了尽快实现人民所期望的多党民主制度,政府正在努力推动于今年12月举行一次自由、公正的多党全国选举。

这一次是动真格,至少是会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一步。

缅甸的民地武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不少是亲Tatmadaw的,勃欧民团无疑是最让缅军放心的一支民团武装,他们控制的勃欧自治区横跨掸邦南部和克耶邦,拱卫内比都东则,勃欧民团替缅军打压克耶邦和掸邦南部的民地武,防备掸邦民地武向南拓展,同时还担任着阻断佤邦向南边克耶邦等地拓展的军火贸易路线的任务,缅军对于其忠心可鉴的表现,还曾给予勃欧民团宝石矿开采权为回报。

在德昂军的第二阶段对Tatmadaw的攻势开启之后,勃欧民团就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原本只有3000人规模的勃欧民团,被视为缅军最忠心的友军,敏昂萊大将直接提供资金、装备支持,并授意其无限扩军,在缅军东部军区司令部的直接支持下,勃欧民团征兵范围从勃欧自治区(和榜、昔胜、宾朗等镇)延伸至区外的劳索、莱林、茂梅、南桑等地,他们采用随机抽签强制45岁以下男性入伍,并收取现金捐助,通过强制征召勃欧民团规模迅速膨账,到去年8月时勃欧民团兵力达到1.5万人,年底则是达到了2万兵力。

为了提高战斗力,勃欧民团除了进行常规训练,还斥巨资聘请俄罗斯军事教官帮助训练,最让缅甸各路武装感兴趣的是勃欧民团还组建了特战队,由俄罗斯高级教官单独制定了为期5个月的特别训练计划,特训内容包括:

1、情报与侦察技能; ‌2、无人机操作;3、重武器使用;4、特种作战技能。

林锡星 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