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药"二次开发":疗效竟比西药快一倍以上👍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健康 发布于2015-06-20 13:17:36 共1614人阅读
文章导读 成药"二次开发":疗效竟比西药快一倍以上👍

 

成药"二次开发":疗效竟比西药快一倍以上👍

央视财经

    【“二次开发”中成药疗效翻倍!销售额从234亿到6000亿】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万个中成药品种,但2005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不足百个,过十亿元的大品种非常缺乏。为何中成药品种难以做强做大?一是由于中药自身的复杂性,二是科学研究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发挥中成药的作用,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张伯礼院士的科研团队,十年前开始研究新课题:对老品脾中成药实现“二次开发”。目前,部分药品,疗效比西药快一倍以上,中成药年销售额是达到6000亿!  

  中药弱西药强百年“达仁堂”遭遇尴尬困境

  几千年中药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考证,秦汉时,我国就有现知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唐朝的《新修本草》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近些年来,一些有关中药题材影视剧的火爆,再一次引发人们对传统中药产业的关注。但与影视剧火爆不同的是,现实中的中药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与西药相比,还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列入部颁的(中药),有将近一万种,9千9百多种。那么多的药里面,可是现在做,销售额过亿的品种,只有47个,一万(种)里边,只有47个过亿的品种,这个很少。

  张柏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作为我国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张柏礼说,二十年前,国内比较普遍关注研制新药的时候,中药与西药的市场份额比例大约是10%比90%。现在,虽说经过二十年的大力发展,中药所占市场份额上升到大约30%多,但将近70%的市场份额仍然被西药占领,中弱西强,这种不对称的市场份额格局仍然存在。而首当其冲,最直接感受这些冰冷数字的,是一些生产制造中成药的制药企业。


  张柏礼告诉记者 与西药相比,中成药还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

  天津达仁堂源于三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由乐氏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由于用药地道、炮制如法,达仁堂被称赞为“饮片华北第一,蜜丸全国之王”。一度火爆的热门电视剧《大宅门》,其原型,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达仁堂创始人的故事。但即使像达仁堂这样的百年老店,生产制造出来的中成药,几年前也很难进入以西医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江永萍:像我们的牛黄降压丸,当时的产值也就两千多万,不到三千万(元),发展得很慢。

  江永萍说,中成药很难进入西医院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药、西药不同的医疗理念、用药标准。比如,中医治病,是把人各个部位看成一个整体,讲究阴阳调和,侧重全面调衡;西医则强调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药性怎样、效果如何?中医一般靠长期的临床经验来说明,而西医则会将每一种药物的成分具体分析,并且详细分析这些成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后凭数据说话。如果拿不出这样的数据,这个中成药无论使用了多少年、临床疗效如何好,也很难打入综合性医院。前些年,有的制药企业还面临亏损的情况。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乐仁堂制药厂厂长 王磊:每个品种做也做不大,每个品种说也说不清楚,可以说当时的企业也处于,销售规模,也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利润也很可怜。2007年的时候,其实对我们企业来讲,查查报表,应该是亏损。


  王磊告诉记者 很长一段时间 中成药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是常态

  王磊说,乐仁堂最早创办于1921年,与北京同仁堂同出一宗,都来源于“乐家老铺”传人。她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是整个中医行业普遍遇到的问题。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丹勇:正是因为中药缺乏像西药一样的精准化、数字化分析,所以中医的传统标准体系一直很难被西医所接受。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中成药很可能会萎缩、甚至走进死胡同。

  面对市场不认可的尴尬、困境,中成药该如何依据现代科技方法来改革、创新呢?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明确提出,将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重点任务。但如果按研发新药的常规思路解决,将被拖入投入周期长、成本高的老路,不仅风险高,而且效果还很难体现。

  江永萍:一个是时间,至少得有一个5年以上;第二是资金,你得有10亿左右。如果我们的中药,每一个品种都要走这个过程,我们国家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财力。

  中成药如何改革观念更新是第一步!

  面对西药在市场上的主导优势,传统的中成药该如何用现代科技方法来实现改革、创新呢?以张伯礼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十年前就着手思考、研究这个新课题。

  不仅销售量、产值上不去,而且,张伯礼科研团队发现,有些研发出来的新药,还不如以前的老品种疗效好。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深入细致地探讨后,张伯礼科研团队找到了一个打破常规,开发中成药的新思路、新方法。

  张伯礼:中药有那么好的历史了,为什么非要走西药那条路子?所以我们说,挑选已经上市的,疗效确切的好药,然后增加它的科技含量,缺什么补什么,把它做大做强也是创新。

  张伯礼院士说,他们这个大胆的研发思路与西药的研发路径正好相反,西药是先开发药品,在临床验证,耗时长,资金量太大,而他们则是依据中成药数千年临床运用的经验,特别是直接通过人体获得的临床验证基础上,选取那些疗效好的优质品牌中成药,利用现代科技方法来量化、分析中药的组成部分,搞清楚这些成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然后根据分析获得的数据,再对疗效好的老品脾中成药进行提炼、改进,实现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二次创新。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强有力的支持下,张伯礼科研团队全力投入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针对中药自身成分的复杂性和制药技术的落后,他们将问题集中梳理为:临床定位宽泛、药效物质不清,作用机制不明和制药工艺粗放、质量控制水平低下,这五大瓶颈问题。

