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手起家到羲和探日,中国航天是如何逆袭的?

编辑:观察者网 文章类型:科学 发布于2022-09-21 13:06:40 共117997人阅读
文章导读 “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

来源: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财经 周毅

“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超清影像出现在2022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时,在场观众纷纷为之动容。

以“科学向未来”为主题,今年的科学小会聚焦“大航天”。来自中国航天领域的一线科学家与孩子们齐聚一堂,讲述中国航天的前沿突破、重温中国航天精神。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同时也是航天硕果丰厚的“大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8月“羲和号”探日成果发布——在中国航天事业迎来66周年之际,我们已经从当年的一穷二白,全面步入“探日”、“探月”、探测深空,甚至探索暗物质和银河系黑洞奥秘的新时代。

中国航天事业始于“抬头问天”的豪情壮志,成于“低头钻研”的实干精神。如今两代人一起追忆峥嵘岁月、眺望星辰大海,这是中国航天“主力军”和中国科研“预备队”的一次相会。

“宁肯饿肚子也要挺直腰杆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浩渺的宇宙充满了神奇想象,创造了众多浪漫诗篇。和其他很多产业不同,中国航天业是零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航天人所走的,是一条完全没有人走过的路。

这条道路没有路灯和信标。每个航天工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不比外国人差”的骨气,克服千难万险也要“争一口气”的决心,是黑夜里的点点萤火,汇聚成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进取的洪流。我们不仅将卫星送上了太空,摸到了月球,我们还将探索的脚步移向火星,转向更为深邃辽阔的宇宙。

可以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开拓的历史,就是中国航天精神不断传承的历史。

中国航天从“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起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航天的底色。那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水平低下、物质条件艰苦、没有外援,同时还要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可谓困难重重。但面对阻碍,钱学森等初代中国航天人满怀“科技强国”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

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学生、干部、工人就这样奔赴大西北的草原、荒滩。他们住帐篷、吃野菜,不计较个人得失,“宁肯饿肚子也要挺直腰杆子”,为国家争一口气,为共和国的和平发展争抢一个有利的环境。

钱学森回忆那段岁月时提到:“我们假设社会主义中国没有在那个时候(五十年代)就开始抓‘两弹一星’的工作,我们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而且也恐怕不能取得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比较稳定的环境。”

新时代,中国航天精神再次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澎湃力量感召人、鼓舞人。这是中国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又一代中国航天工作者的接力。

2003年,神五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飞天的古老神话第一次写进了中国人的现实。航天员杨利伟在凯旋后,第一时间专程前来看望钱学森,此后中国航天员凯旋后都会向钱学森“报到”,这成为一项传统。


航天员杨利伟向钱学森敬礼,并与钱老握手 视频资料截图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航天精神的同时,我们的脚步也从载人航天向更多领域扩展:探索月球、探索火星,探索银河系、黑洞、暗物质身后的秘密……再度书写了中国速度、中国责任与中国智慧的礼赞。

如今“天和”遨游、“北斗”定位、“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祝融”驭火,还有“慧眼”观天、“天眼” 巡天、“墨子” 窥微、“悟空”定睛、“张衡”遐思……仰望星空,过去的神话已成为今天的现实。

而这些最新的航天成就,可以在今年的科学小会上窥得一隅。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赵坚,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先后登台,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的演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航天精神”的种子。

科学家们将我国航天重大工程和天文观测两大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可观、可感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和热情。同时,他们的言传身教,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中国航天精神的感染力和时代感,引发思想共鸣。

一堂生动的科普课,也是难忘的德育课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2000多年前,古代诗人屈原叩问苍天,此后中国人对宇宙的早期摸索从未止步。如今,中国航天历经66年的风雨征程,科研工作者们正在一步步揭开茫茫宇宙的神秘面纱。

太阳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探测和了解太阳的实时动态对地球的安全意义重大。中国首颗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同时创下5个国际首次。

在科学小会上,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赵坚,为青少年们详细讲解了羲和号的工作原理和突出意义,还为孩子们介绍了“张衡一号”、“天琴一号”等各类身怀绝技的空间科学卫星,引发了现场观众的连连赞叹。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我国空间太阳探测的帷幕已经拉开 资料图

登陆火星是人类火星探测事业中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挑战。在中国之前,只有美国成功过。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登陆火星,随后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张开了自己蓝色的翅膀。

在一张著名的火星车自拍照里,红色的星球、蝴蝶一般的火星车、以及鲜艳的五星红旗,三者同框。

科学小会上,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和孩子们聊起了这张自拍照的来历:中国航天工作者们在火星车上事先放置了一个相机,火星车前进一段距离后,将相机放在地上,再让火星车退回到5米左右的位置。此时镜头定格,便留下了这张意义深远的自拍。

