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南海变局中的扭转乾坤
作者: 漓水清
南海仲裁案若对中方不利,中国仍应稳住阵脚。对于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最大的障碍——美国的强力干预,应认识到,美国因为南海问题与中国开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很可能长期化,中国方面应当稳定情绪,坚定信心,用「五不怕」来坦然应对。
随着南海仲裁案将作出裁决,外界普遍认为,仲裁结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将偏向菲律宾。一旦作出对华不利的结果,而中国已表明仍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四不」方针,南海将迎来空前紧张的局势。
美国将可能祭起维护「国际法」的大旗,在南海周边以及域外召集「新八国联军」,公开围堵、施压中国,迫使中国接受并执行南海仲裁结果,以达到瓜分中国神圣海疆,掠夺我油气资源,实际控制中国南海航运水道,从海洋上彻底封锁并全面遏制中华崛起之目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南海问题的本质,已经远远超越了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执,变成了两种历史性力量的碰撞。这两种历史性力量,一是美国从二战结束以来在西太平洋长久享有的、不受挑战的海空优势;二是中国立志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进程。南海问题,现在已经很清晰地变成了这两种历史性力量交汇和碰撞的爆发点。
南海仲裁不利中国会怎样?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宣布了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从官方态度来说,裁决结果无论如何,中国政府都不会主动将仲裁决定适用于中国的南海权益主张,也不会因此改变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索立场。仲裁案的裁决结果虽然约束力有限,但仍然值得重视和参考。
仲裁案不会直接对中国的南海维权行动形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海仲裁案若不利中国,在外交、舆论上就会给中国造成较大的困扰和影响,加之美国等部份大国乘机起哄,中国不参与、不执行仲裁案似乎成了不守规矩的「坏孩子」。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他们大多不会关心仲裁的结果,而会关心该案的过程是否合理、正当、合法,因为这关系到整个海洋秩序的发展。如果大部份国家都认可菲律宾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没有什么国家反对这种方式,那么此案形成的判例或惯例将贻害无穷。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教授认为,仲裁庭的裁决虽然还没有出来,但很可能在实体事项裁决中作出不利于中国的判决,这将对中国的南海权益和维权行动带来冲击。
第一、「南海断续线」和历史性权利主张的合法性将遭到空前挑战。中国一直主张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南沙大部份岛礁被他国长期非法侵占,导致中国始终难以宣布南沙群岛的领土领水的基点基线,南海断续线在捍卫我国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旦仲裁庭裁定中国仅仅能够获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主张的海洋权益,或者,中国的南海历史性主权与海洋权益要求必须与《公约》相一致,就等于基本否定了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岛礁主权与附近海域的海洋权益主张。
第二、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执法和岛礁建设行动的合法性将面临严峻形势。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是改善守岛战士和群众生活的必要措施,也是中国增强南海海洋权益保障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扩大后的南海岛礁可以为区域内各国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南海科考、人道主义救援等诸多问题提供公共产品。而且,菲律宾、越南等国在近20年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南海非法占领岛礁上的填海造岛工程。菲律宾此次诉中国的仲裁案中,就将美济礁和仁爱礁列入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内的低潮高地,要求判定中国在美济礁的岛礁建设和对仁爱礁的主权诉求「非法」。菲律宾也要求仲裁庭判定中国在黄岩岛的合理护渔行动是损害了菲律宾按照《公约》应享有的海洋利益。
南海争议今天最复杂的一面,就是已经从单纯的南海主权声索国之间的海洋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议,因为大国的插手和干预,已经蜕变成为了亚太地区最为紧张的地缘战略博弈的焦点地区。