  张伯礼:围绕这五大问题,我们搞了五个系列的技术。然后用三十个药做样本,来做研究。这些研究,只我们这个团队不行,必须让企业为主体,谁的还是谁自己报,我们帮你解决。我们自己也不行,我们都是学中医、中药的,现代工艺这套不懂,所以我们又和浙(江)大(学)结合起来,和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结合起来,大家一起,谁有那个长处,就帮他解决哪个问题。

  张伯礼院士说,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中成药“二次开发”团队,实际上这是一个汇集了众多科研院校、中成药制药企业、现代科技实验室的联合混编大团队。这里面,不仅有学中医、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的,还有懂现代工艺,统筹分析的,组成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集中,又分工合作,为中成药的创新、开发提供了强大、持续的科研、技术支持和保证。


  张伯礼院士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进行的中成药“二次开发”团队,是一个汇集了众多科研院校、中成药制药企业、现代科技实验室的联合混编大团队

  就在天津的研发团队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浙江大学研发团队也在发力,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科技研发设备,对中成药进行大量的分析、筛选。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执委、浙江大学首批求是特聘教授 程翼宇:这是一套我们自主创新所构建的药效,中药药效筛选和有害成分筛选的装置。这套装置可以自动的来筛选有害的杂质,筛选有效的成分,哪些是药效成分。我们可以在这个装置上面,既可以用细胞的方法,细胞筛选,也可以做一模式,像斑马鱼等等。


  这是浙江大学研发团队研发的中药药效筛选和有害成分筛选的装置

  由于中成药一般含有多种成分,每种成分又对应对个靶点,也就是说,一种成分可能对多个目标起作用,那如何分辨哪些是有益作用,那些是有害作用呢?研究人员借助中药网络药理学来分析、量化。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研究所讲师艾妮: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进行中药的二次开发,把好的部分组合起来,把坏的部分去除掉,差不多这样的理念。


  “二次开发” 促使改进工艺提升药物品质

  伴随着中成药“二次开发”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对一些老品牌中成药的生产工艺改造,也在同步进行。《经济半小时》记者专门走访了几个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生产企业,实地感受他们生产工艺改进、提升的变化情况。

  在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新工艺的改进,不仅提升了京万红软膏的药品品质,还极大地拓展了治疗的适应症。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村:通过设备的改进,实现了整个品质的提升,解决了色差的问题,里面所有的有效成分,里面的冰片血结素含量,现在基本是均一的。看颜色,非常的均一。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高虹:我们用京万红(软膏),40天左右。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对比以后,发现它的愈合时间,要比西药要快。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快多少?

  高虹:快一倍以上。

  在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新工艺的改进提升了京万红软膏的药品品质

  中成药销售额达6000亿元!走出国门!放眼世界不再是梦

  张伯礼:原来我讲,过亿的品种47个,我们现在过亿的品种500多个,增长了十几倍。原来没有十亿,中成药没有十亿的品种,销售额超过十个亿。现在超过十个亿的,接近50个,最大的,已经到了50亿,年销售额50亿。中药现代化(过去)是234亿,我们现在是6000亿。在整个生物医药领域,占的市场份额,当年我们占10%,现在占34%,这就是进步。

  上海医药集团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冯鹤: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这两个产品累计销售五、六十亿,为什么市场会迅速地在发展?主要是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我们药品的安全性,所以我们企业,也真正尝到了二次开发的甜头。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丹勇:有对比,我们在二次开发之前我们两个亿都不到,我们现在接近八个亿了。靠的就是科技推动,最重要的就是现代中药的开发,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王磊:我们通脉养心,从2007年这个品种816万的销售收入,三年的时间,到2010年就突破了一个亿,达到了1亿零五百,后来我们通过三年的时间,又突破了两个亿。

  董村:BC胶囊,2006年,我们当时的销售是,2200万,我们今年的预期是2亿2(千万)。京万红(软膏)这个品种,我们2006年是2700万,今年的预期是1个亿。


  借“二次开发”的东风,中成药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张伯礼:中药引领世界靠标准。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权,它不是说,你这个一说,我的药好,你用吧。人家也要经过验证、申报、审批,来给你检验,是不是好药。外国要进中国也是如此,这是国家主权。但是不受主权控制的是标准。我们是(中药)最大的国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我们应该负责制定标准。

  半小时观察:

  从《黄帝内经》,到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的《本草纲目》;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积淀,从历史深处走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是我国在世界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实现自主原始创新最具潜力的重要领域。但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的报告显示,我们也看到,如今国际医药垄断企业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以中医药传统知识技能为研究基础,从中“创制”出它们拥有现代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并谋划占领我国巨大的医药市场。这是对我国传统医药乃至医药领域整体发起的重大挑战,形势严峻。“中药不创新,将无法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创制自主创新专利中药,才是做大做强民族医药产业的必由之路。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