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印太地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观点时评 发布于2020-09-21 13:49:51 共1296人阅读
文章导读 美国对印太地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

李楠

《新形势下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对策建议》认为,尽管人类行为具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但是一个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该战略适用地区的整体环境和发展潜力。因此,该报告从人口、经济活力、对外贸易、安全状况、政治演变、军费支出、生态环境七个角度对印太地区的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描述。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人口上,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在2020年到2050年间,印太地区的人口总数将在原基础上增长10%——从当前的40亿增长到2050年的44亿。地区人口峰值将会在2047年出现,此后开始负增长。在此期间,印太地区将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但其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将从2020年的51%降至2050年的45%。东亚和南亚地区会是整个印太人口最多的两个次区域,2027年前后,南亚人口总数将超东亚,成为人口最多的次区域。中印将始终是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2027年印度总人口数预计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二,经济活力上,在1993年至2018年的25年间,印太地区的经济总量增长了300%,年均增长率为5.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年的预测,2018年至2024年印太地区的年均增长率将为5.4%。中国目前是该地区最大经济体,并且其经济表现在未来仍会强劲。

第三,对外贸易上,印太地区的贸易增长在1993年至2008年增长强劲,在考虑通胀和汇率的情况下,增长率为年均5.8%。但是在过去十年,虽然经济稳定增长,但是贸易增长有变缓趋势。由此可推测,在未来各国的经济会保持增长,但是主要靠内需拉动。各国国内贸易的机遇会增加,而外贸的机遇会减少,因而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对外贸易将发展缓慢。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安全状况上,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印太地区鲜有大规模国家间冲突,造成25人死亡以上的国际冲突仅有3场,分别是印巴冲突、柬泰冲突、朝韩冲突但是,国内冲突造成的伤亡人数要多于国际冲突。1993年到2018年间,至少有14万人在有组织的暴力袭击中丧生,这些暴力袭击大多与国内叛乱组织和分离主义组织有关。不过目前,大多数国内叛乱已经平息,死亡人数也相应减少。与之相反的是,恐怖主义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每年丧生于恐袭的人数并为在过去25年中有显著的变化。

第五,在政治演变上,在过去二十五年间,印太地区在政治上有重大演变。1994年人口超过50万的25个国家中,截至2019年已有9个至少一次改变了其政府形态,并且一个新的国家在此期间成立(东帝汶)。1994年,该地区一共17个人口超五十万的国家被国际社会视为为民主政体,截至2017年,又有三个传统国家实现了向民主政体的过渡——印度尼西亚、缅甸、不丹。与此同时,也有3个国家由民主政体转向集权政体——泰国、柬埔寨、孟加拉。此外,尼泊尔、斐济、索罗门群岛三国在过去二十五年间经历了由政治演变造成的国内动荡。其它地区主要国家并为发生政治层面的重大变化,如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依然保持了民主政体,而中国、朝鲜、越南、老挝、新加坡还维持着一党专制。

第六,军费支出上,过去二十五年间,印太地区的军费支出增长了三倍,年均增速为4.6%,低于经济增长的速率。造成整个地区的军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军费在过去十多年间增长迅猛。在未来,中国的军费将远高于地区的其它国家,其军事上的优势也将愈发明显。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七,生态环境上,按照过去十几年的趋势,未来印太地区将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同时也将深受其害。随着各国政府的重视,空气污染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空气清新的程度仍然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各类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在印太地区频频发生,尤其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气候变暖还将造成海平面上升,许多国家会受到直接影响,由于缺乏系统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印太地区还将成为海洋垃圾污染的重灾区。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