第三、仲裁案的裁决若不利中国,将会被南海主权争议国和西方国家大肆用来鼓吹所谓各国应该遵守的 「国际规则」。西方国家会利用仲裁判决指责中国「不遵守、或违背」国际规则,乘机在南海问题上「妖魔化」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利用南海主权争议,巩固军事同盟体系,扩大对东盟国家的援助与安全伙伴合作,打压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力,营造有利于美日等国的南海问题上的地缘政治「阵营化」趋势,试图大举限制和削弱中国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外交与战略存在。
国际问题分析人士邵晶晶也认为,仲裁案可能带给中国四大伤害。一是仲裁过程中的每次裁决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声誉造成损害。在仲裁庭每个阶段性裁决结果宣布后,国际社会都注意到中国表示不会承认或接受仲裁结果,东盟与西方媒体也借机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甚至有国际法学者指出,世界上95%的国家都接受国际仲裁,如果中国不接受,就必然造成中国不尊重国际法、没有很好融入国际秩序的印象。这对中国与东盟未来的合作,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都有不利影响。
二是美、菲等国可能在裁决结果的所谓法理支持下,进一步加大在相关海域宣示其所谓航行自由的军事活动力度,加强军事准备,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三是如果菲方最后胜诉,其他南海声索国可能纷纷效仿,向国际法庭起诉中国,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司法化、国际法。将来甚至有可能出现南海声索国联合起诉中国的情况,使中国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四是仲裁庭宣布中国败诉,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有可能影响中国周边战略布局。若中国不接受仲裁庭的裁决,在南海坚持实行原有政策,而其它声索国坚持以裁决结果为所谓法理依据采取进一步行动(如在九段线内大肆开采石油资源等),中国与这些国家难免由此产生更尖锐的矛盾,甚至可能导致双边关系恶化,影响我发展社会经济的和平外部环境,破坏周边战略布局。
中国「五不怕」坦然应对仲裁
仲裁结果作出之后,尽管短期内会引发紧张局势,但长期来看仍然可控。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日本,日本解禁「自卫权」后对美国的「南海巡航计划」表明拥护立场,又在「南海仲裁」问题上对中国指手划脚,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提出将该议题提交国际争端解决的意愿和动作不断。
总之,短期内南海局势可控,南海相关声索方对我采取类似「仲裁」的可能性不大,但局势激化时相关声索方采取法律手段的情况并不能排除,因此,中国外交和相关部门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和历史学界应充分做好南海法律战的法理、历史证据、危机管控的研究和应对准备。
即便仲裁结果对中方不利,中国仍应稳住阵脚。对于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最大的障碍——美国的强力干预,中国政府应认识到,美国因为南海问题与中国开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很可能长期化,中国方面应当进一步稳定情绪,坚定信心,我们应用「五不怕」来坦然应对。
首先,不怕美国派军舰飞机继续前来挑衅。中国应根据新的形势适当加快向岛礁做必要的军事部署,形成在南沙维持较大常备军事力量的能力,化解、抵销美国的军事威胁,保持该地区的军事平衡,确保我方一定程度的主动。
第二,要不怕美国在南海搞对付中国的所谓「同盟」。这个所谓「同盟」是想象出来的,形不成有效集体遏制力,域内有的国家在中美之间「打摆子」,日本则是域外国家,其能够介入南海问题的深度有限。美国现在贸然冲到前台,就是因为它的盟友资源在南海不管用,使不上劲。
第三,不怕个别国家借国际场合搞「小动作」。我们反对国际多边会议谈南海领土纠纷,但对个别国家找茬说这件事也用不?伤脑筋。「嘴」的事情往往不确定性最多,哪一方都难长期完胜,美国不可能把国际场合搞成对中国的声讨大会,中国也难做到在国际会议的所有具体场合里都把南海问题清理得干干净净。我们既要有严肃的外交态度和立场,别人谁耍个小伎俩也休想把我们怎么样。
第四,对个别国家把南海纠纷诉诸国际仲裁法庭,同样用不?怕。无论有什么结果,全世界都知道裁决对中国没有约束力。海牙介入对中国国内没有政治风险,也影响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权益,它顶多给西方舆论非难中国提供一个新噱头,炒作一阵就过去了。
第五,对西方舆论经常就南海问题发出不利中国的声音,我们尤其用不?怕。那些西方媒体不喜欢中国,它们总要找我们麻烦,这件事不骂我们,就要找出另一件事来。这是现阶段中国注定了的舆论处境,我们适应了它就不是事。
中国该如何扭转乾坤?
面对南海变局,中国究竟该如何扭转乾坤?在「后南海仲裁」时代,中国应如何应对和反制?