中国火星车传来“自拍照” 资料图

贾阳还讲述了另一个细节:在火星车完成自拍后,它又向后倒退了一段距离,完成了火星车和着陆平台的“合影”。这两件事看上去很小,但是航天工作者们为了让火星车顺利工作,花费了不少心思。

中国火星车和着陆平台的自拍合影

此外,贾阳向孩子们透露了一个彩蛋:借助由腾讯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3D虚拟仿真空间用一行行代码继续“探火”。

中国人为什么要探索火星?贾阳向孩子们解释道:“探索火星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类增加一个视角。从这个视角看火星、看地球、看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包括审视人类自身。”在场的孩子们听后纷纷点头,这份信念也悄悄播种进不少人心里。

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

“天文学家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星体?”“最美的星云长什么样?”小朋友们的一个个提问变成流星雨,出现在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身后的屏幕上。张双南在科学小会的舞台上,不仅介绍了“慧眼”卫星的多项突破性成就,还讲述了其背后24年曲折的上天故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专家李惕碚院士,心怀向太空发射“中国人自己的天文望远镜”的想法,经历多年的辛苦钻研,提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的设想。但这个想法在当时太过先进,一度被很多外国人认为是“弄虚作假”。

但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何泽慧第一时间支持这个想法,十几年一直为此奔走呼吁,最终成功立项。后来随着更多科研人的投身,人们才终于迎来中国第一颗慧眼卫星的成功发射。

“慧眼”的命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也是为了纪念何泽慧院士。中国航天精神,从来没有被忘却;中国航天前辈,从来没有被遗忘。

张双南在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上演讲

张双南为孩子们介绍道,慧眼卫星不仅给了中国人观察“射电暴”的眼睛,多年来它还监测到很多奇妙的天文现象,比如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黑洞双星的爆发、太阳耀斑的高能辐射过程等等。中国正给世界带来更多关于宇宙的答案。

从提出设想到慧眼卫星升空,中国人用了24年,这是三四代中国科学家的长跑和接力。面对外界的质疑甚至怀疑,航天工作者们毫不退缩,愈是艰难险阻,越要迎难而上,为祖国“争一口气”。这种饱满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鼓舞了在场所有人。

慧眼卫星背后的故事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的科学知识,还传递给大家一种振奋的力量:中国航天精神就在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在身边。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心怀梦想的人不会孤单。

当天的惊喜不限于此: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为孩子们揭露了银心黑洞的秘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则向青少年们解释了高深莫测的“暗物质”。在目不暇接、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一次又一次被点燃。

航天精神代代传承,奔流不息

普及中国航天发展背后的科学知识,挖掘中国航天精神背后的育人价值,促成一线航天工作者和青少年的情感共鸣,这是本届科学小会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腾讯多年来持续耕耘科学小会的一大意义也正在于此。

举办四年来,科学小会已经成长为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前沿平台。今年,科学小会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及腾讯联合主办,更是列入2022全国科技活动周轮值主场活动,从学科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将航天事业全景式地展现在青少年面前。

那么,为什么要给今天的青少年,甚至给稚气未脱的孩子们讲中国航天精神?

时至今日,航天依然是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不仅考验人类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考验协同能力和团队精神。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巨大工程,需要大量科研人员跨行业、跨团队的协同合作,需要每一个航天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去摸索。

中国宇航员镜头下的蔚蓝星球,就是人类的家地球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可以说,航天工程涉及的每一类学科、每一个知识和每一项技术背后都蕴藏着无穷的秘密,有待人们去继续挖掘,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但有了几代航天前辈们的指引,在这片知识的“星海”中,青少年就有了路标。

通过科学小会这个平台,孩子们却有机会受到航天精神的鼓励,受到科学大家的勉励,这有助于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同时打好学科基础,勇敢追逐梦想。

连缀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奔赴征程的航天精神,也将在今后“飞天”、“探空”的道路上继续传递。

但不管前辈们的成绩如何闪耀,后来者们都应该保持谦虚、尊重规律、相信科学,不断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创造新的成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底色不能丢,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态度不能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情感不能丢。

每一声让人心安的“北京明白”,都是无数航天工作者团结合作的结果 图源微博@我们的太空

如今,通过科学小会等一系列丰富的航天科普形式,中国航天精神和爱国情感正在青少年之中延续和传承。相信假以时日,无数青少年将怀着满腔热爱,奔赴自己的“战场”。他们将为中国的科研事业,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航天精神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

现在台下的青少年,也将成为台上科学家们今后的骄傲,中国航天精神将奔腾不息。

站在前辈们的肩上,青少年们将会触摸到更为灿烂的星河。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