朱锋教授认为,中国应对南海仲裁案,要打好「外交战」、「法理战」和「舆论战」。从外交战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团结和动员支持和理解中国南海政策的国家向国际社会表明我们的主张。中国在解决南海争议问题上力主双边对话与磋商的方式,并不孤立、更不「自闭」,我们的观点和主张拥有足够多的国际支持的声音。
「法理战」则更需要中国动员自己的政府机构、智库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团体,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条分缕析,提出我们自己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何适用南海主权争议的科学、严肃和客观的立场。
南海仲裁案的应对同时又是一场必要的国际「舆论战」。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机构和人民对南海主权争议的历史由来并不清楚,对于中国南海权益主张更是一知半解。中国应当用各国容易理解的语言阐述中方在南海问题立场上的法理依据。可通过各类对外传播媒体,阐述中方不到庭在国际法上的正当性,以及在南海权利主张的法理依据,力求改善因仲裁案而造成的中国不尊重国际法的形象。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海洋法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丹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强调坚持法理斗争、强化主权主张。与国际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具有在法官选任的多元化和代表世界各大法系的优势不同,所谓的「南海仲裁」为应菲律宾单方面要求所举行的「临时仲裁」,并且从设立之初就存在较大的偏见和程序问题,其裁决的法律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因而大打折扣。
菲律宾将其包装后的诉求提交「仲裁」,掩盖了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问题,中国应充分利用历史、证据法和国际法依据,剖析裁决的法律缺陷,质疑及挑战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是针对「南海仲裁」裁决最可能针对中国南海海域和岛礁扩建环保问题的不利判决,应制定南沙岛礁相关海域的自然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还可通过舆论对外明确我在南沙岛礁扩建后承担的环保与和平使命任务,如海洋环境保护基地、国际海上搜救基地、航海保障基地、国际旅游观光基地等。
三是坚持「后南海仲裁时代」的岛礁建设、与东盟在非传统领域合作、继续提供南海国际公共产品。首先,中国巩固现有岛礁建设时,在不谋求岛礁军事化的同时也绝不会不设防;其次,就日益「回暖」的东南亚海盗问题和马航飞机失事等议题,向东盟提议联合打击海盗、联合搜救、联合巡航,从非传统安全的领域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再次,通过向国际社会提供南海官方海图、航路指南、岛礁助航设施等航海安全保障,通过提供国际公共服务产品,树立我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不仅可以打破对我破坏航行自由的污蔑,也利于逐步加强对南沙岛礁及其附近海域空域的持续有效管控。
四是加大岛礁管控,可以考虑设置防空识别区、划定南沙基点基线。仲裁庭一旦罔顾事实,作出对我不公正的裁判,我一方面可加大岛礁战略支撑功能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实际管控和震慑,另一方面针对美国逐步升级的对我南沙及管控岛礁的「航行自由」行动,甚至不排除以设置防空识别区作为反制措施。此外,落实南沙基点基线的划定工作,也是响应美国「航行自由计划」和「南海仲裁」裁决不可或缺的另一反制举措。
五是加强海域司法实际管辖。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人大会议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我国管辖海域「司法管辖权」的思路,三沙的法院和海警系统应加强对南海我管控岛礁周边海域的管辖权,尤其是对涉外案件进行执法、司法,这不仅有利于南海海域的海洋维权,更可加强我对南海岛礁和平与持续的「有效统治」效果。
从策略方面,有专家提出,毛主席的「五战法」可以破中国的南海困局。
一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不赢的战就不打。以前,中国没有岛礁支撑,在南海没有海空优势,打起来就吃亏。因此,就不能打。吃亏的仗为什么要打?中国不上国际法庭,是基于法庭明显的偏袒菲律宾,中国难以有打赢的把握,何况中国也有不参与仲裁的充分法理依据。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直接开战,也并不是无所作为,岛礁填海,实际上就是备战,你越挑衅,我填海的速度越快。这也是战争。你的军舰飞机来了,还得要走。而我要在这里驻扎下来。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正如王毅部长在今年「两会」期间所言,历史终将证明,谁是南海的匆匆过客,谁才真正的主人。
三是,建立根据地。建设南海岛礁,就是建立根据地。进能攻,退能守。根据地连成片,一个个岛礁连起来,就是一大片根据地。根据地大了就有回旋的空间,可以互相支持,多点打击。而把根据地建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还可以找准机会出击,向你发起进攻。而美军如果敢来侵犯,就只能在大海上漂?挨打。
四是,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毛泽东不但游击战打得高明,而且运动战打得高超。在运动中调动敌人,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看起来在海上的战场难以调动和回旋,可习近平就是挪腾出了中国的优势,利用建成的这些岛礁,再根据战时情况,调动敌人,就能把敌人包围起来,以绝对优势予以歼灭。当下,我们不能扩大目标,而应集中针对菲律宾,予以迎头痛击。
五是,大格局。毛泽东从不把眼光盯在一个战役,盯在一处战场,而是放眼战争和战场大格局。与俄罗斯的联盟,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外交合作,都对中国南海创造了优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